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石曼卿

增加 2,08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石延年.jpeg|thumb|right| [http://diglweb.zjlib.cn:8081/zjtsg/mingren/cypicgl.jsp?page=123&channelid=91693 原圖鏈結] [http://diglweb.zjlib.cn 來自「浙江图书馆」] ]]
[[File:石延年2.jpg|thumb|right| [http://diglweb.zjlib.cn:8081/zjtsg/mingren/cypicgl.jsp?page=123&channelid=91693 原圖鏈結] [http://diglweb.zjlib.cn 來自「浙江图书馆」] ]]
'''石延年'''(西元994~1041年)字曼卿,又字安仁,南京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人。北宋文學家與書法家,善書法,尤工詩,著有《石曼卿詩集》傳世。
石延年於[[宋真宗]]年間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遷大理寺丞,官至秘閣校理、太子中允。 [[宋仁宗]]康定二年(西元1041年),卒於京師開封,得年四十八歲。
==能詩能畫 三豪之一==
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後晉把幽州送給契丹,他的祖父就率領全族人向南方轉移,留居在宋城。石延年的為人放縱不拘,崇尚氣節,讀書通大義,作文章勁健有力。對詩最擅長而且還善於繪畫。他屢次考進士,都不中。真宗錄用三舉的進士者以為三班奉職,延年起先恥不就,後經張知白勸說而就職<ref name="脫脫倪其心2004">{{cite book|author1=脫脫|author2=倪其心|title=宋史|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n_xVAAAAYAAJ|year=2004|publisher=漢語大詞典出版社}}</ref>。   北宋文學家[[石介]]以石延年之詩、[[歐陽修]]之文、[[杜默]]之歌稱為「三豪」。 石曼卿亦擅长书法,[[范仲淹]]称赞为“体兼颜柳”:“曼卿工书,笔画遒劲,体兼颜柳。”“诗成多自写,笔法颜与虞,往往落人间,藏之比明珠。”就连后来的大文豪[[苏东坡]]也由衷叹道:“曼卿大字,越大越奇!”石曼卿书法上的造诣和声望,由此可见一斑。范仲淹的这个说法,是用颜柳书法特别是真书所具备的艺术特征来评价和称赞石曼卿的书法的.同时也说明石书与颜柳的书风有某些相似之处.同时代的欧阳修也曾说, '曼卿之书,笔画遒劲,体兼颜柳. "周必大说得更具体更直接:"叟卿大书宛类簾鲁公,行草绝似柳诚悬<ref>{{cite book|title=中国书画报|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NohEAAAAMAAJ|year=1988|publisher=Zhongguo shu hua bao she}}</ref>“ 北宋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六月十七日,范仲淹(字希文)、石延年(号葆光)、韩琦(字稚圭)、宋祁(字子京)、赵宗道(字子渊)、郑戬(字天休)、王嗥(字子融)、张之白之嗣子(字子思)、赵良规(字伯垂)、王质(字子野)等十五名文人学士,聚集于河北钜鹿魏介(字介之)宅中北轩宴饮,为将要出守嘉兴的叶清臣(字道卿)饯行,饮至酣畅时,由以诗文和书法著称于世的石延年提笔,书就了一篇名垂千古的书法佳作。 这就是刊刻于龙隐岩石壁正中的石延年《饯叶道卿题名》(见插图)。题名全文为:『长城葆光,高平希文、师古,颍川天经,太原子融、子野,陈留商叟,天水元甫、子渊,荥阳天修,清河子思,昌黎稚圭,广平予京,河东伯垂,饯南阳道卿出守嘉兴,于钜鹿介之北轩。明道二年六月十七日曼卿书。』 石刻高111厘米、宽150厘米。这篇字径为11厘米的真书大字,自然雄逸,沉着端重,气度不凡。 
==知己者众 發文纪念==
石延年死後26年,他的老朋友歐陽修專門作了《祭石曼卿文》,這篇祭文寫得低回纏綿而又淒清超逸,表現了友誼的誠摯和思念的深沈。筆意馳騁,變化自如,是同類抒情散文中的佳作。除了歐陽修,还有許多文友懷念他,發文紀念他。例如,[[蘇舜欽]]的《哭曼卿》<ref name="张海鸥2007">{{cite book|author=张海鸥|title=北宋诗学|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eapMAQAAIAAJ|year=2007|publisher=河南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091-356-0}}</ref>、[[梅堯臣]]的《吊石曼卿》、[[蔡襄]]的《哭石曼卿》等。
==借飲酒避世情==
 
石延年借飲酒逃避世情,是[[李太白]]一類人物。其好飲酒,大約因一生坎坷之故,先"累舉進士不中",後因"坐與諷〈範諷)善,落職通判海州。"又曾上書朝廷,"請為二邊之備",亦不用。因宋代重文輕武的大氣候,石延年一生空有奇才,英雄無用武之地,借酒消愁,終年僅四十餘歲。其作《三佛榜》,按《宣和書譜》載, "初,沿汴而東,系舟泗水龜山下,佛祠釋子以題殿榜為請,乃為劇飲,卷氈濡墨作方丈字,一掃而成,人以為絕筆。<ref>{{cite book|title=碑林集刊|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ujZLAQAAIAAJ|year=2005|publisher=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ref>"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