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孙家洲

移除 12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孙家洲.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baike.ssl.qhmsgso.com/t01090da0cc087d956e.jpg 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13060&sid=754796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13060-754796.html 来自360图片]]]| 图像说明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生日期 = 1955年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 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育科研工作者
}}
'''孙家洲''',男,汉族, [[ 山东 ]] 人,1955年生。[[中国人民大学 ]] 历史学院[[教授]]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享受 [[ 国务院 ]] 特殊津贴专家。[[ 汉唐史研究中心]] 主任,兼任[[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 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
== 个人履历 ==
1978 -- 1982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
1978 -- 1982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 1982 -- 1985 年在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师从[[ 郑昌淦]] 先生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1994 -- 1995 年间曾经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日本进行为期一年的专题研究。
== 研究方向 ==
孙家洲为先秦秦汉史<ref>[http://lsxy.ruc.edu.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5&id=228 教师风采-孙家洲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网 2013-10-02</ref> 、思想文化史。 已经发表史学论文六十余篇。参加了多部古籍的今译和整理工作。主持并完成了国家[[ 哲学社会科学]] 基金课题《汉代地域文化与社会风俗研究》;目前正在参与 国家" 211 工程"子 课题 "汉唐'大一统'政治文化研究"课题、" 985 工程" 子 课题 "中国[[古代的国家]]统治与社会管理"的研究与写作。今后几年内拟在秦汉法律文化的研究方面继续进行探索。
[[File:孙家洲2.jpg|缩略图|left|350px|frame|[http://inews.guanchasouthcn.cncom/newscommunity/content/2015/-09/22/20150922092829379content_133380222.jpg!wap.jpg ​​原图链接] [httpshtm <img src="http://mnews.guanchasouthcn.cncom/Educationcommunity/2015_09_22_335130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50922/0023248155c6176bba5756.shtml jpg" alt="" style="right;width:400px;" title="圖片 來自 观察者APP]]南方网"> ]<br>
[http://news.southcn.com/community/content/2015-09/22/content_133380222.htm <img src="http://news.southcn.com/community/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4/20150922/0023248155c6176bba5756.jpg" alt="" style="right;width:400px;" title="圖片來自南方网"> ]<br>
<br>
<br>
<br>
== 重点著述 ==
主要著述有:《韩信评传》、《命运与性格的对话--再品〈史记〉的人物、故实、思想》、《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主编)、《秦汉法律文化研究》(合著)、《刘邦与汉初三杰》、《秦汉法律文化研究》、《史说心语》、《居延敦煌汉简出土遗址实地考察论文集》(主编)。发表史学论文八十余篇。
== 主讲课程 ==
本科生:1、[[ 中国古代史]] 2、中国通史
研究生:1 、先秦秦汉史研究 2、中国古代[[ 断代史]] 研究
== 科研立项 ==
|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
|《岁月河山》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8 月
|-----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合著||[[ 重庆出版社]]|| 1991 年 6 月
|-----
|《[[韩信]]评传》独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 月
|-----
|《[[ 中国历朝行政管理]] 》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 月
|-----
|《命运与性格的对话》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7 月
|-----
|《[[ 中国社会生活史]] 》合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
|-----
|《两汉政治文化窥要》独著||[[ 泰山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
|-----
|《[[ 历史学习精要]] 》合著,第二署名人||[[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年 1 月
|-----
|《[[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合著,第二署名人||岳麓出版社|| 2003 年 3 月
|-----
|《宏观中国史--衰世篇》合著,第一署名人||[[ 大象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
|-----
|《插图本中国思想史--秦汉卷》独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
|-----
|}
=== 论文 ===
*《试论战国秦汉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独著,《[[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 1986 年 1 期
*《先秦诸子论"[[ 汤武革命]]"》,独著,《[[ 社会科学研究]] 》, 1987 年 1 期
*《先秦儒家与法家"忠孝"伦理思想述评》,独著,《[[ 贵州社会科学]] 》, 1987 年 4 期
*《"正统"之争与"正统史观"》,独著,《[[ 争鸣]] 》, 1988 年 2 期
*《浅谈汉代人事制度的合理性因素》,独著,《[[ 社会科学战线]] 》, 1988 年 2 期
*《楚汉"复封建"述论》,独著,《贵州社会科学》, 1990 年 6 期
*《天子· 霸主·诸侯--春秋霸政研究》,独著,《贵州社会科学》, 1993 年 2 期
*《西汉纵横家探论》,合著,第一作者,《[[ 中国史研究]] 》, 1993 年 2 期
*《廷议制度赘言》,独著,《社会科学战线》 1993 年 3 期
*《论河洛古俗对东周秦汉社会风貌的影响》,合著,第一作者,《中州学刊》, 1994 年 3 期
*《秦汉祭天礼仪与儒家文化》,独著,《[[ 孔子研究]] 》, 1994 年 2 期
*《汉代民俗与巫风初探》,独著,《[[ 世界宗教研究]] 》, 1994 年 4 期
*《汉代巫术巫风探幽》,独著,《社会科学战线》, 1994 年 5 期
*《巫术盛行与汉代社会》,独著,(日本)《[[ 古代文化]] 》 47 卷第 8 号( 1995 年 8 月)
*《谷永政论及其"党附王氏"评议》,独著,《贵州社会科学》, 1996 年 6 期
*《汉代"应验[["谶言]] 例释》,独著,《[[ 中国哲学史]] 》, 1997 年 2 期
*《汉儒"移风易俗"理论的构架及其影响》,合著,第一作者,《中州学刊》, 1997 年 4 期
*《西汉"矫制"考论》,合著,第一作者,《中国史研究》, 1998 年 1 期
*《论汉代的"区域"概念》,独著,《[[ 北京社会科学]] 》, 1999 年 2 期
*《对汉代选官考试制度相关问题的再探讨》,合著,第一作者,《中国考试史专题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7 月
[[File:孙家洲2.jpg|缩略图|left|350px|frame|[http://i.guancha.cn/news/2015/09/22/20150922092829379.jpg!wap.jpg ​​原图链接] [https://m.guancha.cn/Education/2015_09_22_335130.shtml 來自观察者APP]]]*《从历史轨迹看"以史为鉴"的得失》,独著,《[[ 史学月刊]] 》 2001 年 1 期
*《 李衡眉 先生学述》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1 年 2 期
*《论秦汉时期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 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年 4 期
*《论"华夏本文观"与汉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独著,《秦汉史论从第八辑》,[[ 云南大学出版 社]] 2001 社2001 年 9 月
*《西汉安全战略进攻与防御的大讨论》,合作,第一署名人《[[ 中国军事科学]] 》 2002 年 2 期
*《从张家山汉简看汉初的"矫制"立法》,独著,《[[ 光明日报]] 》 2002 年 9 月 24 日
*《汉代齐地尚巫之风考实》, 独著, 《[[ 文史哲]] 》 2003 年第 3 期
*《再论"矫制"》, 独著, 《[[ 南都学坛]] 》 2003 年第 4 期
*《论中国古代的盛衰巨变》, 独著, 《光明日报》 2003 年 6 月 24 日
*《论中国古代的盛衰巨变》, 独著, 《[[ 新华文摘]] 》 2003 年第 10 期全文转载
*《战国秦汉齐地风俗智诈说》, 独著, 《光明日报》 2003 年 8 月 19 日
*《[[ 游侠]] 与政治》, 独著, 《寻根》 2003 年 4 期
*《汉代的"布衣"意识》,独著, 《光明日报》 2003 年 10 月 21 日
*《"俗儒"批判的历史解读》,独著,《光明日报》 2004 年 2 月 17 日。
*《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 合著,第一署名人,《[[ 河北学刊]] 》 2004 年第 4 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K21 , 2004 , 6 期
*《汉武帝"盛世"之累:"诽谤"之法与思想专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4 年 9 月 14 日
=== 古籍今译 ===
*《[[ 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 》,合作,改革出版社, 1991 年 10 月
*《白话续资治通鉴》,合作,中华书局, 1993 年 8 月
2015年9月21日19时许,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郝相赫用实名微博发布致歉信,并恳求孙家洲继续做其老师。孙家洲教授称已看到学生道歉,称其态度比以前好得多、是良好的转变。<ref>[http://news.163.com/15/0923/06/B467KT6400011229.html 人大博导回应学生恳请容留:写了回应 校方不愿发 ] 网易新闻 2015-09-23 </ref>
== 参考 资料 来来源 =={{reflist}}  [[Category:教授]][[Category:历史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