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00
次編輯
變更
外滩街道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 外滩街道</big> '''
|-
| [[File:14889503270.00220400.1143 android.jpg|缩略图|居中|[ https://cdn.moji002.com/images/simgs/2017/03/08/14889503270.00220400.1143_android.jpg 原图链接][ http://tianqi.moji.com/liveview/picture/73040440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外滩街道'''位于 [[ 黄浦江 ]] 、苏州河交汇处,东起黄浦江;西至 [[ 福建 ]] 中路、汉口路、 [[ 湖北 ]] 路、 [[ 福州 ]] 路、 [[ 福建 ]] 中路、 [[ 延安 ]] 东路、 [[ 西藏 ]] 南路;南至淮海东路、人民路、新开河路;北至苏州河。辖区面积2.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5平方公里,下设17个居民委员会。<ref>[ (附图)], </ref>
=地理环境=
外滩街道,是上海黄浦区下属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外滩社区(街道)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东北部,东临黄浦江;南至新开河北路、人民路、淮海东路;西至西藏中路折延安东路、福建中路;北达苏州河,地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居民64986人(2010年)。
=社区建设=
外滩是中共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60%以上的市局机关设在街道境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也都设在这里。有上海市牙防中心、黄浦区中心医院、黄浦区推拿门诊部、黄浦区牙病防治所及四川南路地段医院、北京东路地段医院,还有街道所属的[[四川]]南路图书馆、北京东路图书馆、四川南路少儿图书馆、[[北京]]东路少儿图书馆,和文化中心1所,街道办有福利工厂、[[养老院]]各1所。外滩街道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潜心打造"平安、健康、服务、文化、阳光"五大社区,努力提高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积极营造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达标工程正在兴建之中。如今的外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生活更为方便快捷,居民安居乐业。
=历史人文=
外滩的地理位置优越,既可经吴淞江直抵太湖周围的鱼米之乡,又能溯长江深入中国腹地。开埠后原设[[广州]]、[[香港]]、[[澳门]]、南洋等地的洋行纷至沓来,先后在外滩租地造屋,开设[[银行]]、[[洋行]]等。随着城市经济和建筑技术风格的发展,从南苏州路到延安东路的外滩建筑经过3次大规模的改建,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形成独特的格局。它们一般都体量较大、用料考究、装饰丰富、施工地道,在建筑规模、空间布局、结构技术与建筑风格上大都反映了当时西方同类建筑的水平。它们面向黄浦江,高低错落有致,形成十分丰富的天际线。
自英法先后划定租界后,就在外滩一带开洋行、设领事馆、筑道路、建码头,并逐渐由东向西发展。到19世纪中期,已形成今道路格局。街道有北濒吴淞江,东临黄浦江的优越地理位置,又是江海关所在地,外商货船都在这里装卸,逐渐形成为外商进出口货物集散地。上海解放初期,外滩街道经过一系列社会改革和整顿,社会面貌不断更新。1958年街道开始组织家庭妇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至1960年街道组织起一批里弄生产加工组、居民食堂、托儿所等集体事业,部分单位逐步发展为街道工厂。1984年5月,划归区集体事业管理局。1979年,大批知识青年按政策返沪,街道创办合作社,开设各类店、站。1984年下半年,又兴办起街道工商企业,开办福利工厂,为地区内伤残、弱智人提供服务社会、自食其力的机会。1992年街道企业扩大规模,经营电讯器材、电子元件、机电五金、建筑五金、化学试剂、化工原料、服装等,一批建于三四十年代的老式里弄建筑,在解放后不断得到改建。河南中路北京东路口的兴仁里、如意里已被改建成由6层新式公房组成的里弄,其中兴仁里改建后连年被评为市级优美新村。
==视频==
{{#ev:youku| XNDYyODY0ODcyNA |640|center|<big> 打卡上海步行街外滩的美食街,经济实惠又美味</big>|frame}}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