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64
次編輯
變更
望夫镇
,创建页面,内容为“ '''望夫镇'''隶属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位于电白区东北部,是茂名、阳江两市的交界镇之一,以其地有望夫山和绕圩镇流…”
'''望夫镇'''隶属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位于电白区东北部,是茂名、阳江两市的交界镇之一,以其地有望夫山和绕圩镇流过的望夫河(下游为儒洞河)而得名。东与[[新圩镇]]隔儒垌河相望,南与马踏、观珠镇]]毗邻,西与[[沙琅镇]]接壤,北靠[[罗坑镇]]。该镇盛产四季豆、冬瓜、荔枝、龙眼、芒果等蔬菜、水果。望夫山为望夫镇一特色景点。<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望夫镇] </ref>
==地理概况==
望夫镇是广东省电白区东北部的一个镇,东与阳西县一河之隔,南与马踏、观珠两镇毗邻,西与沙琅镇相望,北靠罗坑镇,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10.1公里,距县城水东73公里,距广(州)湛(江)高速公路马踏出入口7公里。全镇总面积95.32平方千米(2017年),辖10个村委会,165条自然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29359人(2017年)。
全镇居住人口主要为汉族客家人,使用语言为涯话(即粤西客家话)、黎话、海话(这两种是闽方言)、白话(包括淡水阳江话),通行涯话。<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望夫镇] </ref>
==历史沿革==
隋、唐代为电白县南境。明代为得善乡二图。清代属沙琅巡检司。民国为第四区。
解放(1949年11月)后为六区(沙琅)望夫乡,1957年2月设望夫乡、丰垌等中乡,1957年末为望夫大乡,1959年6月成立望夫人民公社,1983年11月撤公社设区,1987年4月撤区设乡,1988年4月,望夫撤乡建镇。辖1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2014年4月由原电白县隶茂名市电白区。
'''行政区划'''
丰乐村 丰垌村 马龙村 坡头村 花山村
田面村 塘肚村 望夫村 芳塘村 民乐村
==基础设施==
该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省道S282线自西往东横贯全镇,与县道范望线在圩镇呈"T"型交汇,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连通广湛高速公路新圩出入口、马踏出入口和325国道,距离分别为10公里、7公里、22公里。县通镇、镇通村委道路全面实施硬底化。新建望夫市场、镇新文化中心综合大楼已投用。
电信业飞速民速,数字程控电话以及宽带网遍布全镇每条村庄;全球通、联通分别建有6个基站,信号覆盖全镇每个角落。
电力充裕,除网电供应外,镇内建有2个水电站,装机容量1500千瓦。<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基础设施] </ref>
==自然资源==
该镇自然资源丰富。花岗岩覆盖面积达40平方公里,储藏量27亿立方米,且品种多、质体好、花色齐全,可供大量开采;竹、木覆盖面积大,古树参天,青山碧翠,是个天然的大氧吧;水源充足,小型水库和陂坝星罗棋布,建有2间水电站,装机容量大,电力充裕,开发利用前景大;自然风景优美,有风光旖旎的望夫山,美丽传说的望夫石,连片碧绿的翠竹屏障。<ref>[https://cq.focus.cn/zixun/800efd86f9304361.html 自然资源] </ref>
==特色产业==
农业形成基地化、产业化、增值"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全面拓展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大,辣椒、四季豆、冬瓜等外运菜种植面积930公顷,南药面积410公顷,水果种植面积4200多公顷,荔枝,龙眼,芒果,甘蔗等大量外销,流通大军异常活跃,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分活跃,该镇已构筑坚固的经济平台。
==人文景观==
望夫山位于电白区望夫镇,是电白名胜之一,距县城64公里。 望夫山由三座山峰组成,分别为大娘峰,二娘峰,三娘峰,三座山峰层峦叠嶂,仙水淙淙,奇石怪洞,葱翠欲滴,鸟语花香。东临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南临南海,在天晴的时候可以看见广阔的南海,三座山峰中以大娘峰为最高,风景最美,也最陡峭,山峰神似华山,怪石林立,大娘峰山顶上有一大石,象一个苦苦等待丈夫归来的妻子。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文长曾到此游赏,写下《咏阳江望夫山》:"海天万里渺无穷,秋草春花插髻红。目送夫君出门去,一生长望月明中。"王若霞在游览望夫山时也写下多首诗,其一云:谁家玉女在高岗,目送天涯游子乡。青点朱唇因积雨,白沾云髻为经霜。星灯月烛千年照,霞锦烟花万载妆。地角征人如未返,懒归古垌换衣裳。而描写望夫山的诗篇中,流传最广的当数相传为地方文人所作的《望夫山》:
双峰髻插折云间,世上人传姊妹山。
朵朵白云梳绿髻,微微细雨洒红颜。
日为宝镜千秋照,风作瑶琴万古弹。
路途诸客纷纷过,几时望得我夫还......
据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山脚下有三兄弟,以捕鱼为生,娶有三个年轻貌美的妻子,男人出海捕鱼,妻子在家织布,三兄弟出海捕鱼要三五个月才能回来一次,三个妻子天天在山上遥望丈夫的归来,有一天,三个娘子在山上遥望的时候,看见了遥远海面上丈夫渔船归来的身影,大娘子思君心切,摇起了葵扇,希望能泼起大风,让丈夫的船能快点回到,谁知真的扬起了大风,大风卷起了大浪,把丈夫的渔船也吹翻了,大娘子伤痛欲绝,把头扭向了后面,不忍心再看,渐渐化成了石头,至今三个娘子仍旧遥望南海,盼望丈夫的归来。
另有传说:很久以前,那里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边有个小山坡。山坡上住着一个勤劳的小伙子,名叫阿海。阿海从小失去双亲,无依无靠,但他却在艰苦的劳动中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他能在水底里睁开双眼,是打鱼采珠的能手。一天,阿海在海上打鱼时救起一位遇难的姑娘阿珍。这个姑娘是春山(即现在的阳春)人,只因恶霸要强占她为妾,她不甘受凌辱虐待,与其父半夜乘船逃跑。谁知中途触礁沉船,她有幸遇救,父亲却不知去向。姑娘深感阿海救命之恩,阿海亦很同情姑娘的不幸遭遇。不久,这两个青年便结成了夫妻。阿珍勤巧,阿海能干,生活过得很和睦。阿珍不但心灵手巧会持家,而且还是个好歌手。她常常自编歌仔,教阿海一起唱歌:"茅棚一间网一张,粗茶淡饭几甜香!妹不嫌哥哥爱妹,同喝粥水胜蜜糖。""哥哥唱歌阿妹编,哥哥打鱼阿妹藤。哥妹合力勤快做,不愁吃来不愁穿。"俗话说:好花难栽,好景不长。遥遥万里的皇帝,听说南海有珍珠宝贝,便派了个采珠使带着几千官兵,到沿海一带拉船抓丁出海,给皇家打捞珍珠。阿海也被抓走,阿珍哭得死去活来。但官兵如狼似虎,穷家妹有什么办法呢?阿珍一路送夫,一路唱着凄凉的歌:"送哥送到漠江滨,泪洒江边雨淋淋。大河水涨鱼分路,哥妹分路不分心!"丈夫被押去出海采珠后,阿珍每天傍晚都站在小山坡上眺望,盼望着阿海快点回来。然而,人间有恨,大海无情。日子一天天流逝,却不见阿海的踪影。半年后,一位逃跑出来的渔夫告诉她:阿海在采珠时,遇上了鲨鱼群,为了大伙,他勇斗鲨鱼,血把海水都染红了…… 阿珍听了晕倒在地,三天三夜吃不下东西。她爬到山坡顶上,面向大海,用沙哑的喉咙唱着:"想哥日长夜更长,眼泪流了一筐筐。若把眼泪当海水,海潮涨过漠阳江。"唱罢,泪雨滂沱,大海咆哮。据说当天海潮大涨,漫过漠阳江,把好几船运送珠宝的官兵都淹没了。风雨过后,阿珍化作了一块挺立的石头。年长月久,这一带海滩变成了陆地,小山坡也变成了巍峨葱郁的大山,人们遂叫它为望夫山,山下之镇亦称为 。<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人文景观]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