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玉石雕刻技法

增加 10,17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玉石雕刻技法</big> ''' |- | File:0 (39)354657879.jpg|缩…”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玉石雕刻技法</big> '''

|-

|
[[File:0 (39)354657879.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52382/20160729040629-163125158.jpg/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58298033&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52382%2F20160729040629-163125158.jpg%2F0&type=1#simple_0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现今的玉雕技法,大体还是采用切、磋、琢、磨四种方法。先秦称琢玉,宋人称碾玉,今称碾琢。
==基本内容==
中文名称:玉石雕刻技法

工艺程序:切、磋、琢、磨

源于:制作石器

朝代:商代
==相玉==
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从一块璞玉,到做成一件玉器,首先就是进行"相玉"设计。"相"即是"看",看后琢磨思考,以判断玉石的内在质量,和外形的优劣,而后立意确定做什么题材的作品。
==划活==
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根据所构思的形象,在玉料上用笔墨线条,把它形象地划(画)出来。"划活",在琢玉工艺中是关键的一环。
==琢磨==
琢玉工艺过程之一。就是指玉器的具体制作。制作玉器行话称"琢磨"。因为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它与雕刻的"刀子活"截然有别。玉石琢磨,是一种十分谨严的技艺,高手琢磨的玉件,能达到"小中见大"、"以轻显重"的艺术效果。
==碾磨==
琢玉工艺过程之一。也叫"光亮"、"抛光"。是用[[紫胶]]、木、[[葫芦]]、牛皮及铜制的铊子,将玉件琢磨的粗糙部位,碾磨平整。并通过应用氧化铬等一些化学粉剂原料作介质,使玉件显露出玉材光洁、温润和晶莹的本质。
==双钩碾法==
汉代琢玉著名技法。在记载玉的文献中,说它的刻纹细如游丝,像头发,宛转流动,没有一点滞迹。和出土的汉代精美玉器相引证,古文献上的这些说法是可靠的。
==两明造==
"两明造"技巧,在清代中期出现,在[[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建筑中有较多的应用。两明造透玉雕,是在一块扁平(或稍凸)的玉片上,正反两面透雕出两层各不相同的纹样,两层中间完全透开,以四周边缘相连为一整体。纹饰镂空,正反相错,互相掩映,巧妙奇特。难度较大,作工精细。
==金错玉器==
利用传统的金错工艺技术,在制成的玉器上碾成细线纹饰,然后嵌以金丝或银丝。玉器须经过磨错。俗称"嵌金",实为"金错"。我国古代以"雕玉"、"镂金"为最精细的手工艺,根据东汉李尤和三国如淳的说法,"黄文错镂"和"金镂"也是金错的别称,所以金错又可称为"镂金"。金错玉器是"雕玉"和"镂金"的结合,是金错工艺的又一发展。金错玉器在北京和苏州的玉器业中都有生产。
==软玉法==
使玉石变软之法。玉石坚硬,不易雕刻,可用荸荠数枚与木通入水煮玉一昼夜,再用明矾三厘、蟾酥三厘涂刻处,炙干,再涂,药尽为止。
==软晶法==
使水晶变软之法。水晶坚硬,不易雕刻,可用吉祥草同煮,视熟,即可刻。但只可用铜、铁器煮,不宜用砂器。用此法软玉亦可。
==加工工具==
古代玉雕加工工具形制虽不复杂,种类却比较多,我们根据清代制玉工具的功能和用途将其分为雕刻、打孔、抛光三类。
制玉的加工工具泛指在玉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直接作用于玉石的工具,由于玉石的硬度比较高,必须使用一些特殊的专用工具。这些专用工具形制虽不复杂,但种类却比较多、

雕琢工具

在古代制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雕刻工具叫陀,是指安装在“水凳”横轴上可以旋转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泛称。陀的名称是玉雕行业沿用历史的称谓,什么时候开始称之为陀己无从考证。在古代,陀与码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很多人用铭字,是否合适有待斟酌。

从现代辞典上看,陀有多种含义,但用在玉雕方面主要有两种含义:

①作名词用,是指打磨玉器的砂轮,称“陀子”。

②作动词用,是指用陀子打磨玉器。古代陀可以是木质的、石质的、铜质的、铁质的,进入铁质工具时代以后基本上都是使用铁制的雕刻工具。随着制玉技术的成熟,雕刻工具的相对规范,人们逐渐把所有切割、雕刻玉器的工具均泛称为陀。现代玉雕绝大部分采用金刚石锯片等工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传统的铁陀一一主要片状圆形的陀仍在使用,尽管使用这种锯片在切割玉料时需要不断加入解玉砂浆,操作不方便,工作效率很低。但铁陀的制做简单,加工成本低,特别是一些小口径的铡陀可以制做的很薄,切割玉料时的切口小,可以减少高档玉料的损耗。因此,它还是一种无法替代的雕刻工具。

下面以铁陀为例,根据传统陀具的功能和形状,把陀分为以下主要几种:

铡陀是用薄铁片制作成的片状圆形无齿锯。传统的铁制铡陀,锯片没有中心圆孔,使用时要用紫胶薪在水凳的转轴顶端上。

其功能一是用于玉料切割,也就是像铡刀那样把玉料切割开来;二是出坯,就是把玉石上要作玉器外面多余的玉料切掉。传统的铡陀,规格和定制并没有统一标准,往往是玉雕师根据需要制做,直径一般在250一900毫米之间,厚度为0.3一1.5毫米。一般是铡陀外部边沿部分的较薄,中部周围较厚,这样可以增加铡陀的强度)。

选用不同直径和厚度的铡陀,是根据所切玉石的大小需要,原则是铡陀的半径略大于所切割玉石的最大处。安装传统的无孔铡陀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基本上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完成。它要求铡陀陀面一定要平整,要有一定弹性,而且锯片轴心必须保持居中,旋转时铡陀锯口始终保持稳定,不偏不变,在出现偏心时要及时调整。做法是用热而软的紫胶把铡陀载在磨玉机的木轴上,在紫胶还没有冷却时,一边转动横轴,一边用木棒紧靠锯口,把铡陀旋转轨迹调整到一条直线上,待紫胶冷却固化后就可以使用了。

錾陀(zan tuo)

錾陀也是用薄铁片制作成的片状圆形无齿锯,可直径一般小于120毫米。其功能以切割为主,是对经过铡陀去掉大块玉料之后,进一步雕琢玉器的主要工具。由于锯片直径小,操作起来灵活,不仅可以用于玉雕时琴、标、扣、划等切割,也可作贴、靠等磨削,用它基本可以完成玉器粗雕的所有工序。錾陀虽也是圆形铁制锯片,但中心有一方孔,并配有细小的短挺。挺轴与契陀采用铆焊连接,要求挺轴和陀面的焊接必须垂直,然后再与玉雕机的转轴连接。为保证契陀上的挺轴可以将錾陀安在正中心位置,需要用木棒靠紧凳碗转动玉雕机的轴进行调整,如果发现陀片不圆就用锉刀或油石将陀片口磨圆,如果陀片出现左右摇摆时,就要敲击铆点进行调整,直至琴陀口在旋转时能保持一条线,錾陀就安装好了。

钩陀

其实是形状更小的片状圆形无齿锯,与钡」陀、凳陀不同的是碗口沿部有数种变化,从横剖面图看,钩陀侧面是呈厚薄不一的长方形、梯形、倒梯形、圆边形、平顶透镜形、圆顶透镜形等(图3、2),加工时需要不断蘸解玉砂浆。其主要功能是钩划玉器纹饰花纹和线条。也还可用钩陀的平顶和边缘磨削加工玉器,行业巾把用钩花圆面平顶磨削玉器称顶,把用刃边磨削玉器称掖。

轧陀

轧陀的种类很多,形状各异,是玉器细雕的主要工具。陀口平直呈直角的称为齐口,陀口小于900的称之快口。也可以侧面形状称梯形、平头、圆顶、枣核等。轧陀的主要用途是将赘陀加工后的锯痕磨平,使纹饰图案更加清晰、雕件凹凸圆滑,表面光洁,造型准确。

冲陀

冲陀呈圆环状,形体较斩陀稍厚,主要是用于玉雕件较大平面的磨平专门工具。

钉陀

钉陀指形状大小如同钉子的磨玉工具,形状像喇叭口,其规格比较多,从不到3厘米的小钉陀到20厘米的大钉陀多种。其功能表现为做勾、掖、顶、撞等,是雕琢玉器细部的主要工具。

碗陀

碗陀是指用铁板冲压成碗状,呈半圆形或平顶半圆形的磨玉工具,专门制做玉碗和圆弧形的工具。

膛陀

膛陀为圆球状磨玉工具,有枣核形、球形等,专门用于冲磨口径较大的玉器皿内膛。如玉炉、玉熏等器皿的内膛。

弯陀

弯陀是指用粗铁丝弯成弓形磨玉工具,专门用于掏口径小的玉器皿的内膛。如花瓶、鼻烟壶等器皿的内膛。

磨陀

是用较厚铁板制成的磨玉工具,一般厚度在2一6毫米,大小在250一900毫米之间。上面有平面和漩好的半圆凹槽,多用于磨平面和圆珠。与其它雕刻工具不同的是,使用时磨陀作水平方向旋转运动。<ref>[http://www.doc88.com/p-6436713907348.html   玉雕工程与技法]道客巴巴网,2014-07-0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25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