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文益

增加 15,99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知名作品 = 《宗门十规论》<br>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文益</big>''',(885年~958年),唐末五代高僧,俗姓鲁,浙江余杭人。号无相。中国禅教“法眼宗”的创始人。
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ref>[http://www.guoxuedashi.com/renwu/53447a/ 希觉 ]国学大师</ref>
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文益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主要作品 《宗门十规论》 主要成就 “法眼宗”创始人
== 参悟 ==<p style="text-indent:2em;">僧肇是鸠摩罗什的大弟子,深通于老庄哲学。为广开方便他的肇论融入了道家思想。他的整个思想体系是建立在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所谓的玄同上。同时,他也受到庄子齐物思想的影响而说:“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当石头读到了肇论的:“会万物为已者,其唯圣人乎”!不禁抚几而感叹的写下了:“圣人无已,靡所不已,法身无象,谁云自他。圆监灵照于<p style="text-indent:2em;">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二,孰云去来。至哉其语也”!法眼宗不像其他各宗的禅师,只要体验到自性,就可以直证真如;他除了不忽略内在的真人外,更要睁眼去看整个宇宙,以证入无极的境界。在他的眼中,宇宙万物都是绝对,都是自性。本宗的前导玄沙曾有一则轶事,可以证明这种看法。有一天,他正准备去和僧众讨论问题,等他走到讲堂上时,听见厅堂外面的燕子在吱吱喳喳的叫着,于是便说:“它们是多么深刻的了解实相,而善于讲说法要啊”!接着就走下了讲坛,好像已经说完了法似的。<p style="text-indent:2em;">这种主张万物能说法,并不是新奇的见解。惠能的弟子慧忠国师对此早就有很好的发挥。某次,有个和尚问他说:“古人曾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相信的人认变是不可思议。不知师父的意见如何”?<p style="text-indent:2em;">慧忠回答说:“这是普贤和文殊的境界,不是一般根智较浅的人所能信受的。这几句话与大乘最根本的思想契合,华严经中曾说:‘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那么翠竹既然离不了法界,岂不就是法身吗?又般若经中曾说:‘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然脱不了色象,岂不也就是般若吗?如果连这点深切的意思都不了解,其他的就不用谈了”。<p style="text-indent:2em;">这种差别为法眼宗所调和,而变成了它的主要特色。它不只是注重自性,更要超越了主客,直达玄妙的彼岸。勉强用文字来说明,这个彼岸,就像三界和万物从出的心。这个心是超越了主客,一多,同异,内外,普遍和特殊,本性和现象的。简言之,它是超越了所有相对性。因此这一宗的方法,自然是采取“否定”,和“无知”。== 法眼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为内心的神秘感所鞕策,使他南到福州去寻求禅师的指点。可是总得不到悟解。某次当他经过地藏院的时候,正好碰到大雪阻途,便停下来休息。正在烤火取暖时,该院的方丈罗汉桂琛便问他:“你去那里”?<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回答:“只是行脚罢了”。<p style="text-indent:2em;">罗汉又问:“什么是行脚”?<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回答:“不知”。<p style="text-indent:2em;">罗汉便富有深意的说:“不知最亲切”<p style="text-indent:2em;">雪停了后,法眼便向罗汉告辞,罗汉送他到门口并问:“你曾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现在请告诉我庭下的那块石头是在心内,或是在心外呢”?<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回答:“在心内”。<p style="text-indent:2em;">罗汉便说:“你这位行脚之人,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块大石头放在心中呢”?<p style="text-indent:2em;">这话把法眼说得窘极了,便放下行李,决心留下来,向罗汉讨教疑惑。每天他提出新见解时,罗汉都说:“佛法不是这样的”。<p style="text-indent:2em;">最后,法眼只得对罗汉说:“我已经辞穷理绝了”。<p style="text-indent:2em;">罗汉便说:“以佛法来论,一切都是现成的”。听了这话,法眼才恍然大悟。<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法眼做了方丈时,常对僧徒说:“实体本来是现成的,就在你们目前,可是却被你们变为句相之境,你们要想想怎样才能再转回原来的面目呢”?<p style="text-indent:2em;">虽然法眼非常博学,但他却反对僧徒只知死读书。因为道就在我们的眼前,只要直观便可以证得。思辩和推理都会蒙蔽我们的心眼。<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曾引证一位老禅师长庆的一句名偈:“万象之中独露身”。接着问长庆的学生子方是否了解,子方只是举起了拂尘,法眼便说:“你用这种方法怎么了解”?<p style="text-indent:2em;">子方反问:“那么你的看法呢”?<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也反问说:“请问什么是万象”?<p style="text-indent:2em;">子方回答:“古人不去挑拨万象”。<p style="text-indent:2em;">当眼很快的回答:“因为已经在万象之中独露了身,还谈什么拨与不拨呢”?至此,子方才豁然了悟。某次,有个和尚问:“要如何的披露自己,才能与道相合呢”!<p style="text-indent:2em;">显然问这话的和尚并没有做到披露自己与道相合,他的问题说明他仍然只是在游戏着道,而不是任道逍遥。法眼尖锐的反驳,点出了他的错误。可是他一直未悟,仍然问“当你的六识不知真理之理音时,又怎么办”?<p style="text-indent:2em;">显然他想把责任推给意识,但法眼并不为其蒙蔽而说:“那些都是你的一群家属罢了”。<p style="text-indent:2em;">这是说不能推卸责任。接着法眼指着他说:“你曾说六识不能知音,究竟是耳不能知,还是眼不能知?如果根本上有真理,怎能因六识不知,便说是无?古人曾说:‘离声色,着声色;离名字,著名字’。所以要修得无想天的境界,须经八万大劫的长时间,可是一旦堕落,仍然回到原来的无知和迷惑之地。这就是由于不知根本的真理的缘故”。<p style="text-indent:2em;">一旦具有这种真正的悟解,你看万物,不再是用肉眼,而是透过了真如之眼。这叫做法眼,或道眼。某次,他问僧徒们说:“眼沟不通,是因为被沙塞住了;可是道眼不通究竟是被什么塞住呢”?僧徒们都无话以对,他便自答说:“只是被眼所阻碍罢了”。<p style="text-indent:2em;">这并不是说我们的肉眼没有用。只要它们不塞住了道眼,却是非常有用的。在法眼的道眼中,只要我们把万物当一种方便或媒介来看,它们也自有其地位和作用,对于根本之真实来说,也自有其相对之真实。他认为菩提并非究竟,也只是为了方便而立的名词。换句话说在究竟之道上,是无所谓较高的阶段或境界的。某次,有个和尚问:“什么是最真实之地”?<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回答说:“如果是地的话,便没有最真实可言了”。<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是彻头彻尾的形上实在论者,也是彻头彻尾的经验实在论者。他的形上实在论是由于他强调根本之道是超越了相对性的。他的经验实在论是在于他以作用论性。例如有人问:“什么是古佛的心”?<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是会流出慈悲喜舍来的”。<p style="text-indent:2em;">有人问:“什么是真正之道”?<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第一希望教你去行,第二也希望教你去行”。<p style="text-indent:2em;">有人问:“据说十方圣贤都加入此宗,请问什么是此宗”?<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十方圣贤都加入的就是此宗”。<p style="text-indent:2em;">虽然法眼非常博学,精通传统的典籍。但他却不是书本知识的奴隶。他认为书本的知识只是我们心灵磨坊所需的杀而已。他常引证古人的话,但由他的口中说出,都变成了他自己的东西。他决不会把手段当作目的,这个目的是把听众引向他们自己,引向那个超越言语观念的常道。随时随地他都指示学生注意“这里”,和“现在”。有个学生问他:“什么是古佛”。<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现在就很好嘛”!<p style="text-indent:2em;">这是说根本之道和你之间没有间隔。另一位和尚问他:“十二时中要怎样修持”?<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步步踏实”。<p style="text-indent:2em;">有人问:“什么是诸佛的玄旨”?<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是你也有的”。<p style="text-indent:2em;">又有一次,有个和尚问他说:“我不问你那个指,而是要问真正的月”?<p style="text-indent:2em;">他反问说:“你所不问的那个指,又是指的什么呢”?<p style="text-indent:2em;">这时另一个和尚问:“我不问月,而是问那个指是什么”?<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月”。<p style="text-indent:2em;">对方抗议说:“我问指,你为什么答月呢”?<p style="text-indent:2em;">他回答:“就是因为你问指啊”!<p style="text-indent:2em;">换句话说,月像宇宙中的万物,而其所指的乃是最高的玄妙。庄子也曾说过:“天地一指也”。法眼在做南京清凉寺的方丈时,曾和南唐主李璟甚善,一天,当他们谈完后,便一起出去看花,法眼因李璟之邀,做了一首诗说:“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p style="text-indent:2em;">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法眼不仅是位哲人,学者,而且是位诗人,其中第二句是模仿杜甫的名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p style="text-indent:2em;">从技巧上来说,法眼的诗并没有什么地方值得推许的。而且我们不禁会奇怪他那阵阵的哀思,似乎失去了像南泉,赵州和云门等人的那种快乐自由的心情。难道花儿真的凋谢了吗?难道玄沙所听到的燕子不再吱喳的叫了吗?难道马祖看到的一群野鸭真的飞去了吗?难道法眼未曾悟到“日日是好日”?难道他是南泉所谓的梦里看花者吗?笔者对这些质问的回答是:诗并不能说明他思想的深度,而是他针对这位尊贵的学生所下的剂症之乐。其实,法眼是以善于接引学生著名的,可以表现出他内在的境界:“幽鸟语如篁,柳摇金线长,云归山谷静,风送杏花香,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p style="text-indent:2em;">这首美丽的诗,透出了天机自发的永恒之音,可以使法眼与陶渊明,王给等诗人并驾济驱。<p style="text-indent:2em;">事实上,法眼是一位神秘论者,不过他的神秘不是在于自然和宇宙的不可知;而是在于其生生不已。虽然他对华严的造诣颇深,尤其精于六相的原理和解释,但他却不认为现象界和实体界是同一的,因为实体是离一切相的。在他眼中实体是空的,他和学生永明道潜的一段对话中便特别说明了这点。鞭次他问道潜曾看什么经,道潜告诉他曾看华严经,于是他便说:“总、别、同、异、成、坏等六相,在华严经中是属于那个部门”?<p style="text-indent:2em;">道潜回答说:“是在该经的十地品中,照理说:出世和世间的一切法都具有六相”。<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又问:“空是否还有六相呢”?<p style="text-indent:2em;">这话问得道潜懵然不知所对。接着法眼又说:“如果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告诉你”。<p style="text-indent:2em;">道潜便依照他的话问:“空是否也具有六相呢”?<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立刻回答说:“是空”。<p style="text-indent:2em;">听了这话,道潜恍然大悟。高兴得不禁雀跃,向法眼行礼道谢。于是法眼又问:“你是怎样了解”?<p style="text-indent:2em;">道潜立刻回答说:“空”。<p style="text-indent:2em;">法眼便大为赞许。<p style="text-indent:2em;">后来法眼死于公元958年,后李璟曾追谥他为“大法眼禅师”,题他的塔为“无相”。<p style="text-indent:2em;">在法眼的学生中,天台德韶(公元891-972年)最为杰出。在这里,我们无法详细介绍他的言教,只能举出他在通玄峰的庙中作方丈时所写的一首偈子:“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p style="text-indent:2em;">据说这首偈子赢得了法眼的赞美。但依靠笔者看,也许这偈子正答覆了法眼的老师罗汉所提出石和心的问题。显然石头决不会在人的心中,或眼中;但也决不会在人心之外,离开了这个世界。== 传承 ==<p style="text-indent:2em;">和德韶同样重要的永明延寿,他是中国有数的佛学作家之一。他是一位极有思索和组织能力的天才,他的《宗镜录》有一百卷,是一部阐发禅理的不朽杰作。事实上。他的思想是折衷的,他为了烘托禅理,而从各方面去吸取精华。虽然他的书对于解释一般佛学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对于禅宗来说,却有点弄巧成拙。禅宗是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号召的,可是结果却产生了这样冗长的论说:“实在是一大讽刺。虽然,这并不是禅宗的致命伤,但加速了法眼宗的衰微,延寿却难辞其咎。禅的精神是反对系统化,和折衷主义的;而延寿的作法正好是这两者的代表。其实,延寿是热心于把禅宗和净土宗结合在一起,正如近人所谓:把念佛,读经,求签,和禅定融于一炉。但这个悲剧乃是当禅宗和这些修习及仪戒结合之后,便失去了它的独立精神,不再是它自己了。不过不可否认的这种结合却使净土宗更有活力。<p style="text-indent:2em;">虽然如此,但我们却不能说延寿没有一点禅味。他的许多对话和诗偈,却显示他具有禅师的特质。读者可以从下面这首偈子中看出:“欲识永明旨,门前一湖水;日照光明至,风来波浪起”。这是多么朴素而动人的画面啊!其中的悟境又是多么的幽深啊!这是静思的时候,也是活跃的时候,但在一切时中,又只是一池湖水罢了。<p style="text-indent:2em;">延寿是属于法眼宗的第三代,在他之后,还传了两代。第三四代的时候,出现了好几位禅师,法眼宗的精神仍然在他们的血脉中流动。在这里,笔者只难介绍两位。一位是杭州洪寿,他是由于突然听到柴薪落地声音而悟道的。为此他写了一首偈子,说出了他心中的悟境。而这首偈子也正是法眼宗思想的典型。笔者不准备在此熬述,因为在本章之末引证了朱子(公元一一三零至一二零零)的一段话中,曾提到这首偈子。== 作品==
《题法云寺双桧》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代:文益 <p style="text-indent:2em;"> 谢郎双桧绿于云,昏晓浓阴色未分。 <p style="text-indent:2em;"> 若并亳宫仙鹿迹,定知高峭不如君。 <p style="text-indent:2em;"> 睹木平和尚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代:文益 <p style="text-indent:2em;"> 木平山里人,貌古年复少。相看陌路同,论心秋月皎。 <p style="text-indent:2em;"> 怀衲线非蚕,助歌声有鸟。城阙今日来,一讴曾已晓。 <p style="text-indent:2em;"> 《金屑眼中翳》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代:文益 <p style="text-indent:2em;">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p style="text-indent:2em;"> 《赠华山游人》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代:文益 <p style="text-indent:2em;"> 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巅。 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p style="text-indent:2em;"> 古诗《与琳法师》 <p style="text-indent:2em;"> 唐代:文益 <p style="text-indent:2em;">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 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材。[[File: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img1.imgtn.bdimg.com/it/u=3896661590,2283053013&fm=15&gp=0.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word=%E5%AE%97%E9%97%A8%E5%8D%81%E8%A7%84%E8%AE%BA%E3%80%8B&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 来自明星网]]]
[[File<p style="text-indent:20160929211939793.jpg|缩略图|center|[http2em;">女冠子·碧桃红杏<p style="text-indent://img1.imgtn.bdimg.com/it/u2em;">唐代:文益<p style=3896661590,2283053013&fm"text-indent:2em;">碧桃红杏,迟日媚笼光影,綵霞深。香暖熏莺语,风清引鹤音。<p style=15&gp"text-indent:2em;">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应共吹箫侣,暗相寻。<p style=0.jpg 原图链接] [http"text-indent://image.baidu.com/search/index?word=%E5%AE%97%E9%97%A8%E5%8D%81%E8%A7%84%E8%AE%BA%E3%80%8B&ct=201326592&cl=2&nc=1&lm2em;">隋堤词·尝忆江都大业秋<p style="text-1&stindent:2em;">唐代:文益<p style="tex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nt:2em;">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p style=index&pv=&z=0&ie=utf"text-8 来自明星网]]]indent:2em;">伤心一觉兴亡梦,堤柳无情识世愁。
女冠子·碧桃红杏
唐代:文益
碧桃红杏,迟日媚笼光影,綵霞深。香暖熏莺语,风清引鹤音。
翠鬟冠玉叶,霓袖捧瑶琴。应共吹箫侣,暗相寻。
隋堤词·尝忆江都大业秋
唐代:文益
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
伤心一觉兴亡梦,堤柳无情识世愁。
《宗门十规论》
== 参考文献==
2,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