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讨信

增加 1,44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回:“因此小弟不能勾再进大牢里来[[看望]]兄长,只在得康节级家里讨信。”明·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我做媒婆甚[[艰辛]],[[寻趁]];有个新郎要求亲,最紧;咱们只得便忙奔,讨信。”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你下次若来讨信,不要早了,约莫申牌时分,有客没客,老身把个[[实信]]与你。”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七回:“话说沈大脚问定了王太太的话,回家向丈夫说了。次日,归姑爷来讨信。” <ref>[施耐庵.《水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379页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ref>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后日[[起更]]以后,你来讨信,早了我不[[得闲]]。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337612/33b081mNR_ruRupwYJNdyfogbGhqwqaAFIipTGHaeijjYy7mAIwXoUndVA1ISIDfxVs2XXJ_5albob3feHxFdrOmsNOZ3WPSGAMm_prs70Cumc1aBzpUfAdqdYsfexlwoPoLcOGyeZgtXoqXp3v160sq3Jt3Uj8smr-gNMZNPnQAUW0aDGsS2c0D9P3MZtfG-wIA .百度汉语,引用日期2019-07-17] </ref>
 
==示例==
【[[齐桓公]]信守盟约】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他是一个非常守信用的人。他曾经多次与诸侯订立盟约,即使是订立了不利于自己的[[盟约]],他也能遵守,因而在诸侯中的威信很高,被拥护为霸主。有一次,齐桓公出兵讨伐[[鲁国]],把鲁军打得大败,鲁庄公不得不提出献邑求和,齐桓公同意了,齐鲁两国就在柯地会盟。这时,曹沫突然用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他退回被侵占的鲁地。齐桓公迫不得已,只好同意。曹沫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齐桓公真有点后悔,而[[管仲]]则从大处考虑,劝他说,如果背信,则失信于诸侯。最后,齐桓公终于将侵占的鲁地归还鲁国。诸侯们听到这事,都认为齐桓公言而有信,能遵守盟约,都愿意归附齐国。齐桓公成为[[霸主]]后,有一次,山戎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立刻起兵把山戎驱逐到孤竹这个地方。燕庄公十分感激齐国的救援,热情地把齐桓公直送到齐国的境界。齐桓公说:“我不是天子,诸侯相送不能出国界,这是规矩,我不能对燕国无礼。你把我送到这里,这里就是你的境地。”于是,就把这块本来属于齐国的土地割让给了[[燕国]]。诸侯们听说这件事后,都赞扬齐桓公救人又遵礼,对齐桓公更加钦佩了。
==视频==
8,9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