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七里港镇

增加 3,34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七里港镇 </big> '''
|-
| [[File:2960751119.jpg|缩略图|居中|[ https://dili.chazidian.com/uploadfile/dili/baike/2017/05/22/2960751119.jpg 原图链接][ https://dili.chazidian.com/baike-2585/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中文名 :七里港镇
所属地区:浙江省乐清市
|}
 
'''七里港镇'''位于瓯江口北岸,域内建设有七里港区集装箱码头、中央储备粮库。全镇面积7.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捕捞队,总人口2.43万人。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财政收入9047.20万元,增长8.80%,[[农民]]人均纯收入8860元,增长6.5%,列[[中国]]经济千强镇第420位。<ref>[https://dili.chazidian.com/baike-2585/ 七里港镇介绍(附图)], </ref>
 
=历史沿革=
七里港镇原名慎江镇;原隶属于柳市区慎江乡,是柳市十八社之一。
 
1989年撤乡设镇;1993年柳市区十八乡镇合并为八镇,慎江镇辖地不变,直属[[乐清市]]。官方仍划属于柳市片区,柳市八镇之一。
 
国父[[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以磐石卫(今磐石镇)为中心建设港口。但在现实中磐石镇与永嘉相近,是交界地带,位置太偏。在乐清市的版图中,瓯江北口分属柳市区的磐石镇、三山乡、慎江镇、黄华镇(从西到东)。故提出四乡镇联合打造港区,因七里村位于四乡镇的中央,故称七里港区(外界有人把七里港镇误以七里港区,其实七里港镇是一个镇,七里港区是四个乡镇,正式名称应该是"七里-港区"以七里为中心的港区)。也是这个缘故,慎江镇于1994年改称七里港镇。
 
七里港镇西面原与同区三山乡交界,1993年三山乡并入白象镇。
 
=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进行,2006年完成了育英路北段拓建工程,投资46万元,拆除了慎江老陡闸,进行了七里港区二期工程、中央直属储备粮库等重点工程和温州市七里港边防检查站、港航七里管理站等项目的建设。城管和环卫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交通秩序和卫生环境得到改观,全镇已有13个村参与村庄环境整治,5个村被评为[[温州市]]村庄整治合格村,两个村通过了温州市文明小康建设示范村和浙江省文明小康建设示范村考核。
|}=经济建设=七里港的开发是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七里港区一期工程自开工以来,已建成长289米、宽40米码头大道和4条开发式栈桥,构筑成1.5万吨码头海上大平台,集装箱仓储工地区已实施软土基处理。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港区的设想,基本已变为现实。
''' 港区的开发带动了 七里港 镇'''位于瓯江口北岸 经济的发展 域内建设有七里港区集装箱码头 初步形成船舶修造、[[煤矿机械]]、工艺美术、低压电器 中央储备粮库。全镇面积7.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个捕捞队,总人口2.43万人。2006年,全镇 水产品加 等主导产 总产值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财政收入9047.20万元,增长8.80%,农民人均纯收入8860元,增长6.5%,列中国经济千强镇第420位 <ref>[ (附图)], </ref>
2006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6.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35%,[[财政]]收入9047.20万元,增长8.80%,[[农民]]人均纯收入8860元,增长6.5%,列全国经济千强镇第420位。
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242亿元,比上年增长5%,出口创汇2亿元,增长130%,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3家,其中亿元以上5家。农业和农村工作稳步发展。建立了镇农业经济信息站,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农业机械化综合指数达95%,良种覆盖率达96%,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步推进,面积达2174亩。投资190余万元完成了河道疏浚工程。村财务账由镇代理工作进一步完善。200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第三产业有新的发展,商贸、餐饮、信息、中介服务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视频==
{{#ev:youku| XNTY5Nzg5OTEy |640|center|<big> 浙江乐清市七里港镇曹田前村端午龙舟 </big>|frame}}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3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