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列克谢一世

移除 1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 (1629年3月9日-1676年1月29日,1645年-1676年在位),别名 [[ 阿列克谢一世 ]] ,是俄罗斯帝国沙皇。 [1] 中文名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 外文名 Алексе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Тишайший 别 名 阿列克谢一世 国 籍俄罗斯帝国 民 族俄罗斯人 出生地莫斯科 出生日期 1629年3月9日 逝世日期 1676年1月29日 职 业 俄罗斯帝国沙皇 信 仰 东正教 在 位 1629年3月9日-1676年1月29日 继任者 [[ 费多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目录1 == 人物经历2 为政举措人物经历编辑==
米哈伊尔一世长子。即位时因年幼而不太参与国事,由姻亲贵族莫罗佐夫实际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由于莫罗佐夫的政策是加强国家的财政压榨,1648年莫斯科爆发了反对征收高额盐税的市民起义。1650年发生了普斯科夫和诺夫哥罗德的起义。在这种情况下,1649年召开的全俄缙绅会议批准了新的法典(《会议法典》)。根据这部法典,追捕逃亡农奴的期限为无限期。贵族和修道院所有的享有免税待遇的村落也被征收赋税。
== 为政举措 编辑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时期的经济政策,一般是维护商人的利益,振兴工业活动。可是对农民的剥夺日益强化,财政搜刮也加强了 。1662  1662 年莫斯科发生铜币起义,1670—1671年发生了斯捷潘·拉辛的农民起义。1654年起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开始宗教改革,反对宗教改革的旧礼仪派(分离派)遭到主流派的清除。 对外方面,1654年获得东乌克兰,由此爆发与波兰的战争。最终确立了对东乌克兰的宗主权和影响力。但是与此同时对波罗的海方向的扩张则没有获得成功。 [1]  
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虔信宗教,但是前后两个妻子所生的儿女并不和睦。
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