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945
次編輯
變更
巴义慈
,'''巴义慈'''(意大利语:Alberto Papa,1935年11月27日-2020年10月31日),[[意大利]]方济会神父,长年在[[台湾]]桃园市复兴区泰雅族部落传教,并研究、教导泰雅族语,主张泰雅族有文字。
基督教发展史上,耶稣为首的犹太新兴教派人数并不多,所以要发展下去必须建立一个有组织的团体。耶稣为自己挑选了十二个使徒<ref>[https://www.sohu.com/a/202729677_604477 耶稣的十二个门徒都叫什么名字],搜狐,2017-11-07</ref>,象征自古以色列以来的十二部族<ref>[https://www.sohu.com/a/485711978_120457779 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是什么?],搜狐,2021-08-25</ref>。这十二个人替耶稣向民众宣传教义。
==简介==
巴义慈出生于1935年11月27日。兄弟姊妹七人中,排第五的他小时身体不好常腹痛,有生命危险,于是他母亲天天祈祷,恢复健康后,他立誓当神父。1963年,他奉梵蒂冈教会指派,跟随总主教蓝泽民和石德神父从意大利至台湾。
巴义慈是以复兴乡(今复兴区)三民天主堂为据点,在泰雅族各部落宣扬教义。当时复兴乡没有交通工具,从三民村到各会堂及传教站全都依走路,到最远的爷亨部落得从凌晨四时出门,爬山涉水,到晚上六点时才会到,因太过艰辛,他一度想放弃,直至后来有了交通工具,也曾因为太过辛劳在开车时发生[[车祸]],但认为是圣方济精神和福传的使命,支持他勇往直前没有放弃。
巴义慈虽事前已学两年汉语,但到了原民部落后,发现泰雅族老人只会说泰雅语和日语,因此开始学泰雅语。在学习泰雅语过程中,他意外发现该该语中有“书”(Biru)的语汇,还有多达廿五个关于“写”的用法,包括“我写”、“我刚才写了”、“让我来写”、“我将写”、“不要写”等各种“时态”的用法,他认为,若是泰雅族没有文字的话,要如何有“写”、又怎么会有“书”?
巴义慈又搜集不少传统泰雅布匹,发现花纹\、/、V,居然是分别代表数字一到三,引起他泰雅是否曾有文字的好奇。深入探访泰雅族长老时,长一辈的人告诉他,“Biru”字除书的意思之外,也被用来指泰雅传统纺织品上的花纹和图案,而这些花纹正是记录一件与他们族人[[生活]]有关的事。曾一位住在复兴乡三民村十八邻的泰雅老人向巴神父表示,织品上的花纹正是泰雅文字,并指出,这样的织品样式有十种之多。另一位住在罗浮村的老妇说明,虽然她自己不会读那些“字”,但她小时听[[母亲]]读过,母亲不但会绣,也会熟练地读。长老们并指出,从前有一位住在霞云村、名叫Amuibagah的妇女,是村中最有经验最会绣织花纹的泰雅妇人,她不需要看着样本或图型,也能把以往的历史事迹用绣织的花纹记录出来,像她这些会纺织用花纹“写”下历史的人,被称为“懂事或聪明的妇女”(KnerilBale),而不会纺织“文字”者则被称为智力较低的女人(Putut)。族人说,从前祖先就是事情织在布上记录下来,成为现在泰雅文字仅存的“遗迹”。
巴义慈认为在天主的国度中,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期盼泰雅族人能因文字的发现,建立起族群的尊严和信心,不再以自己的文化语言为耻。
对泰雅文字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学者陈茂泰认为,台湾原住民各族应无文字,各族仅为符号阶段。他表示,按照人类心智发展的轨迹来看,符号累积至相当程度,应会有文字产生,但也会面临如何流传的现实问题,以目前仍有部分泰雅族的老人会的结绳纪事,及早期原住民也多以竹子构筑[[生活]]所需[[工程]],绳子所传达的讯息和竹子可能留下的生活符号,都容易因其材质易腐而无法久远流传,且另一问题是没有文字使用的空间和频率,缺乏能延续的条件。
去世
2020年10月31日,巴义慈于家乡莱切去世。次月8日,驻教廷大使李世明亲自开车七百余公里去哀吊,发现其房间桌上摆满巴神父在台湾的照片,从为教友证婚、庆生、出生洗礼、团体活动合影照片,还有泰雅图腾。为代表台湾永念巴神父的贡献,驻教廷大使馆特别制作印有泰雅族图样的蜡烛,连同中华[[民国]]与教廷的国旗徽章,一起放在其墓碑前。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基督教发展史上,耶稣为首的犹太新兴教派人数并不多,所以要发展下去必须建立一个有组织的团体。耶稣为自己挑选了十二个使徒<ref>[https://www.sohu.com/a/202729677_604477 耶稣的十二个门徒都叫什么名字],搜狐,2017-11-07</ref>,象征自古以色列以来的十二部族<ref>[https://www.sohu.com/a/485711978_120457779 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是什么?],搜狐,2021-08-25</ref>。这十二个人替耶稣向民众宣传教义。
==简介==
巴义慈出生于1935年11月27日。兄弟姊妹七人中,排第五的他小时身体不好常腹痛,有生命危险,于是他母亲天天祈祷,恢复健康后,他立誓当神父。1963年,他奉梵蒂冈教会指派,跟随总主教蓝泽民和石德神父从意大利至台湾。
巴义慈是以复兴乡(今复兴区)三民天主堂为据点,在泰雅族各部落宣扬教义。当时复兴乡没有交通工具,从三民村到各会堂及传教站全都依走路,到最远的爷亨部落得从凌晨四时出门,爬山涉水,到晚上六点时才会到,因太过艰辛,他一度想放弃,直至后来有了交通工具,也曾因为太过辛劳在开车时发生[[车祸]],但认为是圣方济精神和福传的使命,支持他勇往直前没有放弃。
巴义慈虽事前已学两年汉语,但到了原民部落后,发现泰雅族老人只会说泰雅语和日语,因此开始学泰雅语。在学习泰雅语过程中,他意外发现该该语中有“书”(Biru)的语汇,还有多达廿五个关于“写”的用法,包括“我写”、“我刚才写了”、“让我来写”、“我将写”、“不要写”等各种“时态”的用法,他认为,若是泰雅族没有文字的话,要如何有“写”、又怎么会有“书”?
巴义慈又搜集不少传统泰雅布匹,发现花纹\、/、V,居然是分别代表数字一到三,引起他泰雅是否曾有文字的好奇。深入探访泰雅族长老时,长一辈的人告诉他,“Biru”字除书的意思之外,也被用来指泰雅传统纺织品上的花纹和图案,而这些花纹正是记录一件与他们族人[[生活]]有关的事。曾一位住在复兴乡三民村十八邻的泰雅老人向巴神父表示,织品上的花纹正是泰雅文字,并指出,这样的织品样式有十种之多。另一位住在罗浮村的老妇说明,虽然她自己不会读那些“字”,但她小时听[[母亲]]读过,母亲不但会绣,也会熟练地读。长老们并指出,从前有一位住在霞云村、名叫Amuibagah的妇女,是村中最有经验最会绣织花纹的泰雅妇人,她不需要看着样本或图型,也能把以往的历史事迹用绣织的花纹记录出来,像她这些会纺织用花纹“写”下历史的人,被称为“懂事或聪明的妇女”(KnerilBale),而不会纺织“文字”者则被称为智力较低的女人(Putut)。族人说,从前祖先就是事情织在布上记录下来,成为现在泰雅文字仅存的“遗迹”。
巴义慈认为在天主的国度中,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期盼泰雅族人能因文字的发现,建立起族群的尊严和信心,不再以自己的文化语言为耻。
对泰雅文字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学者陈茂泰认为,台湾原住民各族应无文字,各族仅为符号阶段。他表示,按照人类心智发展的轨迹来看,符号累积至相当程度,应会有文字产生,但也会面临如何流传的现实问题,以目前仍有部分泰雅族的老人会的结绳纪事,及早期原住民也多以竹子构筑[[生活]]所需[[工程]],绳子所传达的讯息和竹子可能留下的生活符号,都容易因其材质易腐而无法久远流传,且另一问题是没有文字使用的空间和频率,缺乏能延续的条件。
去世
2020年10月31日,巴义慈于家乡莱切去世。次月8日,驻教廷大使李世明亲自开车七百余公里去哀吊,发现其房间桌上摆满巴神父在台湾的照片,从为教友证婚、庆生、出生洗礼、团体活动合影照片,还有泰雅图腾。为代表台湾永念巴神父的贡献,驻教廷大使馆特别制作印有泰雅族图样的蜡烛,连同中华[[民国]]与教廷的国旗徽章,一起放在其墓碑前。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