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伯特蘭‧羅素

增加 9,418 位元組, 5 年前
扩内容,图片,视频,内链接
{{Infobox person|姓名 = 伯特蘭 · 羅素(|類型 = |圖片 = [[File:吴.jpg|缩略图|center|[http://y2.ifengimg.com/haina/2014_24/6aa0f8d059e0b70.jpg 原圖鏈結][http://ifengimg.com/#tag 来自凤凰图片]]] |本名 = Bertrand Russel) Arthur William Russell|外文名 = |外文 = |羅馬拼音 = | 文名 = |暱稱 = |其他藝名 = 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 籍 = 英國|民族 = |籍貫 =|出生日期 = {{birth_date_and_age|1968|9|5}}|出生地點 = 英國威爾士|逝世日期 = |逝世地點 = |職業 = 哲学家<br>数学家<br>逻辑学家<br>历史学家<br>文学家|語言 = |教育程度 = 剑桥大学|宗教信仰 =|配偶 = |兒女 = |父母 = |音樂類型 = |演奏樂器 = |出道地點 = |出道作 = |出道日期 = |代表作 = [[《西方哲学史》]]<br>[[《哲学问题》]]<br>[[《心的分析》]]<br>[[《物的分析》]]|活躍年代 = |唱片公司 = |經紀公司 = |網站 = |相關團體 = |獎項 = 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伯特蘭·羅素(全名: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5月18日-1970年2月2日)第三代羅素伯爵,是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 哲學家、數學家和邏輯學家 之一,同時也是活躍的政治活動家,並致力於哲學的大眾化、普及化。無數人將羅素視為這個時代的先知,而與此同時羅素的許多政治立場卻又是十分有爭議性的。<ref>[https://wiki.mbalib.com/zh-tw/伯特兰·罗素 伯特蘭·羅素簡介] 智库百科</ref> ==暮年之恋<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807/288157.html 最多情数学家—伯特兰·罗素 与第四任妻子的暮年之恋] 趣历史网,2018-07-16</ref>==[[File:伊迪丝.jpg|缩略图|left|250px|frame|[http://i.qulishi.com/static/2018/a/5b4c387f5a7aa 伊迪丝·芬奇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807/288157.html 來自趣历史]]] 1950年那年,罗素获得了[[诺贝尔]]颁发的文学奖,并且在去哥伦比亚大学讲学时重逢了昔日旧友,并迅速诞生了爱情的火花。 1952年12月78岁的罗素与52岁的[[伊迪丝·芬奇]]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罗素自1925年就认识了伊迪丝,曾经和罗素的第一个夫人艾丽丝都是朋友,罗素沉浸在这次婚姻中,浑然忘记了自己是已经近80岁高龄的老人,两人经常沿着[[泰晤士河]],在公园里,在周末的伦敦城里做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散步,罗素在自传中说:“我们不仅十分相爱,而且同样重要的是,我们逐渐认识到我们的品味和感情非常投合,我们的兴趣也基本上一致,伊迪丝没有数学或哲学方面的知识,有些她懂的东西我却一无所知。……这种满意感似乎无限地增长,成为一种持久而又稳固的幸福……” 1952年他们一起去了[[希腊]],1953年他们一同在苏格兰度过三个星期,1954年两人一同去巴黎旅游……这些时光在罗素的自传里充满了幸福的怀念。这时的罗素也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反正在罗素人生的最后20年里,他的花边新闻很难找到 了。罗素买下了里士满公园附近的一座大房子,底下两层给儿子一家,最上面的一层是伊迪丝,下面一层是罗素住,罗素的身体这时已经老化,没有伊迪丝的照顾早就魂归故里了。 可见罗素在跟伊迪丝的这20年间,人老了心也终于归于安静了,伊迪丝照顾罗素直到他去世,这段婚姻带给晚年的罗素很大幸福,1970年罗素走完了他的传奇般的98年岁月,8年后伊迪丝也追随他而去。 ==名人爷爷==[[File:约翰罗素2.jpg|缩略图|right|250px|frame|[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29/Img442705742.jpg 约翰罗素 原图链接] [http://history.sohu.com/20160329/n442705741.shtml 來自搜狐历史]]] 伯特兰·罗素的爷爷[[约翰·罗素]]([[John Russell]]),曾经在1846年至1852年,与1865年至1866年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是英国自由党的先驱之一。他作为首相的名气,并不如[[帕莫斯顿]]和[[格拉斯顿]]那么大,但确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议会改革和社会改革的重要推手。他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得到的关注也就更少,但其中体现了他对政治的理念。如果要解读这位小个子首相的执政生涯,“自由”与“变革”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羅素的哲學思想與貢獻<ref>[https://wiki.mbalib.com/zh-tw/伯特兰·罗素 伯特蘭·羅素簡介] 智库百科</ref>== 羅素最早對數學產生興趣,然後才逐漸轉向哲學方面,因此他在數學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建樹。在數理邏輯方面,羅素提出了羅素悖論 羅素在1900年便認識到,數學是邏輯學的一部分。 1910年,他和他的老師阿弗烈·諾夫·懷海德一起發表了三捲本的 [[《數學原理》]],在其中對這一概念做了初步的系統整理。 哲學上羅素最大的貢獻是和G.E.摩爾、[[弗里德里希·路德維希·戈特洛布·弗雷格]]([[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維特根斯坦和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一起創立了分析哲學,此外他還在認識論、形而上學、倫理學、政治哲學和哲學史方面做出過貢獻。在劍橋大學時羅素信奉唯心主義和新黑格爾主義,但是在1898年在摩爾的影響下羅素放棄了唯心主義,轉而研究現實主義,並很快成為“新現實主義”的倡導者。羅素此後始終強調現代邏輯學和科學的重要性,批判唯心論。 羅素的分析哲學由此誕生:通過將哲學問題轉化為邏輯符號,哲學家們就能夠更容易地推導出結果,而不會被不夠嚴謹的語言所誤導。羅素認為哲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不同只是在於其研究的方向(哲學研究更廣泛的內容),但他們的研究方法應該是相同的。哲學和數學一樣,通過應用邏輯學的方法就可以獲得確定的答案,而哲學家的工作就是發現一種能夠解釋世界本質的一種理想的邏輯語言。但是羅素的努力被[[哥德爾]]不完備定理證明是徒勞的。 在倫理學和道德方面,羅素持的是開放態度,認為過多的道德束縛是人類不幸的根源,道德不應限制人類本能的快樂,因此提倡試婚、離婚從簡和節育等,認為未婚男女在雙方都願意的情況下發生性關係並非是不道德的行為,這種觀點使他在美國遭到激烈抗議,最終還導致他失去了紐約城市大學的教授職務。在教育方面羅素認為學生的言行舉止不應受到約束與限制,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他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於1927年一起創立了一所試驗學校。 ==羅素的和平運動== 羅素是一名和平主義者,他曾反對英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因此被罰款並喪失了三一學院的教職。 1918年他還因反戰活動而判刑6個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他曾支持過綏靖政策,但是後來又支持與納粹德國作戰,因為他意識到[[希特勒]]必須被消滅,否則將給人類文明帶來災難。羅素始終認為,任何戰爭都是罪惡的,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戰爭是在很多種罪惡中較輕的一種。 羅素曾經說:“我絕不會為了我的信仰而獻身,因為我可能是錯的”。這句話體現了費邊社成員的性格:費邊主義者就是懷疑主義者,不僅懷疑權威,而且也懷疑自己原有的看法,他們主張不斷的以現實觀照理論,不斷辯論,不斷修正對社會的認識。 1948年11月20日,在對威斯敏斯特學校學生的一篇演說中,羅素驚人地指出,美國應該先發制人,發動預防性戰爭,用核武器徹底摧毀蘇聯,因為這樣的後果要比蘇聯研製出核武器後爆發核戰爭好得多。但是之後羅素改變了看法,認為核武器裁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並從此致力於核裁軍運動。 1954年氫彈爆破成功,羅素進一步意識到核武器將可能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1954年4月,羅素髮表了著名的《羅素—愛因斯坦宣言》,“號召世界各政府體會並公開宣佈它們的目的不能發展成世界大戰,而我們號召它們,因此在解決它們之間的任何爭執應該用和平手段”。除了[[愛因斯坦]]在臨終前簽字外,[[湯川秀樹]]和[[萊納斯·鮑林]]等多位科學家都在宣言上簽字。 1961年,89歲高齡的羅素參與一個核裁軍的游行後被拘禁了7天。他反對越南戰爭,和[[讓-保羅·薩特]]一起於1967年5月成立了一個民間法庭(後來稱為 “羅素法庭”),揭露美國的戰爭罪行。 在[[肯尼迪]]遇刺事件發生後,羅素是最早幾個對官方的事件版本提出異議的人之一,並羅列出了案件的16個疑點。 在宗教上羅素是一個不可知論者,相信上帝是否存在是無法證明的;政治上羅素的立場接近於民主社會主義:他支持政府為窮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是反對共產政權的極權主義|極權統治。 ==視頻==历史上的今天5月18日:英国著名逻辑学家伯特兰·罗素出生 {{#iDisplay:p0300mz0k9g|480|360|qq}} BBC采访伯特兰·罗素时所问的最后一个问题 {{#iDisplay:n0648egzdx4|480|360|qq}} ==參考文獻=={{reflist}}
9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