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22
次編輯
變更
何振梁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何振梁 | 外文名 = He Zhenliang | 图像 = File:何振梁.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何振梁
| 外文名 = He Zhenliang
| 图像 =
[[File:何振梁.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58720350736170c6cb3383d3c9117aeb&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m.baidu.com/from=1000304c/ssid=0/s?params_ssrt=node-san&pqid=10385398122170584090&rq=%E4%BD%95%E6%8C%AF%E6%A2%81%E7%94%B3%E5%A5%A5%E6%BC%94%E8%AE%B2%E8%A7%86%E9%A2%91&rqid=10385398122170584090&rsf=100631204&sa=brs_5&word=%E4%BD%95%E6%8C%AF%E6%A2%81% 图片来源百度]]]
| 图像说明 = 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
| 出生日期 = 1929年12月
| 出生地点 = 江苏省无锡市
| 逝世日期 = 2015年1月4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震旦大学电机系
| 职业 = 体育外交家
| 知名作品 = 《何振梁--五环之路》《何振梁申奥日记》
}}
'''何振梁''',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上虞。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起从事体育工作,在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ref>[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topnews/2015-01/2877932_print.html “奥运老人”何振梁逝世 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 ],大公网, 2015-01-05</ref>,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ref>[https://sports.sohu.com/20150105/n407517891.shtml 何振梁的奥运人生 荣高棠拥抱何振梁 ],搜狐, 2015-01-0<5/ref>。
2015年1月4日15:50分,何振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5岁<ref>
[http://news.sohu.com/20150105/n407529331.shtml 何振梁因病辞世:“阴差阳错”走上体育之路 ],搜狐, 2015-01-05</ref>。同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要求国际奥委会旗帜为其降半旗3天,以此纪念其对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
2015年1月10日,何振梁遗体告别会在八宝山公墓东礼堂进行。
==人物简介==
何振梁,浙江上虞人,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现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
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是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和影响,他的经验和出色的语言能力,他在暮年所付出的巨大身心劳动,为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曾被外国体育刊物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ref>[https://view.inews.qq.com/a/SPO2015010404050706 何振梁:新中国体育见证者 ],腾讯, 2021-01-04</ref>。
==人生履历==
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上虞。
1938年,何振梁随全家搬到了上海的法租界,转读教会学校。
1939年至1946年在上海中法学校学习。
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电机系,同年到团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
1952年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3年年底,何振梁与当时同在团中央工作的梁丽娟结婚。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起从事体育工作,到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
1964年 起历任中国体操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乒乓球协会秘书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秘书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体委司长、中国奥委会执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等职。
1980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他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参加在美国普拉希德湖举行的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1年10月02日,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八十四届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他还曾担任各国体育总会国际大会主席团副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团结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何振梁为发展国际体育交往,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做了大量工作。何振梁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时的珍贵照片。
1985年起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同年当选国际奥委会执委。
1988年获亚洲举重联合会授予的卓越贡献金质奖;
1989年当选中国奥委会主席,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全副主席。后任国际奥委会文化委员会主席,曾任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和百周年大会成果研究委员会委员。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体育界)、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被西班牙卡洛斯国王授予大十字勋章;<ref>[http://news.sohu.com/20150104/n407510586.shtml 资料:何振梁简历 ],搜狐, 2015-01-04</ref>
1993年被摩纳哥国家元首雷尼埃大公授予圣查理十字勋章,同年荣获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功勋章。
1993年北京申奥团陈述人之一,参加申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何振梁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3f78eb4050bf3867679e53673f549cdf&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何振梁:新中国最伟大的体育人 北京申奥
}}
1997年组织和主持的“世界体育文化论坛”在瑞士举行,被萨马兰奇称为“让文化委员会获得了青春”。
2001年北京申奥团陈述人之一,参加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他逐渐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2006年获得体育电视“终生成就奖”<ref>[http://www.sportsonline.com.cn/n/2015/0104/c22155-26321603.html 何振梁简介 ],人民网, 2015-01-04</ref>。
2007年在北大中国十大系列英才颁奖典礼上获得“十大系列英才”称号<ref>[https://www.sohu.com/a/305325081_505583 体迷窗之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体育外交家何振梁 ],搜狐, 2019-04-01</ref>。
2008年05月20日,“何振梁奥林匹克陈列馆”在他的出生地无锡开馆,这是国内首座将体育名人和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相结合的主题馆。
2008年07月,出版了《何振梁申奥日记》。
2008年08月06日担任北京奥运会北京站第432名火炬手。
2015年01月04日因病逝世。
==担任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顾问,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国赛艇协会主席,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副主席。奥林匹克团结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大众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种族隔离和奥林匹克主义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勋章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奥林匹克大会筹备委员会成员,百年奥林匹克大会——团结大会研究委员会委员,文化委员会主席。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顾问。
==申奥讲稿==
'''1993年申奥演讲稿'''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1981年,当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庄严地宣誓——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就是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在我的祖国——中国举行。
我的命运与我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少年时有过苦难的岁月,进入青壮年后经历过艰苦的磨炼,也享受过取得成就的欢乐,中年后改革开放迎来了祖国和我个人新的前景。
我们深信,奥运会属于所有国家,既属于发达国家,也属于发展中国家。把举办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将为奥运会开辟新的地平线,也将推动我们的发展进程。
所有的申办城市都同样有能力办好2000年奥运会,但是,如果这个荣誉授予北京,我们将竭尽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传播,并使奥林匹克主义的普遍性原则获得充分的体现,我们大家将因此共同达到新的奥林匹克地平线。
谢谢!
'''2001年申奥演讲稿'''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可以通过体育促进世界和中国友好相拥在一起,从而造福于全人类。
将近5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是在赫尔辛基。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奥运精神,和祖国的许多同胞一样,我认为奥林匹克价值理念具有普遍意义,奥林匹克圣火照亮着人类前进的道路。
在我的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来中国,让我的男女同胞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理想永恒的魅力。
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
你们所传达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亲爱的同事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谢谢!
==相关书籍==
'''《何振梁:五环之路》'''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何振梁3.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edb5ad8d946c7e99c99e8ef49362aa5f&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m.baidu.com/from=1000304c/ssid=0/s?params_ssrt=node-san&pqid=10385398122170584090&rq=%E4%BD%95%E6%8C%AF%E6%A2%81%E7%94%B3%E5%A5%A5%E6%BC%94%E8%AE%B2%E8%A7%86%E9%A2%91&rqid=10385398122170584090&rsf=100631204&sa=brs_5&word=%E4%BD%95%E6%8C%AF%E6%A2%81% 图片来源百度]]]
| 图像说明 = 何振梁
}}
此书由何振梁夫人、 《人民日报》资深记者梁丽娟撰写。全书以回忆录的形式,集中记录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的个人成长和他的体育外交经历。书中首次详实披露了包括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反对“两个中国”,60年代创立新兴力量运动会,70年代争取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以及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和北京申办2000年、2008年奥运会等我国体育对外交往重大事件的内幕细节。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打破海峡两岸体育交往障碍等情节有独特的描述。
'''《何振梁申奥日记》'''
此书由何振梁先手亲笔完成,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摘录了何振梁私人日记中与北京两次申奥有关的内容。该书从他的独特视角、真切感受,讲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北京申奥的整个曲折、艰辛的历史进程及他本人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以何振梁为代表的申奥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处变不惊,灵活斗争的智慧以及发愤图强鞠躬尽瘁的“爱国心”。
==体育之路==
何振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走上体育之路的原因——阴差阳错。
我完全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了与奥运会的第一次接触。1952年07月,何振梁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参加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这次全世界人民的大聚会让23岁的何振梁感觉很新鲜,而给他留下更强烈的印象是里面充满了政治——当时南斯拉夫与匈牙利的足球比赛,因为南斯拉夫处于被共产主义阵营开除的状态,运动员之间的火药味很浓;美、苏两个大国的篮球比赛更被看成是两个阵营的较量,一直到最后一秒钟才由一球定胜负。中国的参加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性出场,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的指示下,所以作为翻译的何振梁当时接到的通知是去执行任务,而此时他尚不知奥林匹克为何物。 如果说第一次是在糊里糊涂中接触到了体育,那么第二次的经历则让何振梁加深了对体育的认识。1953年,何振梁作为翻译参加罗马尼亚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联欢节运动会上,中国选手吴传玉获得仰泳金牌。当时中国在国际体坛上基本处于无所作为的地位,这块金牌出乎许多人意外,中国的国旗、国歌都是现找的。这是中国人在国际比赛中拿到的第一块金牌,我当时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第一次体会到,体育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对民族感情的升华,有如此独特的魅力。
此时何振梁以团中央对外联络部翻译的身份参加了大量外事活动,但内心,他对这项工作充满了疑虑。忆及当年,他微笑着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并不是一个好干部,我不安心做翻译,觉得一个翻译嘛,无非是你讲什么,我翻译什么,缺乏创造性,完全限制了我的个性发展。遇到高层领导当然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遇到一些不怎么样的人,翻译不怎么样的话时很痛苦。所以我不愿做翻译,一心想到建设第一线去。这年年底,出身于震旦大学电机系的何振梁被调到二机部。“到了二机部以后,尽管我努力学习,但大学里给的电机知识太笼统太理论化,与实际毫不结合,所以基本上又是从头学起。当时让我跟苏联专家在一起,专家发现我写的字母比较漂亮,工厂的电机设备的账,我写得清清楚楚的,他尽让我干这些活。这跟我想象的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加上我在二机部老被借调还是当翻译,老踏实不下心来深入下去,最后想干脆还是回团中央。”
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何振梁开始从事体育工作。1954年底,何振梁在二机部被团中央借调,参加由吴学谦带队的国际农村体育大会。转道莫斯科时,在火车上遇到国家体委代表团,团长是国际司副司长张联华。国家体委当时成立不久需要大量外语人才,何振梁被推荐对象。张联华曾向当时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专门写了报告,爱才心切的贺老总又亲自写信给当时的二机部部长赵尔陆要人。而赵尔陆是贺老总的老部下,只好同意放人。这个消息让那时充满革命豪情的何振梁十分沮丧,当时我有一个很狭隘的观念,只有在工农生产的第一线才是为国家实实在在做贡献。尽管我不在生产第一线,但至少也是在工业部门。让我到一个只有蹦啊跳啊的部门,我的确不太愿意,部里也没办法,说这是贺老总的意思。那时我刚入党不久,讲服从组织命令,我不得不勉强地来到国家体委。何振梁后来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人才纠纷。外交部几次想调何振梁过去,国家体委提出用外交部的三个翻译来换这一个,等到外交部的三个人来了,体委还是不同意。1964年,何振梁被借调去莫斯科参加党的会议,一次陪同周恩来参加完一个外事活动后,总理让他一起去小食堂吃饭贺老总乔冠华都在,乔冠华当着总理的面提起这事,以为贺老总不会驳面子,谁知贺老总回答得很干脆你们外交部需要人才,我们体委就不需要人才,一句话就给顶了回去。
忆及此事,何振梁笑笑说人生的机遇很多,如果当时还在工业系统,也许从机关到车间从车间到工厂,我也不知道会怎样。如果外交部调成了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又是很难想象。不过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就再也不必回想,你就走好它,走到一个最能发挥你的人生价值的极限。
==人物事件==
===回应事件===
袁伟民、何振梁,一位是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一位是国际奥委会现任委员,尽管他俩身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炫目的头衔,但在大众眼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中国体育的元勋。随着《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在近日公开发售,书中首次披露了诸多中国体坛的内幕,其中北京申奥成功背后的揭秘打破两位德高望重老人间的静默,袁伟民在书中直指何振梁“不听招呼,自作主张”令读者一震。袁伟民在新书首发仪式上表示,出书是为了还原真相,他并不怕引发争议。袁伟民新书《袁伟民与体坛风云》近日出版,其中“申奥:深层的故事”一章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及议论。因为在这一章中,袁伟民直言由于一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不听招呼,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支持金云龙而不是罗格,甚至险些给北京申奥成功造成负面。虽然书中袁伟民并没有点名,但由于直言其是《五环之路》的作者,是“中国申奥之父”,因此这个人可以肯定就何振梁。
对此何振梁的回应是:没时间理会,他爱炒就炒。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何振梁4.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04ef9d9025e095b68ab712abb816df82&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10/135414488707.shtml 图片来源新浪]]]
| 图像说明 = 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梦圆奥运
}}
===下半旗===
2015年01月04日何振梁因病逝世。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自2015年01月05日起,国际奥委会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总部为哀悼何振梁先生去世下半旗,持续三天,[1]以此纪念其对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 2015年01月10日,何振梁遗体告别会在八宝山公墓东礼堂进行。
==人物评价==
何振梁帮助奥林匹克运动更加了解他的国家、中国人民和(其)杰出的文化。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它最热忱的大使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
何振梁是“职业政治家”,他“帮助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运动”,并“帮助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国际奥委会评)
何振梁谦和正直、渊博儒雅,当年申奥城市习惯为奥委会委员建立个人档案,以便投其所好行贿,盐湖城丑闻曝光后,何老的档案是一张白纸,被评价为“不可收买之人”。(杨华评)
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曾被外国体育刊物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网易评)
在很多人眼中,何振梁站在北京申奥成败的分水岭上,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标志性人物,外国一家体育刊物曾将他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新浪评)
==视频==
===2001年,何振梁为北京申奥做最后的陈述,现场响起雷动的掌声 2021年8月30日发布===
{{#iDisplay:k3272tkbfik|寬度|高度|qq}}
===何振梁的一生: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 2015-01-04===
{{#iDisplay:d0015nqk0g3|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外交家]] [[Category:体育人物]]
| 姓名 = 何振梁
| 外文名 = He Zhenliang
| 图像 =
[[File:何振梁.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58720350736170c6cb3383d3c9117aeb&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m.baidu.com/from=1000304c/ssid=0/s?params_ssrt=node-san&pqid=10385398122170584090&rq=%E4%BD%95%E6%8C%AF%E6%A2%81%E7%94%B3%E5%A5%A5%E6%BC%94%E8%AE%B2%E8%A7%86%E9%A2%91&rqid=10385398122170584090&rsf=100631204&sa=brs_5&word=%E4%BD%95%E6%8C%AF%E6%A2%81% 图片来源百度]]]
| 图像说明 = 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
| 出生日期 = 1929年12月
| 出生地点 = 江苏省无锡市
| 逝世日期 = 2015年1月4日
| 国籍 = 中国
| 母校 = 震旦大学电机系
| 职业 = 体育外交家
| 知名作品 = 《何振梁--五环之路》《何振梁申奥日记》
}}
'''何振梁''',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上虞。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起从事体育工作,在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ref>[http://news.takungpao.com/mainland/topnews/2015-01/2877932_print.html “奥运老人”何振梁逝世 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 ],大公网, 2015-01-05</ref>,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ref>[https://sports.sohu.com/20150105/n407517891.shtml 何振梁的奥运人生 荣高棠拥抱何振梁 ],搜狐, 2015-01-0<5/ref>。
2015年1月4日15:50分,何振梁先生因病逝世,享年85岁<ref>
[http://news.sohu.com/20150105/n407529331.shtml 何振梁因病辞世:“阴差阳错”走上体育之路 ],搜狐, 2015-01-05</ref>。同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要求国际奥委会旗帜为其降半旗3天,以此纪念其对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
2015年1月10日,何振梁遗体告别会在八宝山公墓东礼堂进行。
==人物简介==
何振梁,浙江上虞人,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新中国体育历史的见证者。现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
两次参加北京申办奥运会,两次担任申奥投票中方陈述人,是北京申奥由失败到成功的标志性人物。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和影响,他的经验和出色的语言能力,他在暮年所付出的巨大身心劳动,为北京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曾被外国体育刊物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ref>[https://view.inews.qq.com/a/SPO2015010404050706 何振梁:新中国体育见证者 ],腾讯, 2021-01-04</ref>。
==人生履历==
1929年1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祖籍浙江上虞。
1938年,何振梁随全家搬到了上海的法租界,转读教会学校。
1939年至1946年在上海中法学校学习。
1950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电机系,同年到团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
1952年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3年年底,何振梁与当时同在团中央工作的梁丽娟结婚。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起从事体育工作,到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
1964年 起历任中国体操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乒乓球协会秘书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秘书长、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体委司长、中国奥委会执委、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等职。
1980年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他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参加在美国普拉希德湖举行的第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1年10月02日,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八十四届大会上当选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他还曾担任各国体育总会国际大会主席团副主席、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团结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何振梁为发展国际体育交往,恢复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做了大量工作。何振梁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时的珍贵照片。
1985年起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同年当选国际奥委会执委。
1988年获亚洲举重联合会授予的卓越贡献金质奖;
1989年当选中国奥委会主席,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委员全副主席。后任国际奥委会文化委员会主席,曾任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和百周年大会成果研究委员会委员。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体育界)、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1992年被西班牙卡洛斯国王授予大十字勋章;<ref>[http://news.sohu.com/20150104/n407510586.shtml 资料:何振梁简历 ],搜狐, 2015-01-04</ref>
1993年被摩纳哥国家元首雷尼埃大公授予圣查理十字勋章,同年荣获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功勋章。
1993年北京申奥团陈述人之一,参加申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何振梁2.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3f78eb4050bf3867679e53673f549cdf&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s://image.so.com/i?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 图片来源360搜索]]]
| 图像说明 = 何振梁:新中国最伟大的体育人 北京申奥
}}
1997年组织和主持的“世界体育文化论坛”在瑞士举行,被萨马兰奇称为“让文化委员会获得了青春”。
2001年北京申奥团陈述人之一,参加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他逐渐退出了大众的视野。
2006年获得体育电视“终生成就奖”<ref>[http://www.sportsonline.com.cn/n/2015/0104/c22155-26321603.html 何振梁简介 ],人民网, 2015-01-04</ref>。
2007年在北大中国十大系列英才颁奖典礼上获得“十大系列英才”称号<ref>[https://www.sohu.com/a/305325081_505583 体迷窗之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体育外交家何振梁 ],搜狐, 2019-04-01</ref>。
2008年05月20日,“何振梁奥林匹克陈列馆”在他的出生地无锡开馆,这是国内首座将体育名人和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相结合的主题馆。
2008年07月,出版了《何振梁申奥日记》。
2008年08月06日担任北京奥运会北京站第432名火炬手。
2015年01月04日因病逝世。
==担任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副主席、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顾问,中国田径协会主席,中国赛艇协会主席,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副主席。奥林匹克团结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委员,大众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种族隔离和奥林匹克主义委员会委员,奥林匹克勋章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奥林匹克大会筹备委员会成员,百年奥林匹克大会——团结大会研究委员会委员,文化委员会主席。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顾问。
==申奥讲稿==
'''1993年申奥演讲稿'''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1981年,当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庄严地宣誓——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就是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在我的祖国——中国举行。
我的命运与我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我少年时有过苦难的岁月,进入青壮年后经历过艰苦的磨炼,也享受过取得成就的欢乐,中年后改革开放迎来了祖国和我个人新的前景。
我们深信,奥运会属于所有国家,既属于发达国家,也属于发展中国家。把举办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将为奥运会开辟新的地平线,也将推动我们的发展进程。
所有的申办城市都同样有能力办好2000年奥运会,但是,如果这个荣誉授予北京,我们将竭尽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传播,并使奥林匹克主义的普遍性原则获得充分的体现,我们大家将因此共同达到新的奥林匹克地平线。
谢谢!
'''2001年申奥演讲稿'''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无论你们今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可以通过体育促进世界和中国友好相拥在一起,从而造福于全人类。
将近50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了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是在赫尔辛基。从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奥运精神,和祖国的许多同胞一样,我认为奥林匹克价值理念具有普遍意义,奥林匹克圣火照亮着人类前进的道路。
在我的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来中国,让我的男女同胞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理想永恒的魅力。
选择北京,你们将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将奥运会带到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让十亿人民有机会用他们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
你们所传达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如果你们把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北京,亲爱的同事们,我可以向你们保证,7年之后,北京将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谢谢!
==相关书籍==
'''《何振梁:五环之路》'''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何振梁3.webp.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edb5ad8d946c7e99c99e8ef49362aa5f&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m.baidu.com/from=1000304c/ssid=0/s?params_ssrt=node-san&pqid=10385398122170584090&rq=%E4%BD%95%E6%8C%AF%E6%A2%81%E7%94%B3%E5%A5%A5%E6%BC%94%E8%AE%B2%E8%A7%86%E9%A2%91&rqid=10385398122170584090&rsf=100631204&sa=brs_5&word=%E4%BD%95%E6%8C%AF%E6%A2%81% 图片来源百度]]]
| 图像说明 = 何振梁
}}
此书由何振梁夫人、 《人民日报》资深记者梁丽娟撰写。全书以回忆录的形式,集中记录了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何振梁的个人成长和他的体育外交经历。书中首次详实披露了包括20世纪50年代在国际体育组织中反对“两个中国”,60年代创立新兴力量运动会,70年代争取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以及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和北京申办2000年、2008年奥运会等我国体育对外交往重大事件的内幕细节。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在打破海峡两岸体育交往障碍等情节有独特的描述。
'''《何振梁申奥日记》'''
此书由何振梁先手亲笔完成,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摘录了何振梁私人日记中与北京两次申奥有关的内容。该书从他的独特视角、真切感受,讲述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北京申奥的整个曲折、艰辛的历史进程及他本人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以何振梁为代表的申奥人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处变不惊,灵活斗争的智慧以及发愤图强鞠躬尽瘁的“爱国心”。
==体育之路==
何振梁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自己走上体育之路的原因——阴差阳错。
我完全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了与奥运会的第一次接触。1952年07月,何振梁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参加赫尔辛基第十五届奥运会。这次全世界人民的大聚会让23岁的何振梁感觉很新鲜,而给他留下更强烈的印象是里面充满了政治——当时南斯拉夫与匈牙利的足球比赛,因为南斯拉夫处于被共产主义阵营开除的状态,运动员之间的火药味很浓;美、苏两个大国的篮球比赛更被看成是两个阵营的较量,一直到最后一秒钟才由一球定胜负。中国的参加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性出场,在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就是胜利的指示下,所以作为翻译的何振梁当时接到的通知是去执行任务,而此时他尚不知奥林匹克为何物。 如果说第一次是在糊里糊涂中接触到了体育,那么第二次的经历则让何振梁加深了对体育的认识。1953年,何振梁作为翻译参加罗马尼亚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联欢节运动会上,中国选手吴传玉获得仰泳金牌。当时中国在国际体坛上基本处于无所作为的地位,这块金牌出乎许多人意外,中国的国旗、国歌都是现找的。这是中国人在国际比赛中拿到的第一块金牌,我当时激动的心情难以形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第一次体会到,体育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对民族感情的升华,有如此独特的魅力。
此时何振梁以团中央对外联络部翻译的身份参加了大量外事活动,但内心,他对这项工作充满了疑虑。忆及当年,他微笑着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并不是一个好干部,我不安心做翻译,觉得一个翻译嘛,无非是你讲什么,我翻译什么,缺乏创造性,完全限制了我的个性发展。遇到高层领导当然可以学到不少东西,但遇到一些不怎么样的人,翻译不怎么样的话时很痛苦。所以我不愿做翻译,一心想到建设第一线去。这年年底,出身于震旦大学电机系的何振梁被调到二机部。“到了二机部以后,尽管我努力学习,但大学里给的电机知识太笼统太理论化,与实际毫不结合,所以基本上又是从头学起。当时让我跟苏联专家在一起,专家发现我写的字母比较漂亮,工厂的电机设备的账,我写得清清楚楚的,他尽让我干这些活。这跟我想象的轰轰烈烈的生产建设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加上我在二机部老被借调还是当翻译,老踏实不下心来深入下去,最后想干脆还是回团中央。”
一个偶然的契机,让何振梁开始从事体育工作。1954年底,何振梁在二机部被团中央借调,参加由吴学谦带队的国际农村体育大会。转道莫斯科时,在火车上遇到国家体委代表团,团长是国际司副司长张联华。国家体委当时成立不久需要大量外语人才,何振梁被推荐对象。张联华曾向当时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专门写了报告,爱才心切的贺老总又亲自写信给当时的二机部部长赵尔陆要人。而赵尔陆是贺老总的老部下,只好同意放人。这个消息让那时充满革命豪情的何振梁十分沮丧,当时我有一个很狭隘的观念,只有在工农生产的第一线才是为国家实实在在做贡献。尽管我不在生产第一线,但至少也是在工业部门。让我到一个只有蹦啊跳啊的部门,我的确不太愿意,部里也没办法,说这是贺老总的意思。那时我刚入党不久,讲服从组织命令,我不得不勉强地来到国家体委。何振梁后来还引发了一场小小的人才纠纷。外交部几次想调何振梁过去,国家体委提出用外交部的三个翻译来换这一个,等到外交部的三个人来了,体委还是不同意。1964年,何振梁被借调去莫斯科参加党的会议,一次陪同周恩来参加完一个外事活动后,总理让他一起去小食堂吃饭贺老总乔冠华都在,乔冠华当着总理的面提起这事,以为贺老总不会驳面子,谁知贺老总回答得很干脆你们外交部需要人才,我们体委就不需要人才,一句话就给顶了回去。
忆及此事,何振梁笑笑说人生的机遇很多,如果当时还在工业系统,也许从机关到车间从车间到工厂,我也不知道会怎样。如果外交部调成了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又是很难想象。不过已经选择了一条路就再也不必回想,你就走好它,走到一个最能发挥你的人生价值的极限。
==人物事件==
===回应事件===
袁伟民、何振梁,一位是原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一位是国际奥委会现任委员,尽管他俩身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炫目的头衔,但在大众眼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中国体育的元勋。随着《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在近日公开发售,书中首次披露了诸多中国体坛的内幕,其中北京申奥成功背后的揭秘打破两位德高望重老人间的静默,袁伟民在书中直指何振梁“不听招呼,自作主张”令读者一震。袁伟民在新书首发仪式上表示,出书是为了还原真相,他并不怕引发争议。袁伟民新书《袁伟民与体坛风云》近日出版,其中“申奥:深层的故事”一章引起外界广泛关注及议论。因为在这一章中,袁伟民直言由于一位国际奥委会资深的中国委员“不听招呼,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支持金云龙而不是罗格,甚至险些给北京申奥成功造成负面。虽然书中袁伟民并没有点名,但由于直言其是《五环之路》的作者,是“中国申奥之父”,因此这个人可以肯定就何振梁。
对此何振梁的回应是:没时间理会,他爱炒就炒。
{{Infobox person
| 图像 =
[[File:何振梁4.jpg|缩略图
|center|[https://image.so.com/view?q=%E4%BD%95%E6%8C%AF%E6%A2%81&src=tab_www&correct=%E4%BD%95%E6%8C%AF%E6%A2%81&ancestor=list&cmsid=2b2776ce9a5cd8259b1ca12afd28e90a&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55#id=04ef9d9025e095b68ab712abb816df82&currsn=0&ps=55&pc=55 原图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12-10/135414488707.shtml 图片来源新浪]]]
| 图像说明 = 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梦圆奥运
}}
===下半旗===
2015年01月04日何振梁因病逝世。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自2015年01月05日起,国际奥委会位于瑞士苏黎世的总部为哀悼何振梁先生去世下半旗,持续三天,[1]以此纪念其对体育事业的卓越贡献。 2015年01月10日,何振梁遗体告别会在八宝山公墓东礼堂进行。
==人物评价==
何振梁帮助奥林匹克运动更加了解他的国家、中国人民和(其)杰出的文化。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它最热忱的大使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评)
何振梁是“职业政治家”,他“帮助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运动”,并“帮助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国际奥委会评)
何振梁谦和正直、渊博儒雅,当年申奥城市习惯为奥委会委员建立个人档案,以便投其所好行贿,盐湖城丑闻曝光后,何老的档案是一张白纸,被评价为“不可收买之人”。(杨华评)
何振梁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曾被外国体育刊物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网易评)
在很多人眼中,何振梁站在北京申奥成败的分水岭上,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标志性人物,外国一家体育刊物曾将他评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十大体育领导人之一。(新浪评)
==视频==
===2001年,何振梁为北京申奥做最后的陈述,现场响起雷动的掌声 2021年8月30日发布===
{{#iDisplay:k3272tkbfik|寬度|高度|qq}}
===何振梁的一生: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 2015-01-04===
{{#iDisplay:d0015nqk0g3|寬度|高度|qq}}
==参考来源==
[[Category:外交家]] [[Category:体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