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羅曉聰

增加 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跟很多球員的家庭背景不同,羅曉聰的家人完全不懂足球,兩個哥哥不會踢波。「小時候家教甚嚴,爸媽只讓我在周五、六做完功課後到樓下公園玩,每星期就只有5小時左右,到球場盡情發洩。」玩樂時間有限,羅曉聰往往無法考慮對手年齡和體格,總之有隊就跟,他漸漸發現,即使面對年長的對手,時有「超班」表現,盤球與射門正是爆發最佳時機。那時,他才8歲。
對於兒時的羅曉聰,足球只是享樂,從未發過什麼「職業足球夢」;10歲投考沙田區幼苗接受正式訓練,亦不過因為一班街場朋友拉着他去選而已,卻意外踏出球員生涯的重要一步。初入區隊,雖然表現平庸,但羅曉聰只花一年便扭轉劣勢,變身球隊重心,更被當年新界東的冠軍球隊大埔U15挖角, [[ 曾偉忠 ]] 教練亦邀請他出席香港U15訓練,長期集訓備戰各項青少年國際賽。只是,「怕醜仔」沒變得自信,反而質疑,因為港足水準低,機會才降臨自己身上?
誤打誤撞加盟流浪,羅曉聰卻遇上恩師,「羅國豪教練(標準流浪助教/青年隊教練)絕對是改變我人生的恩師。在他麾下,球員非常團結,我們這班男孩十分享受一同玩樂、訓練和比賽的生活;加上流浪是一支青年級別的勁旅,包括青年聯賽在內,每年我們都嬴得大大小小的獎項,令我重拾足球訓練的樂趣。在羅sir教導下,我再次投入香港隊集訓,目標愈來愈明確」;加上適逢當時香港U23奪得2009東亞運金牌,全場4萬人為港足吶喊助威的場面,終令羅曉聰感受到代表香港的巨大榮譽感和使命感,從此確立職業球員的志向。
7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