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暨南大学图书馆

增加 19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暨南大学图书馆.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ages.cnblogs.com/cnblogs_com/gishuazi/177441/o_DSC00085.JPG 原图链接][https://www.cnblogs.com/gishuazi/gallery/image/70338.html 来自 博客园 的图片]]]
'''暨南大学图书馆'''(Jinan University Library)全国第二批 [[ 古籍 ]] 重点保护单位, [[ 教育部 ]] 的综合类“科技查新工作站”(Z15),是广东省高校仅有的两所综合类查新工作站之一。暨南大学图书馆前身是创建于1927年的洪年图书馆。1978年,国务院决定复办 [[ 暨南大学 ]] ,图书馆才得以重建。2004年,兴建暨南大学图书馆新馆,2007年9月1日正式启用。截止2015年12月,馆舍总面积80099平方米,设阅览座位约8600个。共有各类印刷型文献368.9万册,其中校本部和南校区共有288.5万册,文献购置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年均增加印刷型书刊16万余册。
==基本介绍==
暨南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18年,现由校本部(石牌校区)、番禺校区、 [[ 珠海 ]] 校区、深圳校区、广园东校区5个馆组成,馆舍总面积80099平方米,设有阅览座位约9650个。
图书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置“自习空间”与“智慧空间”,通过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灵活开放的服务格局,突出 [[ 信息化 ]] 、智能化特点。馆内除了设置“自习空间”与“智慧空间”外,还设置教师专区、 [[ 博士 ]] 论文<ref>[https://www.sohu.com/a/330037187_120145304 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区别],搜狐,2019-07-29 </ref>撰写区、独立研修室、学术讨论室等专门区域,配置了自助还书机、自助借还书机、自助复印机、自助杀菌机、电子存包柜、朗读亭等设备设施。
图书馆以“书香暨南,悦享人生”为 [[ 理念 ]] ,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馆域氛围;拓展数字资源,凸显馆藏特色;厚植科研实力,推进文化传承”为核心任务,不断擦亮“华侨华人文献、古籍特藏、信息咨询与学科服务”三张名片,完善与教学、科研发展相适应的文献 [[ 资源 ]] 保障体系,深化服务层次,提升服务内涵。
==馆藏实力==
图书馆文献资源 [[ 内容 ]] 丰富,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截止2018年8月,所有校区共有各类印刷型文献416.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80个,中外文电子书约229万种,电子期刊5.1万种。校本部图书馆与各校区 [[ 图书馆 ]] 统筹规划,各有侧重,形成了共建、共知、共享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现馆藏线装书约1万种,12万余册,其中明清善本约9000册, [[ 章太炎 ]] 藏书近300部,约4000册(有眉批、题跋或题签的200多部)。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凡161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ref>[https://www.sohu.com/a/431630216_162522 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公布],搜狐,2020-11-13 </ref>9部,《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163部。收藏《中华再造善本》《广州大典》等影印古籍8万多册。整理 [[ 出版 ]] 着作有《章太炎藏书题跋批注校录》《金瓶梅版本知见录:图文版》《暨南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章太炎全集·眉批集》《暨南大学图书馆珍贵古籍图录》《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暨南大学图书馆卷》(共38册)等。
2018年10月26日,在图书馆百年华诞庆典上,“广东报业图书馆”及“暨南大学汉语方言学文献资料中心”正式揭牌,报业图书馆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图书馆三家单位共建,现收藏与 [[ 广东 ]] 报业相关的图书11万余册、装订报刊3万册及若干文稿、信函、 [[ 工具 ]] 设备等,其中包括1949年10月23日《南方日报》创刊号等重要报刊。方言学文献资料中心是在汉语方言学家詹伯慧教授捐赠的图书基础上建成,现馆藏包括詹伯慧教授赠书、汉语方言学中心以及图书馆相关方言学书刊共1万余册。
==实用信息==
===入馆须知===
1、校内读者须凭本人校园卡入馆;校外 [[ 读者 ]] 凭本人通用借阅证或临时阅览证登记入馆;来访人员凭有效证件经相关人员确认后登记入馆。
2、校友凭本人校园卡或毕业证登记入馆。
3、馆内严禁 [[ 吸烟 ]]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入馆。
4、严禁携带 [[ 食物 ]] 和饮料入馆;严禁携带平衡车、折叠车、旅行箱、储物箱以及规格在 55*20*30CM 以上的背包入馆。
5、严禁在馆内大声喧哗和乱丢杂物,个人 [[ 物品 ]] 随身携带,丢失责任自负。
6、衣衫不整者谢绝入馆。
一、借书:
1、可外借图书包括:二楼新书区中外文 [[ 图书 ]] 、三楼外文书、四楼中文图书、六楼港台图书、一楼密集书库图书。
2、借书数量与期限:参见“借阅管理规定”表。
(1)一律凭本人借书证(校园卡)外借图书。
(2)借新书时请检查所借图书,如果发现有污损、残缺等情况,请立即向 [[ 工作 ]] 人员说明。
(3)借书信息或图书应还 [[ 时间 ]] ,在借书时可通过外借显示屏了解,或在图书馆主页“读者服务”下“借阅的图书及续借”查看。
(4)想借的图书如已被借出,可申请“预约”服务,预约书回馆后优先预约人借阅。
(5)外借的图书如想 [[ 继续 ]] 阅读,可申请“续借”服务。
二、还书:
(2)请按期归还图书,否则将按“逾期处理”执行。
(3)还书时如发现图书有污损或 [[ 遗失 ]] ,将按“书刊遗失、污损处理”执行。
(4)自助还书时,如有逾期图书, [[ 系统 ]] 会自动将逾期费用计入读者个人记录中。
(5)如果希望收到图书馆的各种通知,如图书逾期通知、预约书到馆通知等,请向图书馆提交Email和手机号,详情请见“流通通知”。
(6)预约其它校区的图书,须等图书运回本部图书馆后方可领取,届时会以手机 [[ 短信 ]] 和Email通知取书。
(7)校本部图书馆与南校区、深圳、珠海、华文三校区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读者可就近选择图书借还书地点,具体事宜参见“通借通还”服务。
1907年3月23日,国内第一所华侨学府暨南学堂开学,设有图书室。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暨南大学的 [[ 历史 ]] 第一次冻结,图书资料也就地封存。
1916年教育部批准恢复暨南学堂, [[ 学校 ]] 更名为国立暨南学校。
1918年10月6日,图书馆行开幕式,计有图书一千二百是三册。(出自:暨南学校一年间大事记,中国与南洋,1919,(5) )
1926年5月,时任校长姜琦召集校务 [[ 会议 ]] ,决定以募捐的形式,为学校建立一座新的图书馆。图书馆由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范文照 [[ 工程师 ]] 设计,同年12月正式开工。
1927年秋,洪年图书馆落成。从1927年至 [[ 上海 ]] 沦陷前夕,是暨南大学的全盛时期,也是历史上图书馆的全盛时期。
1932年初,“凇沪之战”爆发,洪年图书馆在大难之中逃过一劫。
1937年4月,在时任图书馆馆长郑振铎的领导下,《国立暨南大学图书馆馆报》创刊。7月,“ [[ 七七事变 ]] ”爆发,洪年图书馆在炮火中化为废墟。
1942年,暨南大学迁往 [[ 福建 ]] 建阳,图书馆也在此地重新成立。
1946年抗战胜利后,暨南大学迁回上海。同年春,图书馆开始收回寄存上海各处的图书,并通过各种渠道补充大量书刊,馆藏规模逐步扩大。
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之后因华侨学生锐减,中央决定停办暨南大学。图书馆14余万册的藏书调拨到上海 [[ 复旦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
1958年~1970年
1958年,暨南大学在广州重建。同年4月,暨大图书馆筹备小组成立。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润科为组长。当时的图书馆馆址在苏州苑。7月27日,筹备组由 [[ 中山大学 ]] 搬到暨南大学。暨南大学图书馆正式组建。
1963年,在校务委员会之下,正式成立了图书委员会。图书馆由学校一名副校长分管。
1965年,图书馆独立成立了党支部,陈江文任首任支部书记。
1966年, [[ 文革 ]] 期间,图书馆工作陷入瘫痪。1970年,暨南大学撤消,图书馆图书随各系归并中山大学、广东师范学院(现 [[ 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化工学院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978年~1990年
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文革前被调整到广东化工学院,原暨南大学图书馆人开始了图书馆的搬迁 [[ 工作 ]] 。新学年开学时,图书馆正式向全校师生开放。
1982年,学校成立了第一届“图书情报委员会”。图书馆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实行馆长负责制。
1984年10月5日,暨南大学图书馆落成,馆址在校园的 [[ 中轴线 ]] 上,总面积13000平方米。
1991年~2000年
1991年,图书馆开通 [[ 计算机 ]] 流通管理系统,是广东省高校中较早尝试自动化管理的单位之一。
1995年,图书馆成立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同年底,引进深圳图书馆的ILAS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1996年3月,图书馆以WINDOWS NT为网络操作系统的 [[ 光盘 ]] 网络检索系统开通运行,面向校内读者24小时免费提供光盘网络检索服务,30座电子阅览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图书馆对包括保存本书库在内的主要阅览室实行开架服务,这在当时的广州地区高校中尚属先行。
1998年5月,学校批准图书馆成立“文献检索与利用教研室”,全校理工医类 [[ 专业 ]] 已将文检课列为必修课。
1999年,图书馆与电教中心联合拍摄了“新生利用图书馆”电视录像片完成,使新生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更加多样化、形象化。9月, [[ 清华大学 ]] 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心网站在我馆建立《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网络镜像站。我馆是广东地区的中国期刊网开放镜像站点。
2000年,图书馆为校园宽带网所有的 [[ 家庭 ]] 用户及宿舍开通了馆藏电子文献资源的全天24小时利用服务。同时,实行了保洁及书刊装订外包。
2001年~2007年
2001年以来,先后与国家图书馆、 [[ 清华大学图书馆 ]]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 [[ 厦门大学图书馆 ]] 、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等10多家文献服务机构签订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协议。
2002年,图书馆网站获得学校子网站评比一等奖,并于2005年10月正式启用以 [[ 读者 ]] 为中心的新型资源门户网站。11月,图书馆试行“大流通”管理模式,读者可以带书包自由进出流通书库。
2003年9月,实现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同年,开始每年一次的图书馆宣传月活动。
2004年,图书馆在全省高校图书馆中引入VPN(虚拟专用网)技术,凡获VPN授权的校外读者可以和校园网内读者一样使用本馆电子 [[ 资源 ]]
2005年,自行开发“勤工助学学生管理系统”,对勤工助学学生实行科学管理。
2006年,引进美国INNOVATIVE公司的“新世纪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 标志 ]] 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再上新台阶。
2007年9月,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总 [[ 积38180 积]]38180 平方米。同时,再次延长服务时间,每周开放91小时。
==视频==
718,3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