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国药典》:青风藤 </big> ''' |- | File:…”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国药典》:青风藤 </big> '''
|-
|
[[File:T01545527673260c9fe.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545527673260c9fe.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5380767&sid=5617048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基本信息'''==
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
英文名;CAULIS SINOMENII
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及毛青藤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var. cinereum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长段,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常微弯曲]],长20~70cm或更长,直径0.5~2cm。表面绿褐色至棕褐色,有的灰褐色,有细纵纹及皮孔。节部稍膨大,有分枝。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皮部窄,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淡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被厚角质层,有的具木栓细胞。皮层散有纤维及石细胞。中柱鞘纤维群新月形,其内侧常为2~5列石细胞,并切向延伸与射线中的石细胞群连接成环。维管束外韧型。韧皮射线向外渐宽,可见锥形或分枝状石细胞;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有的外侧散有1~3个纤维,内侧有数列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切向连接。环髓细胞壁稍厚,纹孔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粉末黄褐色或灰褐色。表皮细胞黄色或黄棕色,断面观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78μm,被有角质层。石细胞淡黄色或黄色,类方形、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壁较厚,孔沟明显 。皮层纤维微黄色或黄色 ,直径27~70μm,壁极厚,胞腔狭窄。草酸钙针晶细小,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藤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 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2:4:2:1)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胶(直径约为5μm)为填充剂;甲醇-乙二胺(100:0.1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理论板数按青藤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青藤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青藤碱(C19H23NO4)不得少于0.50%。
炮制除去杂质,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辛,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青风藤
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
别名清风藤(《本草图经》),青藤、寻风藤(《纲目》)。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青藤及华防己夏、秋采割藤茎,晒干,或润透切段,晒干。清风藤秋冬采老藤,切段,晒干。
原形态①青藤,又名:大叶青藤、土木通、土藤、大青木香、岩见愁、[[排风藤]]。
落叶缠绕藤本。茎带木质,枝绿色,光滑,有纵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5~10厘米;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长6~12厘米,宽4~12厘米,基部稍心形或近截形,全缘或5~7浅裂,上面光滑,绿色,下面苍白色。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长10~18厘米,多少被毛;雄花具花萼6片,黄色,长1.8~2.5毫米,外侧被毛;花瓣6片,淡绿色;雄蕊9~12枚,长约1.6毫米;雌花的花被与雄花同;具9枚退化雄蕊;心皮3,花柱反曲,柱头浅裂。核果,黑色,长5~7毫米,直径4一5毫米,内果皮扁平。种子半月形。花期6~7月。
生于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②华防己,又名:湘防已、过山龙、穿山藤、秤钩风。
木质藤本,长达10米余,全体无毛。枝绿色或紫褐色,具细纹。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5~10厘米,宽7~12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截形、圆形或微心形,基出脉5;叶柄长4~8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小,单性,绿色或黄色;萼片6,椭圆形,长约2.5毫米;花瓣6,近圆形,长约1.5毫米;雄花具雄蕊6,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球形;雌花具退化雄蕊6,子房上位,心皮3,分离。果为小核果。
生山坡林缘灌丛中。分布湖南、广东、广西。
③清风藤
落叶缠绕藤本。嫩枝条屈曲,有微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7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或带阔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苹质;落叶后,叶柄基部残留枝上成短刺状,顶端微呈两歧.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下有鳞片数枚,先叶开放;花黄色,直径5~6毫米;萼5裂;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雄蕊5,短于花瓣;子房基部有5尖裂的花盘,花柱锥形.核果深裂,成并立的2分果,分果扁,倒卵形,熟吐深碧色。花期3月。果期5月。
生于山坡路旁、林下、溪边灌丛中。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等地。
性状①青藤的干燥藤茎呈细长圆柱形,直径5~20毫米,外表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及横向皮孔,节处膨大。体轻,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不平坦,横切面韧皮部很窄,木质部导管与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导管较大,中央为圆形的髓。气弱,味苦。
产江苏、浙江、湖北等地。
②华防己的干燥藤茎呈圆柱形,长10~30厘米。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沟纹、裂隙和疤痕。质极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导管明显,维管束呈放射状,且显清晰的多层环纹,一般2~7圈,偏心性。气微弱,味微苦。
产湖南。
③清风藤的干燥老藤呈圆柱形,灰黑色,光滑,外表有纵皱纹及叶柄残基。横断面皮部较薄,灰黑色,木质部黄白色,射线不明显。味微苦。
产浙江。
青风藤的原植物,《本草》记载简略,殊难确定为何种,据目前药用情况,主要为上述防己科的青藤。此外,四川所用者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参见"青檀香"条);福建所用者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茎(参见"鸡矢藤"条);浙江尚有用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茎(参见"常春藤"条)。
化学成分青藤的茎和根含青藤碱、双青藤碱、木兰花碱、尖防己碱、四氢表小檗碱、异青藤碱、土杜拉宁、清风藤碱、dl-丁香树脂酚、十六烷酸甲酯、N-去甲基尖防已碱、白兰花碱、光千金藤碱。又含β-谷甾醇、豆甾醇。
青藤的茎含清风藤碱甲等多种生物碱。
药理作用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㈠镇痛作用:青藤碱在用小鼠电刺激法、热板法以及家兔光热刺激法的试验中,均证明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脑内注射产生镇痛作用所需的剂量,相当于腹腔注射的1/2000,说明其镇痛作用的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它与丙烯吗啡合用,并不出现拮抗,反而产生协同,说明它的镇痛原理与吗啡类镇痛药有所不同。其产生镇痛所需的剂量约为吗啡的10倍,持续时间较短。连续应用也能产生耐受性,但较吗啡缓慢,与吗啡之间并无交叉耐受性。与异丙嗪合用,作用增强,这主要是由于两药中枢作用的协同,部分还可能由于异丙嗪对抗了青藤碱释放组织胺所致。合用时对青藤碱的耐受的产生及毒性皆无影响。㈡镇静作用:青藤碱明显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和被动活动,对巴比妥类睡眠时间并无明显影响;对士的宁有某些拮抗作用(降低士的宁对小鼠的惊厥阈),但不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犬、猴口服青藤碱45~95毫克/公斤也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小剂量(5~10毫克/公斤)即能延长小鼠和猫的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的潜伏期,条件反射部分消失,随之非条件反射也有少部分消失,说明它首先是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有抑制性影响。青藤碱并能消除电刺激小鼠引起的"激怒"反应,似有安定作用。㈢其他作用:青藤碱有镇咳作用,对小鼠及猫,其镇咳效价与可待因相仿;对豚鼠则其效价仅及可待因的1/4。异丙嗪可加强其镇咳作用。另外,略有催吐作用,对注射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影响。对大鼠腹腔注射大剂量时,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对家兔注射中毒量时,体温亦有所下降,但如反复给予,可产生耐受性,体温不再下降。据报道,它对家兔角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可作局部浸润麻醉药使用,但也能产生耐受性,如连续注射,则作用减弱。
②降压作用
青藤总碱对麻醉或不麻醉实验动物(犬、猫、兔、大鼠),无论静脉注射或灌胃都有肯定的急性降压效果,作用迅速、显著而持久,但连续多次给药,则产生快速耐受性。降压作用与M-胆碱能神经或乙酰胆碱无关,也非组织胺释放所致,可能与其抗肾上腺素及神经反射作用有关。由于上述降压特性,它对犬的慢性实验性高血压无显著治疗效果。青藤的酸性提取物,在兔的急性试验中,亦不影响血压。
③对胃肠活动的影响
青藤碱给犬、猴口服常有轻度的胃肠不良反应;对离体的兔肠及豚鼠肠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毛果芸香碱、组织胺、乙酰胆碱及氯化钡的致痉挛作用,但对在位的犬及兔肠,静脉注射青藤碱均引起小肠暂时兴奋,这种兴奋作用可被苯海拉明、六烃季铵完全阻断,阿托品完全或部分阻断,但切断二侧迷走神经并不能阻断。注射青藤碱可增加胃液分泌及其酸度,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对胃肠道的兴奋作用,主要是与组织胺释放有关。但给予新安他精(抗组织胺药)未能抑制胃液分泌。青藤的酸性提取物,能兴奋离体兔肠。
④抗炎作用
青藤碱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消退作用,切除肾上腺或垂体后,就无此作用。对正常大鼠,能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在戊巴比妥(能抑制下丘脑)麻醉后,即失去此作用,故青藤碱的抗炎作用原理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肾上腺系统所致,而与释放组织胺无关。对豚鼠的主动性过敏性休克有防止作用,对犬则比较差。与抗原同时应用,可抑制抗原释放组织胺。对滴虫、疟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平。
①《本草便读》:"苦,平。"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苦辛,寒。"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①《本草图经》:"治风。"
②《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
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
④《中国药植志》:"除湿,祛风,行气,利水。治膀胱水肿,风肿,脚气湿肿。"
⑤《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驱风湿,通经络。治风寒湿痹,鹤膝风,肢节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一切诸风:青藤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内,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入瓷瓶内。用时先备梳三五把,量人虚实,以酒服一茶匙毕,将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后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要痒止,即饮冷水-口便解。避风数日。(《濒湖集简方》青藤膏)
②治骨节风气痛:大青木香根或茎叶适量,煎水常洗痛处。(《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①《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风病软弱无力,并劲强偏废之证,久服常服,大建奇功。须与当归、枸杞合用方善也。"
②《本草便读》:"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故一切历节麻痹皆治之,浸酒尤妙。以风气通于肝,故入肝,风胜湿,湿气又通于脾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ref>[https://www.pingguolv.com/zy/gongxiao/5914.html 青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中国药典》:青风藤 </big> '''
|-
|
[[File:T01545527673260c9fe.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545527673260c9fe.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4&eid=5380767&sid=5617048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基本信息'''==
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
英文名;CAULIS SINOMENII
别名;大风藤、吹风散、黑防己、排风藤、[[青防己]]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及毛青藤inomenium acutum (Thunb.)Rehd. et Wils. var. cinereum Rehd. et Wils.的干燥藤茎。秋末冬初采割,扎把或切长段,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常微弯曲]],长20~70cm或更长,直径0.5~2cm。表面绿褐色至棕褐色,有的灰褐色,有细纵纹及皮孔。节部稍膨大,有分枝。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灰黄色]]或淡灰棕色,皮部窄,木部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淡黄白色或黄棕色。气微,味苦。
鉴别(1)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被厚角质层,有的具木栓细胞。皮层散有纤维及石细胞。中柱鞘纤维群新月形,其内侧常为2~5列石细胞,并切向延伸与射线中的石细胞群连接成环。维管束外韧型。韧皮射线向外渐宽,可见锥形或分枝状石细胞;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有的外侧散有1~3个纤维,内侧有数列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切向连接。环髓细胞壁稍厚,纹孔明显。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针晶。粉末黄褐色或灰褐色。表皮细胞黄色或黄棕色,断面观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24~78μm,被有角质层。石细胞淡黄色或黄色,类方形、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壁较厚,孔沟明显 。皮层纤维微黄色或黄色 ,直径27~70μm,壁极厚,胞腔狭窄。草酸钙针晶细小,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 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青藤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 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水(2:4:2:1)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胶(直径约为5μm)为填充剂;甲醇-乙二胺(100:0.1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理论板数按青藤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青藤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青藤碱(C19H23NO4)不得少于0.50%。
炮制除去杂质,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辛,平。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青风藤
拼音Qīnɡ Fēnɡ Ténɡ
别名清风藤(《本草图经》),青藤、寻风藤(《纲目》)。
出处《中药志》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青藤及华防己夏、秋采割藤茎,晒干,或润透切段,晒干。清风藤秋冬采老藤,切段,晒干。
原形态①青藤,又名:大叶青藤、土木通、土藤、大青木香、岩见愁、[[排风藤]]。
落叶缠绕藤本。茎带木质,枝绿色,光滑,有纵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5~10厘米;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长6~12厘米,宽4~12厘米,基部稍心形或近截形,全缘或5~7浅裂,上面光滑,绿色,下面苍白色。花小,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长10~18厘米,多少被毛;雄花具花萼6片,黄色,长1.8~2.5毫米,外侧被毛;花瓣6片,淡绿色;雄蕊9~12枚,长约1.6毫米;雌花的花被与雄花同;具9枚退化雄蕊;心皮3,花柱反曲,柱头浅裂。核果,黑色,长5~7毫米,直径4一5毫米,内果皮扁平。种子半月形。花期6~7月。
生于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②华防己,又名:湘防已、过山龙、穿山藤、秤钩风。
木质藤本,长达10米余,全体无毛。枝绿色或紫褐色,具细纹。叶互生,阔卵形至近圆形,长5~10厘米,宽7~12厘米,先端尖;全缘,基部截形、圆形或微心形,基出脉5;叶柄长4~8厘米。聚伞花序腋生;花小,单性,绿色或黄色;萼片6,椭圆形,长约2.5毫米;花瓣6,近圆形,长约1.5毫米;雄花具雄蕊6,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球形;雌花具退化雄蕊6,子房上位,心皮3,分离。果为小核果。
生山坡林缘灌丛中。分布湖南、广东、广西。
③清风藤
落叶缠绕藤本。嫩枝条屈曲,有微毛。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7厘米,宽3~4.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或带阔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苹质;落叶后,叶柄基部残留枝上成短刺状,顶端微呈两歧.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下有鳞片数枚,先叶开放;花黄色,直径5~6毫米;萼5裂;花瓣5,倒卵状椭圆形;雄蕊5,短于花瓣;子房基部有5尖裂的花盘,花柱锥形.核果深裂,成并立的2分果,分果扁,倒卵形,熟吐深碧色。花期3月。果期5月。
生于山坡路旁、林下、溪边灌丛中。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等地。
性状①青藤的干燥藤茎呈细长圆柱形,直径5~20毫米,外表灰褐色或棕褐色,有纵皱及横向皮孔,节处膨大。体轻,质坚实而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或淡灰棕色,不平坦,横切面韧皮部很窄,木质部导管与射线呈放射状排列,导管较大,中央为圆形的髓。气弱,味苦。
产江苏、浙江、湖北等地。
②华防己的干燥藤茎呈圆柱形,长10~30厘米。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的沟纹、裂隙和疤痕。质极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导管明显,维管束呈放射状,且显清晰的多层环纹,一般2~7圈,偏心性。气微弱,味微苦。
产湖南。
③清风藤的干燥老藤呈圆柱形,灰黑色,光滑,外表有纵皱纹及叶柄残基。横断面皮部较薄,灰黑色,木质部黄白色,射线不明显。味微苦。
产浙江。
青风藤的原植物,《本草》记载简略,殊难确定为何种,据目前药用情况,主要为上述防己科的青藤。此外,四川所用者为防己科植物木防己的茎(参见"青檀香"条);福建所用者为茜草科植物鸡矢藤的茎(参见"鸡矢藤"条);浙江尚有用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茎(参见"常春藤"条)。
化学成分青藤的茎和根含青藤碱、双青藤碱、木兰花碱、尖防己碱、四氢表小檗碱、异青藤碱、土杜拉宁、清风藤碱、dl-丁香树脂酚、十六烷酸甲酯、N-去甲基尖防已碱、白兰花碱、光千金藤碱。又含β-谷甾醇、豆甾醇。
青藤的茎含清风藤碱甲等多种生物碱。
药理作用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㈠镇痛作用:青藤碱在用小鼠电刺激法、热板法以及家兔光热刺激法的试验中,均证明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脑内注射产生镇痛作用所需的剂量,相当于腹腔注射的1/2000,说明其镇痛作用的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它与丙烯吗啡合用,并不出现拮抗,反而产生协同,说明它的镇痛原理与吗啡类镇痛药有所不同。其产生镇痛所需的剂量约为吗啡的10倍,持续时间较短。连续应用也能产生耐受性,但较吗啡缓慢,与吗啡之间并无交叉耐受性。与异丙嗪合用,作用增强,这主要是由于两药中枢作用的协同,部分还可能由于异丙嗪对抗了青藤碱释放组织胺所致。合用时对青藤碱的耐受的产生及毒性皆无影响。㈡镇静作用:青藤碱明显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和被动活动,对巴比妥类睡眠时间并无明显影响;对士的宁有某些拮抗作用(降低士的宁对小鼠的惊厥阈),但不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犬、猴口服青藤碱45~95毫克/公斤也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小剂量(5~10毫克/公斤)即能延长小鼠和猫的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的潜伏期,条件反射部分消失,随之非条件反射也有少部分消失,说明它首先是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有抑制性影响。青藤碱并能消除电刺激小鼠引起的"激怒"反应,似有安定作用。㈢其他作用:青藤碱有镇咳作用,对小鼠及猫,其镇咳效价与可待因相仿;对豚鼠则其效价仅及可待因的1/4。异丙嗪可加强其镇咳作用。另外,略有催吐作用,对注射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影响。对大鼠腹腔注射大剂量时,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对家兔注射中毒量时,体温亦有所下降,但如反复给予,可产生耐受性,体温不再下降。据报道,它对家兔角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可作局部浸润麻醉药使用,但也能产生耐受性,如连续注射,则作用减弱。
②降压作用
青藤总碱对麻醉或不麻醉实验动物(犬、猫、兔、大鼠),无论静脉注射或灌胃都有肯定的急性降压效果,作用迅速、显著而持久,但连续多次给药,则产生快速耐受性。降压作用与M-胆碱能神经或乙酰胆碱无关,也非组织胺释放所致,可能与其抗肾上腺素及神经反射作用有关。由于上述降压特性,它对犬的慢性实验性高血压无显著治疗效果。青藤的酸性提取物,在兔的急性试验中,亦不影响血压。
③对胃肠活动的影响
青藤碱给犬、猴口服常有轻度的胃肠不良反应;对离体的兔肠及豚鼠肠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毛果芸香碱、组织胺、乙酰胆碱及氯化钡的致痉挛作用,但对在位的犬及兔肠,静脉注射青藤碱均引起小肠暂时兴奋,这种兴奋作用可被苯海拉明、六烃季铵完全阻断,阿托品完全或部分阻断,但切断二侧迷走神经并不能阻断。注射青藤碱可增加胃液分泌及其酸度,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对胃肠道的兴奋作用,主要是与组织胺释放有关。但给予新安他精(抗组织胺药)未能抑制胃液分泌。青藤的酸性提取物,能兴奋离体兔肠。
④抗炎作用
青藤碱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消退作用,切除肾上腺或垂体后,就无此作用。对正常大鼠,能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在戊巴比妥(能抑制下丘脑)麻醉后,即失去此作用,故青藤碱的抗炎作用原理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肾上腺系统所致,而与释放组织胺无关。对豚鼠的主动性过敏性休克有防止作用,对犬则比较差。与抗原同时应用,可抑制抗原释放组织胺。对滴虫、疟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性味苦,平。
①《本草便读》:"苦,平。"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苦辛,寒。"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①《本草图经》:"治风。"
②《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
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
④《中国药植志》:"除湿,祛风,行气,利水。治膀胱水肿,风肿,脚气湿肿。"
⑤《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驱风湿,通经络。治风寒湿痹,鹤膝风,肢节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一切诸风:青藤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内,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入瓷瓶内。用时先备梳三五把,量人虚实,以酒服一茶匙毕,将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后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要痒止,即饮冷水-口便解。避风数日。(《濒湖集简方》青藤膏)
②治骨节风气痛:大青木香根或茎叶适量,煎水常洗痛处。(《贵州民间药物》)
各家论述①《本草汇言》:"清风藤,散风寒湿痹之药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风病软弱无力,并劲强偏废之证,久服常服,大建奇功。须与当归、枸杞合用方善也。"
②《本草便读》:"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此物善治风疾,故一切历节麻痹皆治之,浸酒尤妙。以风气通于肝,故入肝,风胜湿,湿气又通于脾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ref>[https://www.pingguolv.com/zy/gongxiao/5914.html 青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