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世光

增加 566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王世光 - | 圖像 = [[File:王世光0.jpg|缩略图|左|[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3/03/30/8ac42855f2cb472088ed2fccb892bd6a.JPG 原圖鏈結][http://news.cri.cn/gb/1321/2013/03/22/5791s4062265.htm 来自华语广播网图片]]]| 出生日期 = 1941年| 逝世时间 =| 出生地点 = 山东青岛| 國籍 = 中国| 職業 = 作曲家 | 免费编辑 修改义项 原因 =| 所属类别 : 知名作品 = 文化人物|政治人物《[[长江之歌]]》</br>《[[第一百个新娘]]》</br>《[[善缘来住]]》</br>}} '''[[ 王世光 ]]''' 男,山东青岛人,祖籍山东历城。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镕。
1976年任中央歌剧院驻团作曲家, 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在他手中曾诞生过歌曲《长江之歌》、歌剧《第一百个新娘》和《马可·波罗》等众多蜚声中国乐坛的作品。王世光少年时代即尝试歌曲创作并获奖,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曾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13年。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ref>[https://baike.so.com/doc/10042183-10535237.html 个人简历网 ] </ref>
==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王世光 国籍 中国 出生地山东青岛  出生日期1941年 职业作曲家 目录1人物生平2丰富经验3艺术特色4主要作品5个人荣誉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虽然是中学时代开始尝试歌曲创作,初高中教育并不是在艺术院校附中--而是在普通中学完成的,所上的学校直到现在还是山东省的重点中学。这样的教育经历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并且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偏科、知识框架相对比较全面,而且形成了逻辑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大学期间,老师不是手把手地教你,很多知识要靠自学。中学时代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在这个阶段发挥了它的作用,使我在自学时视野更开阔,会去自觉补充、涉猎其他专业比如美学、文学、美术等方面的知识,并寻找它们与我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念大学的时候,西单有很多旧书店,中央音乐学院离西单很近,我经常会去那里淘旧书,中外文学、历史、美学……事实上,艺术创造绝非单纯的技艺,艺术工作者更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他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他艺术表达的质量与水平。在我们所熟知的作曲大师中,有许多是一边学习音乐,一边到大学里去攻读哲学、历史甚至自然科学的。所以我觉得,对还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不能因为自己学习的是艺术专业就对自己放松要求,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尽可能利用课外时间多涉猎其他门类的知识,并将这种学习习惯长久的保持下去,对将来一定会大有裨益。
== 折叠编辑本段 丰富经验==
第一,对于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步入工作岗位后,如何尽快融入社会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眼光要放得长远,摆正位置和心态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养成团队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更好地协调自己与周围的关系。单位的事业靠一种合力,一个人的懈怠往往会造成集体的重大损失,但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并不懂得这一点。在参与集体性排练、演出时不够积极,时常处于矛盾和焦虑中,急于站在舞台的中心……这些都是年轻人经常会出现的问题。看似已经超出艺术教育的范畴,但这其实是一个艺德问题,也是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艺术事业理解深度的问题。艺德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在学校期间就应该逐渐培养,步入社会后更要不断加强,它直接关系着一个人未来的艺术发展前途,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和回报的人是永远无法成才的。第二,就是就业后的再深造问题。过去对出国留学的规定是很严格的,但在我任职期间,年轻人只要考取,我就一定会尽力支持他们深造,因为机会实在难得。我们所从事的是一个国际性很强的行业,想要保持世界级水平,就一定要先了解世界,国外的音乐演出交流相对较多,对年轻人来说,无论是提高技艺还是开阔眼界,都是很有好处的。从短期来看,这些年轻人走出去,在国外学习、拿奖,可以提高国际知名度,为国争光;从长远来看,当他们学成归来,回国任教,对国内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一件好事。
== 折叠编辑本段 艺术特色==
坚持是最重要的。艺术创造仅凭灵感是不够的,必须要坚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艺术感觉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技艺熟练的基础之上,而技艺若想熟练,必须不断学习、训练和创作实践。天分、阅历、底蕴……所有这些都要依靠坚持不懈的创作才能最终凝结在一起。在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的期间,我也创作过一些作品,但是繁杂的公务常使我不能够全情投入。不担任院长的职务后,开始专心作曲,但状态的转换很艰难,也很痛苦,感觉自己好像已经不会作曲了,不知该从哪里下笔,写了撕、撕了写,就这样整整一年,才慢慢调整过来。这中间如果我放弃了,就不会有后来的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长江交响曲》……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能随时为自己的懈怠找到充分的理由,但艺术创造是不能允许任何懈怠的,唯有坚持,才能使艺术工作者长期保持创作状态和创作思维,才能及时捕捉灵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
[[File:王世光10.jpg|缩略图|左|[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13/03/30/1fde084e4ad64acfbf664c9b3431e23b.jpg 原圖鏈結][http://news.cri.cn/gb/1321/2013/03/22/5791s4062265.htm 来自华语广播网图片]]]== 折叠编辑本段 主要作品==
歌剧《第一百个新娘》、《结婚奏鸣曲》、《马可·波罗》、《山林之梦》等5部(均由中央歌剧院首演),民族管弦乐组曲《善缘来住》,民族管弦乐与声乐组曲《牧心》,三重协奏曲《愚顽乐》,交响清唱剧《霜降之歌》(2002年在台湾首演)、交响清唱剧《花严之歌》(2003年在台湾首演)、交响清唱剧《梦在九次元狂想与月光默剧》等,此外还创作有歌曲、管弦乐曲、电视音乐(如《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等若干,其中歌曲《长江之歌》广为流传。
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这是一部单乐章钢琴协奏曲,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作。作者以歌曲《松花江上》(张寒晖1937年创作)为主题写成了引子和结尾,除此之外,则是按照奏鸣曲式的结构方法,由主部、副部两个主题及其展开和再现构成。整个乐曲的结构比较自由,体现了作者的激情涌动、浮想联翩,--对过去悲壮历史的追思,对今天艰苦奋斗的体味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折叠编辑本段 个人荣誉==
王世光于1988年11月至2006年担任中央歌剧院院长;
2015年6月18日,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八届顾问。
== 视频 == 词条标签: 作曲家王世光-放歌长江{{#iDisplay:i0829h4iffs|480|360|qq}}== 人物参考资料 =={{reflist}}
2,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