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清平山堂話本

增加 3,441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下載清平山堂話本.png|150px|有框|左|清平山堂話本[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6%B8%85%E5%B9%B3%E5%B1%B1%E5%A0%82%E8%A9%B1%E6%9C%AC&hl=zh-TW&authuser=0&source=lnms&tbm=isch&sa=X&sqi=2&ved=0ahUKEwjQt_zA3eLgAhUHfnAKHdvpB44Q_AUIDigB#imgrc=cbY1KTM8RbQzFM: google搜尋]]] '''清平山堂話本' '' '''《 清平山堂話本''' 明代小說家 " 洪楩 " 集刊, 成書 大約 於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間。是現存刊印最早的小說話本集。 《清平山堂話本》包含了宋、元、明三代的作品。洪楩只作了匯整、刊印,並未在文字上加工,真實保留了宋、元、明三代話本的原始面貌。 內容有: 《雨窗集》、《長燈集》、《隨航集》、《欹枕集》、《解閑集》、《醒夢集》,共六集。 每集十篇共六十篇。目前存在二十九篇,皆藏於日本內閣文庫。 ==作者== 洪楩,明朝人,字子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皆不詳,明嘉靖年間之出版家和藏書家,著作有:《清平山堂話本》、《夷堅志》、《唐書紀事》、《繪事指蒙》等書。 ==內容== 本書最為經典的是《簡帖和尚公案傳奇》、《快嘴李翠蓮記》: 《簡帖和尚公案傳奇》寫法獨特,入話後先將故事情節介紹一番,接著通過多次重複描寫一個人物的肖像;把整個故事緊密串連起來。 例如,一位「濃眉毛,大眼睛,蹷鼻子,略綽口」的官人反覆出現,構成一篇小說。 《簡帖和尚公案傳奇》的語言也頗具特色,兒化的詞語很多,如:僧兒、簡帖兒、帳兒…。」 動詞的用法也與眾不同,如:「進去」寫作「入去」、「吊將尼子起來」、「去妮子腿上便摔」……。帶有地方特色和古漢語的用法。  《快嘴李翠蓮記》,全篇以韻文為主,韻文頗似順口溜: 「爺開懷,娘放意。哥寬心,嫂莫慮。女兒不是誇伶俐,從小生得有志氣。紡得紗,續得薴,能裁能補能繡刺﹔ 做得粗,整得細,三茶六飯一時備﹔推得磨,搗得碓,受得辛苦吃得累。 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到晚來,能仔細,大門關了小門閉﹔ 刷淨鍋兒掩廚櫃,前後收拾自用意。鋪了牀,伸開被,點上燈,請婆睡,叫聲『安置』進房內。 如此伏侍二公婆,他家有甚不歡喜?爹娘且請放心寬,捨此之外值個屁!」  這些用語直白、純樸、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氣息,有俚俗的一面。讀起來順口,追求押韻,又不嚴格遵守詩的格律。 同樣是以韻文為主的《張子房慕道記》,卻與《快嘴李翠蓮記》的語言風格不同。  《張子房慕道記》採用七言詩的形式,四句一聯或八句一聯,雖通俗易懂,卻顯得更文氣一點: 「一怕火院鎖牢纏﹔二怕家眷受熬煎﹔三怕病患纏身體﹔四怕有病服藥難﹔五怕氣斷身亡死﹔六怕有難哭皇天﹔七怕彩木花棺槨﹔八怕牢中展卻難﹔九怕身葬荒郊外﹔十怕蕭何律上亡!」此段話更注意對仗、格律,生活作息的敘述也比不上《快嘴李翠蓮記》。 ==參考文獻== [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20563065 中里見敬:〈反思《寶文堂書目》所錄的話本小說與清平山堂《六十家小說》之關係〉] [http://duguoxue.cn/wenxue/62951.html 從清平山堂《六十家小說》版面特征探讨話本小說及白話文的淵源]
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