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赫爾曼·艾賓浩斯

增加 1,92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161598-004-0FA9DA0C.jpg|有框|右| 赫爾曼·艾賓豪斯'''(德語:Hermann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ermann-Ebbinghaus 1850年1月24日-1909年2月26日),德國心理學家。照片來自britannica.com]]]
'''赫爾曼· 艾賓豪斯 '''(德語:'''Hermann Ebbinghaus''' ; 出生 於1850年1月24日,[[ 德國 ]][[ 巴門 ,17 ]] - 1909年2月26日,[[德國]][[哈勒]]),[[德國]]心理學家,他開創了測量死記硬背學習和記憶的實驗方法。[[艾賓豪斯]]17 歲進入波恩大學學習歷史學和語言學。1873年在 [[ 波恩大學 ]] 獲得博士學位。1875-1878年遊學於英國、法國,受費希納的影響開始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 。1886 。1875-1878 遊學於[[英國]]、[[法國]],受[[費希納]]的影響開始用實驗方法研究記憶。[[艾賓豪斯]]獲得博士學位。他於1873年獲得波恩大學的學位。不久之後,他成為[[ 柏林 ]][[弗里德里希]] - [[威廉 大學 ]]的助理 教授。在1890年艾賓浩斯和他人共同創辦了《心理學和感覺生理學雜誌》 。1894 。直到1894 他被 命為[[ 布雷斯勞大學 ]] 教授。1905年任哈雷大學教授。
[[艾賓豪斯]] 在1885年出版了《關於記憶》一書。裡面提到一個他自己作被試的試驗。 [[艾賓豪斯]] 試圖背誦三個字母(兩個輔音夾一個元音)一組的無意義音節列表。例如CEG或DAX等,因為他希望獲得一種對記憶的「純」測量——一種沒有被由被試帶入實驗記憶任務中的先前學習或聯想所污染的測量。 [[艾賓豪斯]] 觀察自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把列表背誦下來,作為自己學習速度的量度。在一段時間後, [[艾賓豪斯]] 再檢查自己需要通讀多少遍才能再一次背出列表。 [[艾賓豪斯]] 發現了一些遺忘規律。先學習到的知識首先以很快的速度被遺忘,然後會緩慢下來。而已經長時間記住的東西,則很難被徹底忘記。這就是著名的遺忘曲線。 [[艾賓豪斯]]將自己作為觀察對象,設計了2,300個三字母無意義音節,用於測量心理聯想的形成。這個學習發明,加上他開發的嚴格控制因素和他對數據的細緻處理,使他得出結論記憶是有序的。他的研究結果,包括著名的遺忘曲線,與遺忘時間有關,在[[ÜberdasGedächtnis(1885;記憶)]]。 在完成他的記憶工作後,[[艾賓豪斯]]轉向色彩視覺研究,並於1890年與物理學家[[亞瑟·科尼格]]一起創立了期刊ZeitschriftfürPsychologieund Physiologie der Sinnesorgane(“ 感覺器官的心理學和生理學雜誌”)。結合對Breslau學童(1897年)心理能力的研究,他創造了一個單詞完成測試。同年,[[艾賓豪斯]]的聲譽所依據的另一部作品的第一部分,GrundzügederPsychologie(1902年;“心理學​​原理”)出版。1905年,[[艾賓豪斯]]離開[[布雷斯勞]]前往[[哈雷大學]],在那裡他寫了一部更受歡迎的作品,Abriss der Psychologie(1908年;“心理學​​概要”)。[[艾賓豪斯]]的研究表明,與普遍存在的信念相反,科學方法可以應用於更高思想過程的研究。 ==參考資料==* Britannica.com <ref>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ermann-Ebbinghaus</ref>  ==注釋==<references/>
50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