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谢冰莹

增加 1,02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人物经历 ==
<p style="text-indent:2em;">谢冰莹家父姓苏,因外祖父姓谢,于是随母姓。10岁开始于龙潭塾馆上学,之前,私塾馆学先生不收女生,因为谢冰莹的外祖父与塾馆先生都是谢姓,她本人又爱读书,对知识非常渴求。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塾馆先生不得不破例,收下了这位异族弟子。
<p style="text-indent:2em;">1926年,北伐军创办一所军事政治学校,在 [[ 长沙 ]] 湖南一女师附近设立了一个招生处,男女兼收。女生们望而生畏,不敢前往。谢冰莹却义无反顾,毅然报名。在校长徐特立<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01/11/14310502_587480244.shtml 毛泽东和徐特立的故事 ]个人图书馆</ref>。 和二哥谢焕文的大力支持下,谢冰莹来到武昌,第一次正式使用"谢冰莹"这个名字,进入雨湖书院的中央军校女生部,开始了紧张的军事生涯。[[File:Dddddddddddddddfffff.jpg|缩略图|right|[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B0%A2%E5%86%B0%E8%8E%B9%20%E5%9B%BE%E7%89%87&hs=2&pn=7&spn=0&di=17878008302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e=utf-8&oe=utf-8&cl=2&lm=-1&cs=2419961444%2C1129204185&os=2445023469%2C3086070363&simid=3965664951%2C424337812&adpicid=0&lpn=0&ln=30&fr=ala&fm=&sme=&cg=&bdtype=0&oriquery=%E8%B0%A2%E5%86%B0%E8%8E%B9%20%E5%9B%BE%E7%89%87&objurl=http%3A%2F%2Fwww.xh116.com%2Fupfiles%2Fnews%2F2013-03%2F20130322134942129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i7gwg_z%26e3Btujg2_z%26e3Bv54AzdH3Fi7gwgfrjvtwsAzdH3Fptwgxtw4jtfiwgAzdH3F1jpwts_da8c_8aAzdH3F8mAzdH3F99cnmdl_a_z%26e3Bfip4s&gsm=0&islist=&querylist=原图链接]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0748559391&di=e77993fbea2c3f1a499d36e36cde4a44&imgtype=0&src=http%3A%2F%2Fwww.xh116.com%2Fupfiles%2Fnews%2F2013-03%2F201303221349421291.jpg 来自百度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经过短期训练,即开往北伐前线与敌人恶战。
<p style="text-indent:2em;">谢冰莹的《从军日记》就是在战地写成的,发表于《中央日报》副刊。
<p style="text-indent:2em;">1927年先后入上海艺大、北平女师大学习。从北京女师大毕业后,1931年,赴日本留学。后因坚决拒绝出迎伪"满洲国"皇帝 [[ 溥仪 ]] 访日,被日本特务逮捕。在狱中谢冰莹大义凛然,英勇不屈,当面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受到极为残酷的脑刑、指刑、电刑。被遣送回国后,谢冰莹又第二次更名改姓赴日本留学(1935年),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院。[2]
1937年七七事变,为救祖国危亡谢冰莹愤而返国,组织"战地妇女服务团",自任团长开往前线。在火线上救助了大批伤员,并做了大量的宣传鼓动工作。抗战爆发后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赴前线参加战地工作,写下《抗战日记》。
<p style="text-indent:2em;">抗战后期还在 [[ 重庆 ]] 主编刊物。曾任北平女师大、华北文学院教授。
<p style="text-indent:2em;">1948年,赴台湾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后改为师大)教授[2] 。
<p style="text-indent:2em;">1971年,因右腿跌断退休。曾居美国旧金山。
== 坎坷的婚姻==
<p style="text-indent:2em;">谢冰莹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第一次是母亲包办,结婚时谢冰莹自己忽地揭开盖头,诚挚地对呆立在自己身前的新郎说:"萧明,已经不是满清王朝,是新建立的民国了,我们都是这一新时代的青年,决不能再当包办婚姻的奴隶。你我很少交往,互相没有感情,这样勉强结合起来,是决不会有幸福的。强扭的瓜不甜,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你我可以做朋友,而且可以做很好的朋友,但决不能做夫妻。"
<p style="text-indent:2em;">北伐战争中,谢冰莹所在的军校学生属 [[ 叶挺 ]] 领导的独立团,谢冰莹在宣传队,当时她的第二认丈夫符号被编入特务连。两人经常在 [[ 孙伏园 ]] 编的 [[ 《中央日报》 ]] 副刊和 [[ 茅盾 ]] 编的《民国日报》副刊发表诗歌、小说,这样两人成了亲密无间的"文友"。革命生涯中两人产生了深深的爱情,历尽千辛万苦,谢冰莹终于找到了自己日夜思念的"白马王子------符号。他们在武昌幸福地结合了。但是就在他们的女儿降世不久,符号便在北京被捕,被关入天津第三监狱。<p style="text-indent:2em;">"屋漏又遭连夜雨",谢冰莹母女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谢冰莹抱着骨瘦如柴、啼哭不已的女儿到 [[ 天津 ]] 探监,见到满脸胡子瘦弱不堪的丈夫,谢冰莹放声痛哭。符号深知自己案情重大,短期很难出狱,甚至有杀头的危险,于是劝谢冰莹带着女儿选择其他的生活之路。铁窗内外,两人誓愿互相等到再见面的那一天。谢冰莹怕母亲强迫她另嫁他人,没敢回湖南老家,只得悄悄地去上海。谢冰莹魂牵梦绕的符号,在天津监狱被折磨了五年之后,好不容易回到武汉,与母亲和"小号兵"重逢。符号没有见到日夜思念的谢冰莹,心情异常沉重,他只有一个信念:等,等谢冰莹的归来。他一直苦苦等了八年,"小号兵"已经13岁了,仍然没有谢冰莹的消息。后来听说谢冰莹因误传他已被害,已经另嫁,他才默默地与另外一位女子结婚。后来,谢冰莹含着泪再三要求"小号兵"跟谢冰莹一起走,"小号兵"只是摇摇头。最后,谢冰莹只得提出和"小号兵"照相合影,以做纪念。接着痛苦地无可奈何地离开了日夜思念的"小号兵"。
== 女儿不幸 ==
<p style="text-indent:2em;">"小号兵"像母亲一样,既漂亮又聪明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小号兵遵照母亲的嘱托,常去 [[ 柳亚子 ]] 先生家,把作品给柳爷爷看。柳亚子先生非常喜欢"小号兵",把小号兵当成自己的小孙女,还特赠小号兵七律一首,七律开头两句是:"可怜妖小十三龄,雏凤清于老凤声。"小号兵的父亲符号,将它拿去发表在桂林《大千杂志》上,谢冰莹看到后,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解放后,"小号兵"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教书,跟母亲谢冰莹一样,坚持天天写日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华夏大地,"小号兵"因生母谢冰莹在海外而被造反派活活打死,"小号兵"160多万字的珍贵日记也被付之一炬。谢冰莹在美国得知这一消息,肝胆欲裂,谢冰莹用抖颤的双手,捧着与"小号兵"在桂林的合影,泪流不止,饮食不进。
<p style="text-indent:2em;">谢冰莹诚挚地说:"往事如烟,我与符号温馨的一切,都已过去,我们当时相亲相爱,是历史和命运将我们分开。“
== 晚年生活 ==
<p style="text-indent:2em;">在 [[ 抗日 ]] 的烽火中,谢冰莹与 [[ 贾伊箴 ]] 结合。贾伊箴,北平燕京大学毕业, [[ 福建 ]] 人,戴着一副深度眼镜,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结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由于经济拮据,根本没有举行什么婚礼,两人铺盖一合,便结婚了。<p style="text-indent:2em;">在艰难坎坷的人生历程中,他们果真履行自己的誓言,亲密无间地生活了51年。谢冰莹从台湾师范学院退休后,便和贾伊箴定居 [[ 美国 ]][[ 旧金山 ]] 。谢冰莹和贾伊箴共生两男一女,都在美国工作,大儿子贾文辉成绩优异,获得经济学博士;二儿子贾文湘勤于动手,成了著名的化学工程师;小女儿贾文蓉好唱好跳,成了音乐博士,在大学教书。在这个寓于圣田大厦公寓的温馨的家庭里,谢冰莹和贾伊箴相敬相爱,共度晚年。贾伊箴去世后,谢冰莹仍然将他的书,摆在他的书桌上,仍然将他的床摆在自己的床边。好像贾伊箴仍然在那里看书,在那里休息,在那里等待着贾伊箴的归来。一直到谢冰莹静静地离开这个世界,走到贾伊箴身边,这两张床,还紧紧地挨在一起。
==文学成就 ==
谢冰莹一生出版的小说、散文、游记、书信等著作达80余种、近400部、2000多万字。代表作有 [[ 《女兵自传》 ]] 等,相继被译成英、日等10多种语言。其中《小桥流水人家》被选入2013年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八课。
== 参考资料 ==
9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