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杨毅

增加 5,06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艺人| 姓名 = 杨毅 | 类型 = 男演员| 图片 = [[File:1dbc0005be874089878c.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pstatp.com/large/1dbc0005be874089878c 原圖鏈接][https://www.toutiao.com/i6414246986119119361/来自萌话篮球]]] | birth_place = 中國| 民族 = 汉族 | 籍贯 = 北京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 and age|1977|11|29}}| 职业 = 体坛周报篮球部主任 | 语言 = | 教育程度 = | 母校 = 上海体育学院 | 代表作 = 《笑侃NBA》 <br/>《姚明传》 <br/> | 活跃年代 = | 经纪公司 = | 网站 = }} '''杨毅'''(YangYi),1977年11月29日出生于北京,现任《[[体坛周报]]》副总编、篮球部主任,《[[篮球先锋报]]》副总编辑,并担任中央电视台篮球解说顾问。杨毅是唯一一个曾经全部亲自采访中国三大中锋王治郅、巴特尔、姚明进入NBA的记者,也是第一个陪伴姚明在休斯敦开始NBA征程的记者,也是中国最早深入报道NBA的一群人,他的风格以独到幽默著称,著有《笑侃NBA》《姚明传》。 == 人物经历 ==1989年,12岁的杨毅代表北京小学生队参加了全 国足球比赛,并获得了全国第三名。任守门员位置的杨毅希望能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由于手小的原因,难以达到职业水准,父母希望他能好好念书。于是他弃了当职业运动员的想法,开始专心念书。 *1994年,从小希望成为一名驻外记者的杨毅在上高三的时候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提前招生,但招生办的老师说,出于"综合考虑"考试成绩排名第二的杨毅并没有被录取。 *1997年,杨毅进入了《北京青年报》,成为了一名篮球记者。 *1997年,上海八运会首次采访姚明,在后来的采访中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结下友谊。 *1999年,采访了在日本福冈举办的亚洲男篮锦标赛。 *2000年9月,采访悉尼奥运会。 *2001年6月,采访NBA总决赛。同年9月,采访在上海举办的亚洲男篮锦标赛。 *2002年2月,采访费城举办的NBA全明星赛;同一个月在盐湖城冬奥会, 杨毅第一次采访冰雪项目,目睹了大杨扬冲破冬奥中国第一金。 *2002年3月,采访NBA小牛队常规赛,成为第三位前往达拉斯采访王治郅的中国记者。同时,采访巴特尔加盟NBA丹佛掘金队,并在现场见证两位中国球员巴特尔和王治郅在赛场上相遇。 *2002年6月,在纽约采访NBA选秀大会,成为第一位采访NBA选秀大会的中国记者。 *2002年8月,采访了印第安纳世界男篮锦标赛。 *2002年9月,采访江苏世界女篮锦标赛。 *2002年10月至11月,杨毅成为唯一全程跟踪采访姚明加入NBA第一个月的中国文字记者。 *2003年9月,采访哈尔滨亚洲男篮锦标赛。 *2004年2月,采访在洛杉矶举办的NBA全明星赛。 *2004年4月,采访了姚明的第一次NBA季后赛之旅。 *2004年8月,采访雅典奥运会,在雅典奥运会结束之后,杨毅离开《北京青年报》,与苏群、孟晓琦创建《篮球先锋报》,任副总编。 *2005年,采访多哈亚洲男篮锦标赛。 *2006年,采访在日本举行的男篮世锦赛和在巴西举行的女篮锦标赛。 *2011年,与腾讯网合作推出视频长篇评书《姚明传》。评书讲述了姚明从出生到退役之间的故事。内容以杨毅自己曾经看到的、文章中写过的或者从没有在文章当中、在解说当中透露过的故事,抽丝剥茧讲述出来。并赋予了自己的见解与评论[1] 。 *2012年3月23日,杨毅的首部NBA专著《笑侃NBA》出版发行。该书通过评书式的讲解方式和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讲述了NBA球星和教练的诸多趣闻逸事和职业生涯的成长经历,所涉及的球星包括科比·布莱恩特、姚明、特雷西·麦克格雷迪、阿伦·艾弗森、沙奎尔·奥尼尔等近20人[2] 。 *2012年8月1日,杨毅第二部专著《姚明传》出版图书[9] 。 *2014年5月23日,与姚明做客中国传媒大学,参加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主办的"体育精神与体育传媒"交流活动[3] 。 *2014年8月27日,腾讯网节目《理想时间》走进清华大学,杨毅做为本期演讲者,用他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讲述了为何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2016年8月17日,杨毅与百度智能机器人"度秘",上演同台PK解说奥运男篮1/4决赛澳大利亚队对阵立陶宛队的比赛。 == 人物评价 == 杨毅一贯以幽默机智,表达清晰,立场客观公正,观点犀利透彻,一针见血的解说深受海内外篮球迷的喜爱[8] 。而他所著的《姚明传》,不仅是一部姚明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一部中国篮球的历史,同时更是一部NBA发展演进的历史。他个人的这种宏大的视角和多重的角度,组成了这本书真实、厚重、起伏、跌宕的乐章。(凤凰网评[9] ) == 参考资料 ==
61,20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