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784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今年是 [[ 中国共产党 ]] 成立100周年,建立在锡山区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长久以来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这座博物馆的建立,不仅是“一座城市对乡镇企业、 [[ 企业家 ]] 的敬意”、对一个时代的敬仰,同时更有利于保护和抢救乡镇企业历史文化,对记录亿万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具有里程碑意义。建党百年,白云苍狗,沧海桑田。
==简介==
作为中国 [[ 经济 ]] 奇迹的组成部分,乡村的巨变有目共睹。作为乡村工业化起点的乡镇企业,不仅是这些成就的直接参与者、贡献者,在经历了时间与市场大潮的历练后,本身也从稚嫩一步步走向成熟。“苏南模式”、“四千四万” [[ 精神 ]] ……一个个耳熟能详又迸发过巨大精神动力的名词,无不凝结着无锡广大乡镇企业的集体智慧结晶。正所谓一声春雷响,敢为天下先。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追逐新路,铸就了一个时代,成为凝聚宝贵精神财富的强大合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传承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春雷造船厂,开乡镇企业先河===
时间追溯到1956年,在当时的东亭乡春雷村,由当地村委会自发组建的“东亭春雷造船厂”是中国最早创办的社队企业之一。在绝大多数农民刚刚吃饱肚子的时候,这个依靠社队 [[ 企业 ]] 而发展的村子早早做到了户均收入千元,实现了家家有电灯、户户用拖拉机和人人享受合作医疗的美好 [[ 生活 ]] 。周边的村落眼看着春雷村办企业致了富,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春雷造船厂的故事就像神话一般,吸引着 [[ 农民 ]] 们的目光。广大农村便迫不及待地发展起了以社队企业为基础的乡村工业。有的最初就是从泥瓦篾匠组成的手工作坊开始,产品逐步扩展到了各种日用品、工业品。这些社队企业不但可以跟当时的国营企业抢原料、抢市场,甚至达到了可以抢人才、抢技术的地步。东亭乡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工业乡”,并得到当时农业部的肯定。 [[ 改革开放 ]] 以来,无锡的乡镇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无锡也一次次站在经济发展的前沿,为改革开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苏省第一个亿元村、第一个亿元乡、第一个亿元镇均诞生在无锡。1983年,在中国首批9个亿元乡镇中,无锡占据5个,分别是无锡县前洲、玉祁,郊区黄巷,江阴县周庄、华士。当时的无锡县、无锡市郊区、江阴华西村分别赢得“华夏第一县”“神州第一郊”和“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在梦想与现实交织的时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迅速发展,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 农村 ]] 工业化之路,它不仅极大地改换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旧貌,改写了中国经济版图,增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活力,而且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春雷造船厂旧址现存船坞五座,呈东西走向,总长约70米。大部分是根据当时的 [[ 生产 ]] 场景复原的,这些船坞都是当时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作为乡镇企业萌芽的印证,它真实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20世纪工业 [[ 遗产 ]] ,于2011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座博物馆,承载大时代记忆===
从泥土中成长起来的乡镇 [[ 企业 ]] ,一步步从“草根经济”到“参天大树”,不断滋养着中国的乡土。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为4.5万平方米, [[ 建筑面 积1积]]1.1万平方米,主展馆面积4570平方米。展馆内分为序厅、成就馆、历程馆、区域馆和无锡馆5部分,有实物85件,图片和文史资料400余件,展馆内部用各类展品、富有创意的雕塑、先进的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文字记录,展现了中国乡镇企业风雨兼程、星火燎原、勇立潮头的发展历史和成功经验,以及我国乡镇企业半个世纪以来经历的种种风雨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近代,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在 [[ 改革开放 ]] 初期,无锡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先行者。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现有企业八成以上都脱胎于乡镇企业。草根工业的异军突起,体现了我国农民的聪明智慧和创新能力,更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正确决策。从“异军突起”到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再到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转制为个人独资、混合制等形式的民营企业并融入开放型经济大潮。一大批乡镇企业通过深化 [[ 改革 ]] 、资本经营,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嬗变,并且轰轰烈烈地加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1984年,中央四号文件《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社队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正式统称为乡镇企业。1996年,我国历史上首部保护和规范乡镇企业行为的 [[ 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的出台,标志着乡镇企业的规划和管理从此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后来,乡镇企业开始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并逐步融进 [[ 民营经济 ]] 的大潮中。今天乡镇企业这个名词已经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很多企业或已消失,但诸如红豆、华西等一大批企业则通过自身不断转型,依然活跃在社会、经济的舞台上,并继续创造着新的奇迹。
===企业家精神 永不褪色的旋律===
一座不大的博物馆,浓缩了乡镇企业创造的“意想不到”的辉煌。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企业,伟大的企业家传递伟大的企业家精神。“四千四万”精神是中国乡镇企业家的群体创业精神和集体记忆,而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则是“四千四万”精神的 [[ 物质 ]] 载体和可视化呈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曲折起步==
一只拿着金钥匙的巨手的 [[ 雕塑 ]] ——启动大地,记录了从“草根工业”曲折起步,历经借机扩张、夹缝求生、异军突起、调整提高、高潮再起、全面改革,直至融入大潮的风云人物和他们背后的企业故事。博物馆中收录的企业家有江苏华西集团原董事长、华西党委、村委企业总办主任吴仁宝老书记;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先生;红豆集团的创始人周耀庭先生等。
乡镇企业创业初期,曾经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形象地概括了其艰难创业的过程和坚韧的品质。乡镇企业从创业艰辛到成就辉煌,再一次验证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伟大道理,“四千四万”精神,是能够感动现代人,让现代人重温当时商海创业的惊心动魄,这种不怕吃苦、不怕艰难、 [[ 勇往直前 ]] 的精神对于今天依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博物馆并不意味一个事物的 [[ 历史 ]] 终结,恰恰相反,正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乡到城,从东到西,从国内到国外;从五小工业和建筑建材,到一般性制造业,到三农关联型和特色优势型产业;从集体办厂到民营经济,到中外合资;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到工业园区,从付出生态环境代价到重视绿色GDP……历经市场沉浮,乡镇企业所涉及的 [[ 产业 ]] 、地域分布以及发展格局都在变化,经日打磨,更加稳健成熟。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地方要想有所发展,无一例外需要精神动力的支撑和推动。在新时代,企业家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从“四千四万”精神到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赓续传统,又有着厚重的时代内涵,为无锡经济走向高 [[ 质 ]] 量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