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下肢

增加 61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下肢.jpg|缩略图|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ic.51yuansu.com%2Fpic3%2Fcover%2F01%2F39%2F17%2F5926f2d4b8da7_610.jpg&refer=http%3A%2F%2Fpic.51yuansu.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3631270&t=159bcfd9069d657eece09bb8cfd87882 原图链接][https://www.51yuansu.com/sc/vqcnxytfrp.html 来自觅元素]]]'''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 <ref>[https://www.llysc.cn/content/53-792332.html (可下载)我的用药心得下肢静脉曲张(文档下载)]原上草网</ref> 包括臀部、股部、膝部、胫部和足部。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
==概述==
=== [[ 小腿]]===
===境界与分区===
下肢与腹部的界线为骨性 [[ 骨盆 ]] 上口,下肢与盆部的界线为骨性骨盆的下口,下肢与 [[ 脊柱 ]] 区的界线为骶 [[ 尾骨 ]] <ref>[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130582.html 下肢]生物谷</ref>
==对比关系==
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半屈位。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称Nelaton线。此线恰通过股骨大转子尖,若大转子尖向此线上方或下方移位,多见于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
 
Kaplan点:仰卧位,两腿伸直并拢,两髂前上棘处在同一平面,左、右大转子尖经同侧髂前上棘的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两线在脐上相交之点,称Kaplan点。当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该点常移至脐下,且偏向健侧。
==基本结构配布==
===简介===
下肢是由骨、肌肉、 [[ 血管 ]] 神经及浅、深筋膜和皮肤形成的多层次鞘状局部。可分为浅、深二层结构。浅层结构由皮肤和浅筋膜构成,在浅筋膜内有丰富的 [[ 浅静脉 ]] 、淋巴管和皮神经。深层结构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和骨构成,并以血管神经及其行径形成了若干重要局部结构及局部核心结构。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主要局部结构:肌腔隙、血管腔隙、进入股前区的血管神经,通过二个腔隙即肌腔隙和血管腔隙进入;然后集中于股前区的股三角区内;最后经隐静脉裂孔进入股前区和腹前外侧壁浅层;经收肌管进入膝后区。
隐静脉裂孔 (英文名:saphenous hiatus): 是由大隐静脉穿经阔筋膜并钩绕牵拉形成。有一条静脉及三条动脉通过,血管周围有大量的淋巴结,大隐静脉的五条属支并不通过此裂孔。
===收肌管===
[[ 收肌管 ]] (英文名:adductor canal): 由股内侧肌、缝匠肌、长收肌和大收肌围成。进入收肌管者为:股动脉、股静脉和隐神经;通过收肌管者为:股动脉和股静脉;途中穿出收肌管壁者为:隐神经和膝降动脉。
===股内侧区===
局部核心结构:短收肌
腘窝 (英文名:popliteal fossa): 是膝后区由诸肌肉形成的菱形局部。窝的上内侧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上外侧界为:股二头肌;下内、外侧界为腓肠肌内、外侧头。
在腘窝内有大量血管神经,由浅入深分别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 腘静脉 ]] 、腘 [[ 动脉 ]] 。腘动脉因发出 [[ 胫前动脉 ]] 和腓动脉,故于胫神经的深面先跨其外侧,然后再重返其内侧下行,沿途发出大量分支形成膝关节网。胫神经由窝上角至下角,在上角处与腓总神经紧密相贴,在下角处有分支进入小腿三头肌。腓总神经紧贴窝上外侧界全程。
==参考文献==
13,81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