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庭筠

增加 1,87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庭筠]]({{bd|1151||1202|}})''',字子端,号黄华老人,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书法和绘画都学 [[ 米芾 ]] ,重视笔墨趣味,不愿为成法所拘,善作枯木竹石。在[[苏轼]]和[[文同]]之后,把这一画科推向了新的境界,使画面和诗文的联系更密切,发展了文人画派,对后来学者影响极大。
==代表作品==
'''《幽竹枯楂图》'''。
 
王庭筠善詩文,以七言長詩造語奇險見稱。[[元好問]]《中州集》稱讚他“詩文有師法,高出時輩之右”,又在《黃華墓碑》中說他“暮年詩律深嚴,七言長篇尤以險韻爲工”。其內容大多以閒適爲主,除少數篇章抒發了一些宦途波折的苦悶情緒外,極少接觸現實題材。這較典型地代表了大定、明昌間金代詩壇脫離現實的風氣。其存詩近30首,存詞10多首,被元好問收入《中州集》及《中州樂府》。 書畫,山水師[[任詢]](字君謨),其書法和枯木竹石學米芾,重視筆墨情趣,不爲成法所囿,上逼古人。與[[黨懷英]]、[[趙渢]]、[[趙秉文]]俱以書法成名家,其畫與詩文緊密結合,發展了文人畫派,對後世影響甚大。傳世作品《幽竹枯槎圖》卷,絹本,墨筆,卷末王庭筠以大行書題識曰:“黃華山真隱,一行涉世,便覺俗狀可憎,時拈禿筆作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現藏日本京都藤井齊成會。明李日華《六硯齋三筆》說:“庭筠書法沉頓雄快,與南宋諸老各行南北,元初,子山諸人不及也。”金國元好問認爲:庭筠書法雖有北方胡羯末的雄悍之氣,卻也風流蘊藉。元袁櫵說:“黃華老人悉祖寶章,故其大氣超軼抗衡。”後人對其書法評論是很高的。 著有《王翰林文集》40卷、《黃華集》、《藂辨》10卷等,但多散佚於金末衰亂之世。存世墨跡有《幽竹枯槎圖題辭》,碑刻有《博州重修廟學記》、《重修蜀先主廟碑》等。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東北文獻史學家[[金毓黻]]編著的王氏《黃華集》,收錄其文章詩詞,並編撰《年譜》傳於世。<ref>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authors/414/ancient_author_infos/982</ref>
== 參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内容待查]]
[[Category: #待校稿]]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1]]
[[Category: #纯文字内容2]]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