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341
次編輯
變更
中华航天博物馆
,無編輯摘要
'''中华航天博物馆'''位于 [[ 丰台区 ]] 东高地,是目前中国航天技术最大的展示窗口,1992年10月落成开馆。展馆是一座雄伟的现代风格建筑,由序厅、主体大厅、高科技应用成果厅、分类 [[ 系统 ]] 专业技术厅几部分组成。中华航天博物馆坐落在北京中轴线 [[ 天安门 ]] 以南十多公里处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馆内现有展出面积1万多平方米。曾先后被命名为“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年科普教育基地”、“航天精神教育基地”等,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集体。
==馆藏文物==
中华航天博物馆坐落在 [[ 北京 ]] 中轴线天安门以南十多公里处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馆内现有展出面积1万多平方米。
中华航天博物馆是展示中国航天科技与成就的专业博物馆,是中国 [[ 航天 ]] 的对外宣传与展示窗口,曾先后被命名为“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年科普教育基地”、“航天精神教育基地”等,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 [[ 集体 ]] 。
中华航天博物馆共有三层展厅。一层和二层展厅为对外展厅,主要分为 [[ 运载火箭 ]] 、载人航天、 [[ 人造卫星 ]] 、月球探测、火箭发射演示、航天器、中国航天形象、航天集团综合简介、古代航天探测、国际合作与交流、未来航天展望等十多个展示区域。这些展区以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翔实珍贵的历史资料和丰富的实物与模型,以现代的展示手段生动的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华航天博物馆为广大航天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关注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的平台,从而能够激发参观者、特别是广大 [[ 青少年 ]] 朋友努力学习航天科学知识的热情和长大立志成才报国的决心。
“古代航天探索”部分以制做精巧的“浑仪”、“纪限仪”、“象限仪”等天文观测仪器模型及在古代战争中曾大显神威的“神火箭屏”、“一窝蜂”、“火龙出水”等古代“火箭”展品显示了我国古代 [[ 天文 ]] 探索的成就,表明了中国是火箭的故乡这一主题。
主体大厅内展示着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实物及模型,它们曾多次将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卫星区中排列着“风云一号”、“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二号”等10颗吕类卫星。大厅西部依次排放着运载火箭发动机系列,这是运载火箭的 [[ 心脏 ]] 。除此之外,在这里还可以领略到自天外归来的返回式卫星回收舱实物的勃勃英姿,欣赏到着名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发射澳星飞行全过程模拟演示的壮观场面。
展厅内古代的文明与现代的辉煌交相辉映,展览结尾,布展者独具匠心地模拟出一幅奇妙的月球仙境,在彩灯辉映下意趣盎然,使观众浮想联翩。沿扶梯而上,二层展厅展示了航天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层展厅介绍了各分类系统的专业 [[ 技术 ]] 。馆内还育设备齐全的学术报告厅,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自古以采,人类就向往 [[ 太空 ]] ,并为此做出过大量的探索。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遨游太空提供了可能性手段。航天博物馆更是以高科技手段展示人类航天历程、开展科普教育的良好场所。
==发展历史==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是经 [[ 国务院 ]] 批准,在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所属的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国有特大型独资企业,是国家授权的投资机构,由国务院直接管理。公司注册资金90亿元人民币。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航天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1999年6月,为更好地适应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的发展,根据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决议,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拥有5个大型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2个大型科研 [[ 生产 ]] 基地: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和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以及若干直属研究所、工厂、公司等,共130多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各地。共有职工1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1万人,包括1300多名研究员,21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拥有研制、发射地球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转道、太阳同步轨道载荷运载火箭的能力,并在低温高能燃料技术,火箭捆绑技术,一箭多星技术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拥有研制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科学实验卫星等 [[ 航天器 ]] 的能力,并在卫星回收技术、轨道控制技术、姿态控制技术等方面达到先进水平。在卫星应用系统、计算机及应用、 [[ 信息 ]] 、自动控制、系统集成等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和优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具有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和试验体系和技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机制,主要研制、生产、经营各类航天运载器、航天器、战略战术导弹以及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等航天产品;开发、生产、经营机械、电子、化工、通讯、 [[ 交通 ]] 、 [[ 计算机 ]] 、医疗等多种民用产品。同时开展招标采购、对外工程承包、技术咨询和劳务输出等业务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下属11个 [[ 研究所 ]] 、3个试制生产工厂,在美国、德国俄罗斯、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分布有经营网点。
经过40多年的发展,研究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运载火箭及再入航天飞行器研究、设计、生产基地,使中国的运载火箭鞍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华民族因此更加挺起了脊梁。 [[ 改革开放 ]] 以来,研究院开始进军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 国际贸易 ]] 、高科技产品开发和资本经营等已经成为研究院新的经济增长点。
研究院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培养放在战略高度。在取得“长征火箭”进入国际市场等辉煌成就的同时造就出十余位两院院士,二十几位型号总设计师,数十位国家级和省部级专家,以及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跨世纪 [[ 学术 ]] 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出副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数十名,司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几百名:近60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迎着知识经济的挑战,踏着新世幻的曙光,研究院必将积极适应现代人力资本运作规律,实施跨 [[ 世纪 ]] 人才战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