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等待戈多》

大小無變化,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是[[愛爾蘭]]名劇作家[[塞繆爾·貝克特]]創作的一齣荒誕派戲劇,講述了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二人徒勞地等待戈多的到來。
作品中的人物沒有鮮明的性格,作品沒有連貫的故事情節。着重表現人的心態、心理活動過程以及人的心理活動障礙。 用前所未有的手法展現了現代人的這種生存困境。越過它形式古怪的障礙,觀眾就會發現,它非但並不荒誕,反而是前所未有的真實。形式的古怪與“混亂”,是作者刻意製造的效果。<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81468 知乎 -《等待戈多》這部戲劇表達的是什麼?]</ref/>
貝克特認為,沒有情節、沒有動作的藝術才是純正的藝術,才能表現生活的真實。荒誕的形式,來自於荒誕的生活。世界本身就不按邏輯與理性運轉,人與人之間本來就很難相互理解、相互幫助,人們像戈戈和狄狄一樣,相互依靠卻並不瞭解(也不想去了解),他們交談得似乎很熱烈,卻是各説各的,沒有交流。
《等待戈多》表現的是一個“什麼也沒有發生,誰也沒有來,誰也沒有去’。
值得注意的是,正是這部作品將貝克特正式引入了戲劇界,並為他贏得了 1969 年的[[諾貝爾]]文學獎。<ref>[https://www.actualidadliteratura.com/zh-TW/%E7%AD%89%E5%BE%85%E6%88%88%E5%A4%9A/   當前文學 - 等待戈多:描繪人類非理性的畫]</ref/>
==劇本內容==
全劇終。
<ref>[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3Xygwm0BMH2_cNUgjl00.amp 今日头条 - 《等待戈多》,“戈多”到底是個啥?]</ref/>
==人物==
貝克特克制自己,不對劇中人物做出過多評論。他曾經回憶起當拉爾夫·理察森爵士「想要波卓的事情、地址和求職信... 我告訴他所有波卓的信息都在故事裏,如果我知道更多的話就寫更多,對其它人物也是如此。」
==賞析==
劇本所揭示的現代人的生存狀態,表現出現代世界的荒誕和無意義,深深地撥動了那個社會條件下人們的心絃。這齣戲的主題就是“等待”。等待,象徵着沒有意義的生活。這正是荒誕概念中的人類生存的真實寫照——不可理喻,沒有意義。<ref>[https://zhtw.eferrit.com/%E7%AD%89%E5%BE%85%E6%88%88%E5%A4%9A%E7%9A%84%E8%A8%80%E8%AB%96%E5%92%8C%E4%B8%BB%E9%A1%8C/ 等待戈多的言論和主題 - Also see]</ref/>
劇中的兩個流浪漢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是戰後西方生活在苦難中的人類的象徵。社會的罪惡和災難,使得人的人格喪失、個性毀滅,人與人之間已無法溝通,人們處在一種生死不能的尷尬難堪的境地。他們總是等待明天,指望明天能把人從今天的生存困境中解救出來,但事實上沒有明天,只有等待。流浪漢渴望戈多的到來,以擺脱自身的困境,可是戈多永遠不會來,他的本性就是他不來。明明知道不會來,還是要等待,在等待中死去、消亡。因為他們只能把希望寄託於明天——“明天戈多準會來。”這種“等待”愈是真誠認真,就愈是顯得荒唐可笑。<ref>[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70824 你為什麼要讀《等待戈多》?- Iseult Gillespie (Why should you ...]</ref/>
《等待戈多》是對於人類生存狀態的自我嘲諷,它強調的是生命存在的背景如鬧劇般既怪異又悲哀。但是,“等待”畢竟是一種執著的追求,是明知無望而仍堅持不懈地追求。就像古希臘神話中西諸福斯的石頭,值得肯定的是那永無止境的努力。因此,我們可以説,《等待戈多》又是對於人的存在價值的自我肯定——它所肯定的,是人類對於命運、對於荒誕世界的蔑視和抗爭精神,是敢於承擔絕望的勇氣。<ref>[https://www.yamab2b.com/why/7089595.html 雅瑪知識 - 等待戈多的象徵意義? ]</ref/>
===該作品的意義===
⑨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
<ref>[https://mingjuzi.com/item/13193/ 等待戈多- 塞繆爾·貝克特 - 名句子]/<ref/>
==視頻==
72,71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