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眉山报恩寺

增加 47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眉山报恩寺.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中文名: 眉山报恩寺
地理位置: 四川省眉山市   东坡区永寿镇高丰村五组
占地面积: 635 m²
|}
'''眉山 报恩寺 ''' 位于四川省 [[ 眉山市 ]] 东坡区永寿镇高丰村五组(原属罗平镇,罗平镇现已撤消),始建于唐。现存建筑为元泰定四年(1327年)重建,清 [[ 乾隆 ]] 二十六年(1761年)增修。<ref>[ http://mshw.net/wh/201805/t20180523_341231.html 【眉山瑰宝】报恩寺], 眉山遗产网 , 2018-05-23</ref>
==位置概况==
寺院坐北朝南,占地635平方米,现存 [[ 大殿 ]] 面阔三间共13.65米,进深四间共13.45米,通高8.3米,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檐柱略有升起和侧角,柱头卷杀为倒钟形,明间栏额 [[ 断面 ]] 近圆形,柱础为莲瓣覆盆式。梁上有“……泰定四年……”题记。 [[ 报恩寺 ]] 大殿是一座典型的元代建筑,又保留了许多宋代的营造方式。充分反映了宋元时期的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 [[ 历史 ]] 价值。
2006年,''' 眉山报恩寺''' 被别为第六批全国重点 [[ 文物 ]] 保护单位。
==建造历史==
报恩寺始建于唐,是一王姓居士为报母恩而建。另一种说法是,唐时一秀才赴京赶考,走到 [[ 黑龙 ]] (今青神黑龙镇,与高丰村仅一河之隔)时突生急病,他便借住在当地一姓龙的员外家中,当时龙员外家里只有女儿和管家。龙员外的女儿精心照料秀才养病,并与秀才日久生情。秀才病好后便赶考去了,外出的龙员外回家后听说 [[ 女儿 ]] 与秀才的事,便认为女儿败坏了家风,逼近女儿自尽。秀才在京城考取功名后回到黑龙,本想迎娶龙家女儿,不想龙女已成黄土,悲痛万分的秀才便修建了报恩寺,以纪念和报答龙家女儿的恩情。但这一传说应该说的是青神县的女龙寺。“道光碑”上说,过去,报恩寺和龙女寺的主持都是本玉,本玉是龙女寺辉明和尚的第四代弟子,“一僧理二寺”。后来,本玉 [[ 身体 ]] 不好,才令辉明和尚的一名五代弟子“拜本玉为师以管寺(报恩寺)业”。
唐以后,报恩寺历经圯废, [[ 元泰定 ]] 四年(1327年)曾予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曾予大修。现该寺仅存大殿。1986年后, [[ 政府 ]] 多次拨出专款进行抢救性维修,1991年该寺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 [[ 国务院 ]] 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院现状==
报恩寺寺周是一片 [[ 农田 ]] ,田里的水稻正在扬穗。寺门前有一棵葱茏的黄角树。寺门非常简陋,跨进寺门,报恩寺一揽无余。门左侧立有两块石碑,小的一块已经严重风化,只隐约还能认清几个字,末尾有“嘉庆五十六月廿五”字样。不知道为什么要刻“ [[ 嘉庆 ]] 五十六月”,而不直接说嘉庆某年。嘉庆是1796年正月初一日受乾隆帝禅位即位并改年号为“嘉庆”的,如果从他即位算起,“嘉庆五十六月”应该是嘉庆四年(1799年)的八月。高的一块字迹比较清晰,讲述了报恩寺与青神县龙女寺的一些渊源,立碑时间是 [[ 道光 ]] 十八年(1838年)。
报恩寺坐北朝南,占地635平方米,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川 [[ 西元 ]] 代建筑,而且在许多营造手法上保留了 [[ 宋代 ]] 的建筑风格。正殿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12架椽。前檐下施斗拱9朵,斗拱为二出挑,左右檐各施斗拱6朵,后照壁施斗拱3朵。明间(外间)施叉手扶脊,斗梁结构精巧,匠心独到,粱上有题记,年号为“……泰定四年……”。
[[ 大殿 ]] 檐柱略有生起和侧脚,柱头卷杀为倒钟形,明间栏额断面近圆形,普柏枋较薄,其下缘砍杀为斜面,莲瓣覆盆式的柱基,蜀柱与梁接合处砍为雀嘴形,大殿明间使用减造柱,在明间正中用四根斜梁支撑上部扶椽,最上两根在脊下相交,然后斜向下部斜梁交于内额蜀柱之栌斗内,下面两根斜梁自该栌斗身下承托下平扶,终止于前后檐斗拱后部。
报恩寺面阔三间,13.65米,进深三间13.45米,通高8.3米。明间面阔6.85米,檐柱高3.7米,檐高4.8米,素面台基高0.4米,前廊宽3.05米。 [[ 厢房 ]] 面阔三间13.45米,进深1间4.7米。大殿正中,供奉着道家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左右两侧也是一些著名的道教尊神。殿中左右两边还有两根柱子,上面各盘踞着一条飞龙。
报恩寺是研究四川省内宋 [[ 元代 ]] 建筑艺术的极其珍贵、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
==周边建筑==
报恩寺旁,还有一座仿照它的结构而建的报本寺,又叫纯阳宝殿。报本寺建筑年代不详,清 [[ 宣统 ]] 元年(1909年)重建,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报本寺坐北朝南,占地580平方米, 通高6.5米。大殿是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四穿用四柱。面阔三间,长13.6米,进深四间12米,廊深3.25米。前檐廊柱上有驼峰2朵,前檐柱高5.75米,通高9.2米,厢房面宽三间长13.5米,进深三间4.45米,廊宽1.1米,前殿面宽五间,长24.4米,进深三间5.56米,素面台基高0.4米。前殿与厢房设有走楼,还比较完好。大殿题记年号为“ [[ 同治 ]] 十三年(1874)”,大殿内的陈设结构跟报恩寺的非常相似。
报本寺现有三位老 [[ 师父 ]] ,据她们介绍说,报本寺的修建要比报恩寺晚几百年,两寺原本是一家,后来分开了,各管各的寺业。她们解放前就出家在寺里,解放后曾回了家,大约20多年前,她们又回到了寺里。报本寺曾经是高丰村小的校址,就她们三位还守着这座 [[ 古寺 ]] 度日。
报恩寺和报本寺四周,全是农田,据三位老师父讲,很少有人光顾这里, [[ 政府 ]] 和有关文物管理部门似乎也已把她们遗忘了。她们都是上年纪的人了,不知她们百年之后,还有谁来照料这两座 [[ 古老 ]] 的寺庙……
== 参考来源 ==
<center>{{reflist#iDisplay:p31235upded|480|270|qq}}<center>云游东坡—眉山报恩寺·报本寺</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