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惲壽平

增加 2,26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s://baike.sogou.com/v216539.htm?fromTitle=%E6%81%BD%E5%AF%BF%E5%B9%B3 搜狗百科] 惲壽平,初名格,字壽平。出生: 1633 年,中國常州市武進區逝世: 1690 年代表作品: 《甌香館集》 百度百科父母: 惲珠(外) 祖父/母: 惲毓秀子女: Yun Bing
﹝Yun Shou Ping﹞﹝1633 ~ 1690﹞
  惲壽平,初名格,字壽平。 惲壽平家原本是常州的大族,他的祖輩大多是明朝的官員,後來清軍南下,惲壽平的父親惲日初便參加抗清的行列,在戰亂之中 ,父子失散了,後來雖然戲劇性的重逢,但因為有這段經歷,惲壽平終身不步上仕途,並專心在書畫藝事上。惲壽平在畫史上以花卉著稱,稱為「常州派」。最擅長 牡丹 , , 鳥是 { 清朝 } 著名 { 畫家 }。|thumb|[[File:牡丹惲壽平.jpg|无框|左|人物春秋]]=文史=別號雲溪外史、甌香散人,江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清六家之一。晚年居城東,號東園草衣、東園客,後遷白雲渡,又號白雲外史。惲氏是武進世家大族,父親惲日初為崇禎六年(1633年)副榜貢生,拜著名理學家劉宗周為師,成為「東南理學之宗」,名震江南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history/x3vz6gg.html講究風格的、能感動人的繪畫作品,往往令觀者「一見鍾情」,清代花鳥畫大師惲壽平所畫的沒骨畫就是其中翹楚。 中國的繪畫中有一種很特別的畫法,所謂的「沒骨法」。一般傳統工筆畫,是先以線條勾勒物體的輪廓,而後敷色填彩;「沒骨法」則是以蘸了顏料的毛筆直接揮灑,把對象物的形體、塊面結構大筆描繪出來。這兩種不同的技法各顯其能,也各譜不同的美學路徑。 畫得好的沒骨花鳥畫會產生一種「澄淨潤澤」、「清新典雅」的靈秀感。因為它能予人這種正向的感受,所以當完美的「沒骨花鳥畫」橫空出世時,立刻就能擄獲許許多多人的心。[http://www.epochtimes.com/b5/18/5/5/n10364195.htm 大紀元文化網] 沒骨花鳥畫法源自於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一種繪畫技法「凹凸花」。「沒骨」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曾記載徐煕的後人徐崇嗣作花卉「不用墨筆,筆以彩色圖之」,說的就是「沒骨法」。[http://www.epochtimes.com/b5/18/5/5/n10364422.htm 大紀元文化網]=外部連結=*[https://www.npm.gov.tw/exh99/flower/ch_02.html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ch/yunshouping/yunshouping.htm 視覺術養學習網]=新聞報導=[https://kknews.cc/zh-tw/history/x3vz6gg.html 每日頭條 淡而有奇的惲壽平 清六家之一]
2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