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56
次編輯
變更
林宰平
,無編輯摘要
{{艺人| 陶辰宇姓名 = 林宰平 | 类型 = 男 | 图片 = [[File:T0151ec9db52776423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p9.qhimg.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size=1066x1600 原圖鏈接][http://sh.qihoo.com/pc/90f16875c7a284027?cota=1 来自光发娱乐]]] | birth_place = 中國| 民族 = 汉族 | 籍贯 = 福建闽县 | 出生日期 = 1878年| 职业 = | 语言 = | 教育程度 = | 母校 = | 代表作 = | 活跃年代 = | 经纪公司 = | 网站 = }} 林志钧先生 ( 一八七八年 --- 一九六一年 ) 字宰平,号北云。福建闽县人。[[北京大学]]教授林庚先生为其哲嗣。林志钧与[[沈钧儒]]同为癸卯科举人,[[辛亥革命]]前留学日本。曾任北洋政府司法行政部部长,后为清华研究院导师,建国后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林志钧先生为闽派著名诗人,法学家和哲学巨擘。 == 人物简介 ==曾撰有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法律的专著《[[汉律考]]》,稿久佚。与[[梁启超]]先生交厚,编《[[饮冰室合集]]》分《文集》和《专集》两部分编年排列,由中华书局于一九三六年出版,在梁启超文集的几种版本中,此种最为周备。中华书局于一九三六年出版。先生逝世后,由陈叔通先生主持为其出版诗文集、书画集、帖考。 林志钧先生向来为[[梁启超]]、梁漱溟钦佩。梁启超去世前,将所有手稿托付给林志钧审定发表,是为《[[饮冰室合集]]》。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中评价林志钧"人品最高了"。 林宰平先生名志钧,福建闽侯人,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比[[鲁迅]]先生还大两岁,单就年岁说也是老前辈。就交游说,这老前辈的征象更为明显,比如[[王闿运]]、[[林琴南]]、[[陈三立]]、[[樊增祥]]、梁启超、[[姚茫父]]、[[余绍宋]]等清末民初的知名之士,他都熟悉,诗酒盘桓,散见他的诗作《[[北云集]]》里。我上[[北京大学]]时期,他在学校的哲学系兼过课,可是不知为什么,竟没有见过他一面。对他的一些零碎印象是由文字中来,那是离开北京大学之后的事。其时我被什么风一吹,愿意吸收些西方的知识,于是找译本读,其中有些是"尚志学会"编的,尚志学会会址在和平门内化石桥,听说主持人就是林宰平先生。看这丛书的选题,知道倡议者确是"尚志"之士,其意在以新知唤起东方的睡狮,正是可敬可感。也是在这个时期,我还不废杂览,碰巧有几种书,现在印象还深的是陈宗藩的《燕都丛考》,余绍宋的《[[书画书录解题]]》,[[梁启雄]]的《[[稼轩词疏证]]》,序都是林先生作的。我读过之后,对他知识的广博,见解的精深,态度的谨严,深深感到惊讶。因为先入为主之见,他是致力于西学的,不料对于中国旧学竟这样精通。这所谓精,所谓通,单是由文字也可以看出来,就是说,那是地道的文言,简练而典雅,不像有些人,新旧不能界限分明,用文言写,难免搀入不见于文言的成分,使人念起来感到味道不对。再其后,我认识人渐多,才知道林先生不只饱学,而且是多才多艺。他通晓中国旧学的各个方面,诗文书画,尤其哲学,造诣都很深。他不轻易写作,但是由他传世的星星点点的作品看,比如《稼轩词疏证序》,就会知道他不只精通词学,而且精通中国文学和中国学术思想。关于书画,他不只通晓理论,坐而能言,而且起而能行,能写能画;尤其书法,行书刚劲清丽,颇像清代大家姚惜抱,章草变觚棱为浑厚,功力也很深。 更难得的是他的为人。《论语》里孔子说:"文莫(黾勉)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话或者含有几分谦逊,但也可证,躬行比饱学更难。林先生是既能黾勉,又能躬行。这个印象,我同他交往之后就更加明显。但是想用文字确切形容却也不易。林先生一九六 年逝世,其后三四年辑印了他的遗著,名《[[北云集]]》,线装两册,一册是诗集,一册是文集。文集后有沈从文的跋,这里无妨借用几句:"宰平先生逝世已三周年,他的温和亲切的声音笑貌,在熟人友好印象中,总不消失。……他做学问极谨严、认真、踏实、虚心,涵容广大而能由博返约。处世为人则正直、明朗、谦和、俭朴、淳厚、热情。"这说得都很对。我的印象,最突出的是温和。我认识的许多饱学前辈,为人正直、治学谨严的不少,像林先生那样温和的却不多见。不要说对长者和同辈,就是接待后学,也总是深藏若虚,春风化雨。我想这就是他的声音笑貌所以总不消失的原因。 我有幸认识林先生,开始于一九四七年。其时他住在和平门内,我去谒见,是为我编的佛学月刊征稿。林先生不习惯写零零碎碎的应酬文章,但他客气,惟恐拂人之意,于是不久就写了一篇,这就是发表在第四期的《记太虚法师谈唯识》。此后,因为愿意亲近林先生的温和,听林先生的广博见闻,我隔个时期就去一次,表示问安。林先生总是热情接待。他的原配梁夫人早已去世,一起住的继配沈夫人是我的同事姚韵漪女士在松江时的老师,体质清瘦,神经衰弱,对于佛学也很关心,一九四八年还为奄奄待毙的月刊捐了一些钱。 一九四八年春天,听说林先生夫妇要回南,我去看他。也许一两天后就要起程吧。他正忙着收拾东西,书案上堆满杂物。想到人事沧桑,何时再见难以预知,我还是提出不情之请,希望他写点什么,留作纪念。他慨然答应,用信笺写了一首杜诗:"梁楚连天阔,江湖接海浮。故人相忆夜,风雨定何如?"下署"林志钧倚装作"。这时期,他的心情是愁苦的,《北云集》一九四八年部分有一首诗,题目是"重到北京今又将去此矣晨起花下得句",诗是:"三见李花开,频呼堕梦回。今春更惆怅,南去几时来?"可见他也是难遣惜别之情的。 出乎意外,两年多之后,一九五 年的晚秋,林先生又移居北京,住在东单以北。我当然继续旧例,隔一段时间就去问安。时间长了,对于他的学识精深,律己谨严,待人谦和,我体会得更深。他很少谈学问,我推想这是惟恐后学望而生畏;偶尔谈及,总是记人之所不能记,见人之所不能见。关于律己谨严,我还记得有一次,他提到高名凯请他题一个字卷的事,他说:"字说是白香山写的,当然是伪品,我不能题。我做什么事都要负责。"待人谦和的事例太多了,只举我深受感动的两件。有一次,我去看他,只他一个人在堂屋,谈一会话,我辞出,他恭谨地向我表示歉意,说他的夫人有病卧床,未能出来接待,希望我能够原谅。另一次是我请他写一些章草,希望字多一些,他那时候很忙,可是写了很长的横幅送给我。 大概是一九五九年秋天,我去看他。其时他已是八十岁以上,可是面白而略显红润,无须,身体挺直,很像六十岁上下的半老书生。我心里想,像他这样,一定会活到百岁吧?问他的养生之道,他说没有什么,不过是任其自然。此后因为内则饱食为难,外则冗务很多,有半年以上没有去看他,一天,忽然得到他作古的消息,我感到愕然。悲伤之际,不禁想到《越缦堂日记》悼念陈德夫的话:"天留德夫,以厉薄俗,亦岂不佳?而夭折恐后,固何心耶?"薄厚对比,林先生的未得上寿就更值得惋惜了。 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张辛教授在论述北大书法史时还提出:"北大历史上称得上书法理论家的屈指可数,似只有沈尹默、林宰平(志钧)诸公,李志敏先生承其遗绪,先后写成并发表了《书论》和《草论》,薄书两册,重量压手,意蕴不凡。" == 参事上书 ==1956年,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林志钧]]、胡公冕、[[舒宗鎏]]、万保邦、[[徐行之]]、王卓然、[[张知行]]、范朴斋、李一平、[[陈修和]]、张志和、[[安若定]]、左宗纶、章友江、[[廖华]]、李仲公、[[余遂辛]]、[[李奇中]]等18位国务院参事联名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直言中共的统战工作有偏差:"我们的意见是:切实检查统战工作的作风,纠正偏差;同非党人士接触应方式多样,深入实际,个别访问谈心容易听到尽情尽意的真话,而不是在台面上的'官腔';多在行动及事实上予人以鼓舞以开新风;真正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多听意见,有错认错。"报告希望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消除有关人士的疑虑。这便是当时著名的"十八参事上书"。 其中反映的问题切中要害,实事求是,为党内纠错提供了参考 。 根据国务院参事们的意见,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检查党的内外关系,国务院也开始着手提高参事的政治、生活待遇。国务院全体会议开会时允许参事室派三位代表列席会议,允许国务院参事列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允许国务院参事轮流参加政府举办的一些大型招待宴会等等。当年国庆节,全体参事还应邀登上了天安门,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了国庆观礼。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