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威廉姆·艾斯科·莫尔纳尔

增加 5,70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REDIRECT [[威廉·莫尔纳尔]]
{{NoteTA|1=zh-hant:艾力克;zh-hans:埃里克|2=zh-hans:莫尔纳尔;zh-hans:莫纳|3=zh-hans:赫尔;zh-hans:黑尔}}
{{Infobox person
| name = 威廉·艾斯科·莫尔纳尔 <br>William Esco Moerner
| image = [[File: William_Moerner.jpeg |缩略图|center|300px|[http://wemedia.ifeng.com/11545640/wemedia.shtml 圖片來源:莫尔纳尔教授围绕着“激情、兴趣”和学生们交流人生感悟 ] ]]
| birth_date = {{Birth date and age|1953|06|24}}
| birth_place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普莱森顿]]
| residence = [[美国]]
| citizenship =
| nationality = [[美国]]
| 研究領域 = [[化学]]、[[应用物理学]]、[[生物物理学]]
| 机构 = [[斯坦福大学]]
| alma_mater = [[康乃爾大學]]、[[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 known_for = [[单分子光谱]] 和 [[荧光光谱]]
| awards = [[沃尔夫化学奖]](2008)<br> 欧文·朗缪尔奖(Irving Langmuir Award)(2009)<br> 彼得·德拜獎(Peter Debye Award)(2013)<br> [[诺贝尔化学奖]] (2014)
}}
 
'''威廉·艾斯科·莫尔纳尔'''({{lang-en|'''William Esco Moerner'''}};{{bd|1953年6月24日}}),[[化学家]]。
* [[单分子光谱]]和[[荧光光谱]]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哈利·S·莫什讲座教授(Harry S. Mosher Professor)。
 
* 2014年,因「研制出[[超分辨率螢光顯微镜]]」,與[[艾力克·貝齊格]]、[[斯特凡·赫尔]]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ref name="Nobel_Chem_2014_En">[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2014/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14]</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4_Ch1">[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0/304841.shtm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4_Ch2">[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59705.html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ref><ref name="Nobel_Chem_2014_Ch3">[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KQH.htm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ref>。
 
==''' 主要研究成就'''<ref name="Nobel_Chem_2014_Ch3"/>==
* [[威廉·莫尔纳尔]]在1997年進行[[綠螢光]][[蛋白突變種]]的研究。
** 他發現可利用特定[[波長]]的[[雷射光]],使這種突變種的[[綠螢光]][[蛋白]]在[[螢光活化態]]和[[非活化態]]間轉換。也就是說,利用[[雷射]]可控制[[綠螢光蛋白]]是否發光。
** 在1990年末期至2000年初期,[[單分子光譜]]大量運用在研究[[生物系統]]上,加上[[螢光]][[蛋白質]]的快速開發(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科學家]]對[[分子生物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例如單一[[蛋白質]]在[[奈米]]尺度的運動方式及距離,然而[[繞射]]極限的問題始終未獲解決。
 
* 所謂條條道路通羅馬...
** [[威廉·莫尔纳尔]] 與 [[艾力克·貝齊格]]發展出的[[超解析度顯微術]]是利用[[單分子]]技術,[[德國]] 的 [[斯特凡·赫尔]] 則是用[[受激發射損耗顯微術]](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STED)microscopy)來獲得[[超解析度]]影像。
 
==荣誉==
莫尔纳尔获得不少荣誉,包括<ref name="APS-W. E. Moerner">{{cite web|url=http://www.aps.org/programs/honors/prizes/prizerecipient.cfm?name=W.E.%20Moerner&year=2009 |title=2009 Irving Langmuir Prize in Chemical Physics Recipient |publisher=APS(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美国物理学会)|language=en}}</ref>:
* 1984年:罗杰·I·威尔金斯全美杰出年轻电气工程师奖(Roger I. Wilkinson National Outstanding Young Electrical Engineer Award)
* 2001年:美国物理学会厄尔勒·K·普利勒奖(Earle K. Plyler Prize)
* [[美国物理学会]]会士(Fellow)
* [[美国光学会]]会士
* [[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
* [[美国文理科学院|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 200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2008年:[[以色列]][[沃尔夫奖]]化学奖<ref name="Wolf-W. E. Moerner">{{cite web|url=http://www.wolffund.org.il/cat.asp?id=15&cat_title=CHEMISTRY |title=THE 2008 WOLF FOUNDATION PRIZE IN CHEMISTRY |publisher=Wolf Foundation (沃尔夫基金会) |language=en |deadurl=yes }}</ref>
* 2009年:欧文·朗缪尔化学物理学奖(Irving Langmuir Prize in Chemical Physics)<ref name="APS-W. E. Moerner"/>
*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原因'''<ref name="Nobel_Chem_2014_En"/><ref name="Nobel_Chem_2014_Ch1"/><ref name="Nobel_Chem_2014_Ch2"/><ref name="Nobel_Chem_2014_Ch3"/>==
* 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霍華德修斯醫學研究所]]的 [[艾力克·貝齊格]](Robert Eric Betzig)、[[史丹福大學]]的 [[威廉·莫尔纳尔]](William E. Moerner)和 [[德國]][[馬克斯普郎克研究所]]的 [[斯特凡·赫尔]](Stefan W. Hell)共同獲得。
** 他們的主要貢獻在於[[超解析度螢光顯微術]]的開發。3位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運用不同的原理分別發展出[[超解析度]][[螢光顯微術]],解決了一百多年來困擾科學家在使用光學顯微鏡時,因光學繞射極限而無法清楚看到[[奈米]]尺度影像的問題。
** 利用[[超解析度螢光顯微術]],[[科學家]]已可清楚觀察到單一[[蛋白質]][[分子]]在活[[細胞]]中的行為,並為治療[[神經]][[退化疾病]] 如 [[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氏症]]、[[杭亭頓氏症]]等疾病帶來一線曙光。
 
== '''視頻''' ==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O63wDDHr4
|alignment=inline
|dimensions=412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 '''美、德三名科學家分享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
 
==参考資料==
{{reflist}}
1,69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