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觀賞魚

增加 6,996 位元組, 2 年前
建立新條目
'''觀賞魚'''是人類用於享受飼養及觀賞樂趣的魚種,通常有鮮豔色彩或奇特形狀。它們分佈在世界各地,有的以色彩絢麗而著稱,有的以形狀怪異而稱奇,有的以稀少名貴而聞名。

==分佈==
在世界觀賞魚市場中,通常由三大品系組成:即温帶淡水觀賞魚、熱帶淡水觀賞魚和熱帶海水觀賞魚。不管是海水或淡水,可食用或不可食用,只要可供滿足休閒、觀賞用途,即為觀賞魚。常見觀賞魚種以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魚種(通稱熱帶魚)居多,常見溫帶(冷水性)觀賞魚種則以金魚與錦鯉為主。通常飼養於水族箱中,或常見於露天魚池,做為庭園造景的一部分。

===類別===
世界的魚類,有3萬~5萬種,其中可供觀賞的包括海水魚,淡水魚有2~3千種,而實際普遍飼養和常見的只有500種左右。主要有以下類別:
* 熱帶魚:脂鯉科、鯉科、慈鯛科、攀鱸科、鰍科、鯰科等。
* 龍魚:屬熱帶魚中的古代魚類
* 七彩神仙魚:本屬熱帶魚中的慈鯛科。
* 中國金魚:已在海外培育出許多新品種。
* 錦鯉魚:日本產的品種最好。
* 海水魚:雖然品類繁多,能在水族箱中飼養的只有數百種。
* 其它魚類:冷水魚和汽水魚等。

== 餵魚 ==
=== 勿餵食過量 ===
很多喜愛觀賞魚的朋友將魚食大量投入魚缸,認為魚有足夠的食物,隨時都可以吃到魚食,這樣魚就會長得更快。但其實並非如此,魚缸裏經常剩有大量殘餌,這些殘餌與魚爭奪水中的溶解氧,並且不斷死亡、腐爛,使水質變壞,水中缺氧,從而導致熱帶魚大量死亡。餵食過量,還會使魚吃得過飽,產生消化不良現象,最好早晚各一次,每次以魚總重量的百分之二左右為宜,魚能將魚食在30分鐘左右吃完為宜。
=== 洄水 ===
“洄水”主要是指草履蟲、輪蟲。它們在大多數淡水水域裏都可以看到,由於在水中呈白色雲霧狀,並且不斷洄蕩,所以稱為“洄水”。撈取“洄水”必須用較細密的布做網,最好用240目的尼龍過濾網製做。有時撈取“洄水”時會帶進一些個體較大的魚中心,應用網眼大一些的網將這些大魚蟲濾出後,再用“洄水”餵幼魚,以免發生意外。
=== 幼魚餵養 ===
卵胎生的幼魚可餵“洄水”,沒有“洄水”時,也可以餵小型魚蟲;卵生魚的幼魚,則一定要餵“洄水”,沒有“洄水”則應餵蛋黃水,還要根據幼魚發育生長情況,把握時間及時更換魚食,做到循序漸進,逐步過渡到正常餵養。
== 全球貿易現況 ==
=== 九成人工繁殖 ===
全球觀賞魚市場,以淡水觀賞魚而言,有90%可利用人工繁殖技術養殖,10% 來自野外採捕,主要有花鱂科、加拉辛科、小型鯉科、慈鯛科、鯰科等,其中孔雀魚及霓虹燈占全球觀賞魚市場的25%以上。而海水觀賞魚中,則有95%由野外採捕,5%由人工繁殖所育成,主要有雀鯛科、蓋刺科、蝴蝶魚科、刺尾鯛科、軟體動物等。
=== 新加坡為轉運站 ===
全球成功發展設置轉運站之國家城市除新加坡外,尚有德國法蘭克福、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新加坡因地理位置優異,亞洲主要的觀賞魚養殖國家均位於其鄰近,又新加坡國際航空公司與樟宜國際機場強大的空運條件,加上當地政府在產業政策方面的重視,使新加坡成功發展為全球觀賞魚貿易轉運站。

== 台灣發展現況 ==
=== 「慈鯛王國」的美譽 ===
目前全臺灣地區有超過 250 家養殖場,總養殖面積約 220 公頃。成功繁殖並具穩定供應國、內外市場之淡水魚種超過 400 種、海水觀賞魚種超過 30 種。養殖的種類以來自東非三大湖的非洲慈鯛最多 (33%),其次為南美慈鯛,占總產值20%;另外同屬南美慈鯛的血鸚鵡,占總產值的25% ,是臺灣最具代表性的觀賞魚種,引領多變的國際市場落實了臺灣「慈鯛王國」的美譽。<ref>[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6456 觀賞魚小兵立大功-觀賞魚國內外市場概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官網</ref>
=== 政府輔導措施 ===
觀賞魚產業具有高附加價值、高技術層次、高關聯產業性及低水土依賴性,符合臺灣現階段產業需求,且國際市場潛力無窮,政府有4大輔導措施:
*( 一) 積極投入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br>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為協助精緻農業所列觀賞魚產業,以「卓越農業-領先科技研發,打造卓越農科島 」為願景,成立觀賞魚研究團隊,目前已開發 觀賞魚長程包裝運輸技術及建立公子小丑等15種海葵魚、擬刺尾鯛 (藍倒吊)等 2 種刺尾鯛魚及黃尾藍雀鯛等11種雀鯛魚之量產技術,協助產業開發新興養殖種類,及協助延長外銷活體魚運輸時間,以強化國際競爭力。

*( 二)建構產業聚落,設置外銷物流中心<br>
農委會在 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設置亞太水族營運中心,建置 研發物流區、進出口海關、防疫檢疫站等 , 未來設置完成後將可結合 研發、檢疫、包裝、及行銷等一貫作業 ,形成以外銷出口為導向的產業聚落, 現 已有英光公司等 12 家企業獲准進駐,相信在這些輔導措施推動下觀賞魚產業未來更可大步發展,提高漁民、水族業者所得及更好生活品質。

*( 三)加強產業輔導,健全產業環境<br>
漁業署整合國內 養殖業、飼料業及器材等周邊產業, 辦理觀賞魚博覽會,自 98 年起已連續 3 年舉辦觀賞魚博覽會,累計參觀人次達 37 萬人次,現場零售金額累計達 9,529 萬元,另外辦理相關產業調查與中衛體系輔導,協助業者產業經營。

*( 四)擴展市場行銷,提升外銷競爭力<br>
持續輔導業者參加海外展售拓銷,如:荷蘭錦鯉展、德國杜伊斯堡七彩神仙魚展、德國紐倫堡水族展、中國國際寵物水族展及新加坡 AQUARAMA 國際水族寵物展,業者也以優異的實力獲獎增加曝光,提升外銷競爭力。

==產銷學術合作==
台灣漁業署與防檢局為協助產業發展與外銷出口,2012年度補助臺灣大學、海洋大學及屏東科技大學,辦理「新品種淡水觀賞蝦開發研究」、「功能性觀賞魚飼料之研析」、「觀賞魚分子育種技術研發」、「建立觀賞魚認驗證制度研究」、「國內觀賞魚類疾病調查防治及用藥安全之研究」、「國內重要觀賞魚與觀賞蝦病毒性疾病之流行病學研究與調查」及「國際觀賞水族生物貿易流通與檢疫之研析與改進」,結合產官學研各界的力量,使產業更蓬勃發展,使外銷出口能再創佳績。

==參考資料==
{{reflist}}
12,1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