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拉贝

移除 19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约翰·拉贝
| 圖像 = [[File:约翰·拉贝.jpg|缩略图|居中|[http://i1.sinaimg.cn/ent/m/c/2011-12-18/U3987P28T3D3510688F326DT20111218160233.jpg 原图链接]]]}}
[[ 约翰·拉贝 ]] (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由其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父亲是船长。早年丧父。初中毕业后,曾在一家出口商行当伙计,后前往[[非洲]]东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的一家享有盛名的[[英国]]公司工作数年。<ref>[[《拉贝日记》的诞生]] .腾讯网[引用日期2015-01-14]</ref>
===中国生活===
1937年11月,侵华日军开始袭击南京时,他在[[南京]]的住所(同时也是办公地)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号,作为南京安全区收容难民的25个国际安全区之一,保护了600多位难民。作为南京国际安全区主席的拉贝和其他国际友人一同,协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其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安全区内,拯救了超过25万中国人的生命。
1938年的新年,难民收容所的难民们在[[约翰·拉贝]]宅邸的院子里排队向拉贝三鞠躬,献给他一块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的大红绸布。同年2月拉贝离开南京,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拉贝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民政府授予拉贝三色彩玉勋章。<refname="搜狐">[[ {{cite web |url=http://roll.sohu.com/20121127/n358772615.shtml |title= 约翰·拉贝生平]] .搜狐[引用日期2015| accessdate=2015-01-14]}}</ref>
===返回故乡===
1946年六月在证实他没有犯错之后被同盟国去纳粹化和释放,生活拮据。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他因而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
1950年拉贝于[[西柏林]]逝世,日记资料由他的孙子保存。1997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refname="历史上的今天">[[ {{cite web |url=http://www.lssdjt.com/1/5/china-DeXinDeLe-YueHan-LaBeiShiShi.html |title=“ 中国的辛德勒”约翰·拉贝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引用日期2015| accessdate=2015-01-14]}}</ref>
==成就贡献==
1937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他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并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不顾危险、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施暴。安全区为大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暂时栖身避难的场所。
=轶事典故=
==保护难民==
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他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一些外国人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安全区内设有25个难民收容所,聚集了近30万难民。其中“[[西门子]]”难民收容所为拉贝租住的院子。“西门子”难民收容所收留了600多个附近的居民,[[丁永庆]]、[[宗有琴]]、[[李世珍]],当年都在这里得到过拉贝的保护。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难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与日军斗智斗勇,与日本领事馆反复交涉、抗议,阻止日军的恣意侵犯和屠杀。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记录了日军暴行的500多个惨案;他带领他的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特别是历尽艰辛,从上海搞来了能预防脚气漫延的蚕豆。难民们对他顶礼膜拜,称他为活菩萨。为表达对拉贝的敬意,麦卡勒姆牧师专门谱写了一首《[[南京难民合唱曲]]》,歌词幽默中隐匿着辛酸:我们要蚕豆做早饭,我们要蚕豆做午饭……开始,难民们都不知道他是拉贝,都称他爱得培先生,他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保护了25万难民,供他们吃喝住。他对妇女儿童非常关爱,对敌人却相反。 一次,难民区围墙翻进一个身配刺刀的日本兵,难民们大惊,急忙呼喊拉贝,拉贝急忙赶来,对日本兵大加斥责,日本兵连连认错,准备从大门出去,拉贝命令他重新翻围墙出去。难民们得到他的关怀,还经常得到食物 ;孩子们常常得到礼品。约翰·拉贝.<ref>[[《拉贝日记》]].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ref>
==揭露暴行==
拉贝1938年1月16日在日本大使馆便宴上的发言中说:“由于我们委员会的绝大多数委员以前一直在这儿从事传教工作,他们一开始就把战争期间不离开自己的中国朋友视为自己基督徒的责任……这就是促使我们这些外国人坚持留在这里,试图帮助遭受苦难的中国人的原因。”
=人物评价=
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梁怡发表的文章《[[南京大屠杀见证者约翰·拉贝眼中的老北京]]》称他为“南京的辛德勒”“他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被南京视为仁爱的典范”。 <ref>韩强 、梁怡 .《[[海外中国学研究]]》(第1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ref>
人民画报社发表专题文章《[[约翰·拉贝:“东方的辛德勒”]]》评价他为“南京大屠杀中的洋菩萨”。文中还提到2009年在中国网友票选的“[[十大国际友人]]”中,拉贝名列第二位,仅次于[[白求恩]]。<refname="中国画报社"> {{cite web |url=http://www.chinapictorial.com.cn/ch/se/txt/2014-12/02/content_656179_3.htm |title=[特别策划]:[[ 约翰·拉贝:“东方的辛德勒”]] .中国画报社[引用日期2015| accessdate=2015-01-07]}}</ref>
南京大学档案馆馆长汤道銮在接受拉贝和平奖时说道:“他是个好人,他知道人的尊严。”<refname="人民网"> {{cite web |url=http://media.people.com.cn/GB/9067088.html |title= 影片导演接受专访:《[[ 拉贝日记]] 》是个矛盾体 .人民网 | accessdate=2019-01-21}}</ref>
2015年1月5日[[杨惠群]]总领事出席悼念[[约翰·拉贝]]活动时评价他为“[[南京好人]]”,称“他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佩”。<refname="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 {{cite web |url=https://www.fmprc.gov.cn/ce/cgham/chn/zlgxx/t1226236.htm |title= 杨惠群总领事出席悼念约翰 · 拉贝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引用日期2015| accessdate=2015-01-08] }}</ref>
=个人作品=
《拉贝日记》,是[[约翰·拉贝]](John H. D. Rabe)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记录。时间跨度从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在写作日记之外,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并对这些照片作了翔实说明。它的出版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被公认为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它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定其可信度。它是对侵华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的血泪控诉,是对日本帝国主义所犯罪行的有力证词。
1997年8月,在整整60年之后,时隔南京大屠杀一个甲子轮回,《拉贝日记》中文版在南京得以公开出版,著名史学家胡绳撰写了序言;当年底,在前驻华大使[[埃尔文·维克特]](Erwin Wickert)的努力下,德意志出版社(DVA)出版了拉贝日记的德文版。(无论是德文版还是英文版、日文版,都是日记原文的部分节选,章节选择略有不同,而中文版出版的则是日记全本。)<ref> 详解《[[拉贝日记]]》的出版始末(图) .新华网</ref>
=后世纪念=
==拉贝和平奖==
2009年[[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创立拉贝和平奖表彰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对华国际友人。 <ref>[[拉贝和平奖颁奖仪式在奥地利举行]]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5-01-14]</ref>
==纪念机构==
半身青铜塑像,2005年8月,在德留学生及旅德华人为其捐献了一尊小型半身青铜塑像。
[[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John Rabe and International Safety Zone Memorial Hall),又称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地址在南京市原约翰·拉贝先生的故居(现南京大学校内)。旨在纪念和宣传[[约翰·拉贝]]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人类之爱。<ref>[[英报:我为抗日寇暴行的“纳粹党员”建纪念馆]] .人民网</ref>
===拉贝故居===
1999年,南京市政部门变更道路拓宽计划,以便使现属南京大学的拉贝故居保存下来。2003年,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访问南京后建议西门子公司出资修葺拉贝故居。2005年底,西门子公司经过与南京大学协商,向南京提供225万人民币用于修缮故居。2006年10月31日,拉贝故居整修完毕向公众开放,正式名称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 和“[[拉贝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拉贝故居]]”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f>《[[拉贝日记]]》中记载的国际友人 .人民网</ref>
===拉贝墓地===
8,3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