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国医大师周仲英

增加 15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周仲英
| 图像 =
[[File:国医大师周仲英.jpg|缩略图|周仲英]]|center|[http://a3.att.hudong.com/26/68/01300000229465122439687649047_s.jpg原图链接] [https://pic.sogou.com/d?query=%D6%DC%D6%D9%E7%F8&mode=1&did=5#did4]]]| 图像说明 = 周仲英|center|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28|06|00}} 1968年6月| 职业     =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big> 周仲英</big>'''  == 基本信息 == <p style="text-indent:2em;"> 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1948年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56年进人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院长等职。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任院长。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等职。 </p > 
== 临床理论 ==
<p style="text-indent:2em;"> 周仲瑛教授始终坚持以提高疗效为首要目标,临床辨证注重病机分析,强调以脏腑病机为临床辨证的核心,独创审证求机、知常达变、辨证五性、复合施治诸论,首创“第二病因”、“瘀热论”、“癌毒论”、“伏毒论”、“复合病机”等多种学说,擅长从“风痰瘀热毒虚”入手,采用“复法大方”治疗急难重症,特别是在急难病症方面的学术观点和辨治经验,得到国内外中医界的认同和广泛应用。</p > 
== 医德 ==
<p style="text-indent:2em;">20世纪70年代末,欧亚大陆出血热病开始肆虐。由于没有可靠的控制办法,该病一度造成举国恐慌,人人谈之而色变。江浙一带也成为疫病流行的重灾区。正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的周仲瑛临危受命,开始了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研究。
周仲瑛坚信实践出真知,为攻克流行性出血热,他先跟着查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治疗方案,逐渐积累了感性认识。之后,他身先士卒,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疫区,到疾病流行最为猖獗的地区,建立了临床研究基地。当地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医护人员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但周仲瑛和他的战友们不惧困难和危险,在防护设施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设门诊、管病床,在临床第一线救治患者。
几十年来,周仲瑛虽然身兼教学、行政和科研等多项职务,但却始终没有离开临床的第一线。而其显著的临床效果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病人。现在,周仲瑛每周上6次门诊,每次都要诊治40多号患者。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政界要人、学术名流,他都一视同仁,按号排队。北京路志正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秘书长 ,
北京三芝堂诊所主任。</p > 
== 医学著作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主编或编著《中医内科急症学》、《中医内科急症学精要》、《中医内科学(第二版)》、《中医病机辨证学》、《凉血化瘀四方急难症病案选》、《中医古籍珍本集成》、《小儿病原方论》等。</p > 
==培养学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周仲瑛教授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生,1983年开始带博士生,1991年作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导师,至今一直坚持指导带教中医后备人才。并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求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思想和带教方法。几十年来,周仲瑛教授先后培养博士生26名、硕士生9名、学术继承人6名、博士后2名、带徒6名,先后指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苏省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8名,江苏省中医院院级传承门诊带教的弟子,并亲自带教再传弟子计百余名。这些学生、门徒,如今均已成中医事业的骨干力量,大多都是各地医疗单位的学科带头人、中坚分子。</p > == 参考文献 ==
84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