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麻浩崖墓

增加 50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麻浩崖墓.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 麻浩崖墓 ''' ,位于凌云、乌尤两山之间的溢洪河道东岸,麻浩是其地名,崖墓,是 [[ 古代 ]] 流行于乐山的一种仿生人住宅,凿山为墓的一种墓葬形式。
麻浩崖墓,流行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至南北朝 [[ 时期 ]] ,故称东汉崖墓。''' 麻浩崖墓''' 其范围包括斧头湾,东西长约200米、上下宽约25米,有编号的崖墓544座,层层叠叠,墓门披连,密如蜂房,极为壮观。
麻浩崖墓群于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 [[ 文物 ]] 保护单位。 麻浩崖墓现已成为乐山汉崖墓博物馆。该馆以麻浩崖墓为主体,辅之以南北两个 [[ 展厅 ]] 展出汉墓出土文物,展示了乐山汉代崖墓的概况。<ref>[ https://www.360kuai.com/pc/9402466bcacc12af1?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揭秘乐山大佛麻浩崖墓博物馆 背后神秘的色彩!], 快资讯 , 2020-08-06</ref>
==历史起源==
麻浩崖墓
,早年就以内涵丰富雕饰精美而被誉为“南安(乐山古称)名墓之首”。墓中保存着许多 [[ 汉代 ]] 建筑、车马伎乐、鸟兽虫鱼图形,且有不少历史题材的神话故事,以及画像石棺、书法题刻。
同时,还有中国乃至世界遗留最早的佛教石刻造像。它是汉文化与 [[ 印度 ]] 早期佛教文化交融的具体反映。
==地理位置==
中国东汉至 [[ 南北朝 ]] 时期崖墓。在四川省乐山市郊明同村麻浩河北岸。墓群分布在大地湾至虎头湾间东西长约300米的红砂石山崖中,分为4~9层排列,共有330余座。墓群始于东汉前期,止于南北朝时期,以东汉后期墓最多。1940年发现。同年,金陵大学中国文化 [[ 研究 ]] 所在商承祚带领下进行调查。1964年在 1号墓外修筑围墙进行保护。
==文物保护==
麻浩崖墓,1984年建立乐山崖墓博物馆。
198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结构==
麻浩崖墓,墓室分为单室、 双室、多室 3 种类型。均由墓门、甬道、主室、棺室、耳室等 [[ 组成 ]] 。棺室内凿崖棺。后室设灶台案龛。单室墓一般是在主室一侧设一棺室。双室墓在后室两侧设棺室。
多室墓结构较复杂,墓门由两柱分为2~4个门洞,前室横列,其后平行开凿2~4个后室。各后室 [[ 结构 ]] 相同,前设甬道,两侧设室。
==浮雕艺术==
石刻多见于双室墓和多室墓的墓门及前室。技法为高浮雕、弧面浅浮雕和阴刻;内容有仿木构建筑、画像和 [[ 文字 ]] 题记。
1号墓墓门和前室刻出仿木构建筑的斗、柱枋、瓦当、板瓦、椽头、连檐等。墓门刻瑞兽、乐伎、秘戏、舞伎等画像;前室刻荆轲刺秦王、 方士 、门卒、朱雀、挽辇、六博、垂钓、挽马等画像。中后室甬道口外门枋上,刻高 [[ 浮雕 ]] 坐佛 1尊,通高37厘米,是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之一。
99号墓为横前室四后室墓,墓门刻门阙,前室刻出瓦当、板瓦、椽头、连檐和龙虎戏璧等。后室门有阴刻 [[ 隶书 ]] 题记 9则。
==出土文物==
崖墓大多早年被盗,随葬品有陶制的农夫俑、服饰俑、厨俑、 [[ 舞俑 ]] 、乐俑等陶俑,狗、鸡、马、 [[ 楼房 ]] 等模型,罐、碗、釜、甑、耳杯等器皿,铜镜、“五铢”钱和铁器等。
==价值意义==
崖墓图像雕刻精美,出土 [[ 文物 ]] 内容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 历史 ]] 的重要实物资料。
== 参考来源 ==
<center>{{reflist#iDisplay:k0179txwe16|480|270|qq}}<center>杨韬-麻浩崖墓(5号选手)</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