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

增加 229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jpeg|有框|右|<big></big>[http://p1.itc.cn/images01/20201012/3713f6446409415b903bab554f7ee2a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24117353_57110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聊城市傅斯年陈列馆'''1993年[[聊城市]]政府决定成立“傅斯年陈列馆”,1994年程思远副委员长专门为傅斯年陈列馆寄来了题词:“傅公高风亮节,足为后世楷模”。[[季羡林]]先生 <ref>[http://news.sohu.com/20090711/n265149262.shtml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生平介绍],搜狐,2009-07-11</ref> 为傅斯年陈列馆题写了匾额。
==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年),字孟真,聊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中国现代史上着名的史学家。1919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年底公费赴英国留学,曾在伦敦大学学习历史、数学和实验心理学,后又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曾任中山大学教授、中文及历史系主任,代理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对历史学、[[考古学]] <ref>[https://www.sohu.com/a/435511151_120207621 考古学的定义],搜狐,2020-11-30</ref> 、语言学、教育学等造诣精深、贡献巨大,被誉为学术界的“通才”。傅斯年先生曾为国共两党和谈积奔走。1945年4月,毛主席提出的把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人士的拥护和响应,同年7月,傅斯年,褚辅成、黄炎培等6人以民主人士身份到延安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共领导人进行了会谈。无论作为学者,还是作为社会活动家,傅斯年先生在中国现代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1950年1月,傅斯年先生就任于台湾大学校长,12月20日,患脑溢血病逝于台湾,时年55岁。
==影响==
789,0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