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戴叔伦

增加 1,21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逝世日期 = 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主要作品
| 国籍 = 中国
| 别名 = 蓝精灵
| 职业 = 诗人
| 知名作品 = 《兰溪棹歌》 主要成就 地方官诗人代表
}}
[[ '''<big> 戴叔伦]] </big>''' (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
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
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简介编辑
[[戴叔伦]](约732—约789)字幼公,一说字次公,金坛城西南窑村 == 物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 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出生于一个隐士家庭。祖父戴修誉,父亲戴昚用,都  是终生隐居不仕的士人。 戴叔伦年少时拜著名的学者萧颖士为师,他博闻强记,聪慧过人,“诸子百家过目不忘”,是萧门弟子中出类拔萃的学生。  <p style="text-indent:2em;"> 至德元载(756年)岁暮,为避永王兵乱,年约25岁的戴叔伦随亲族搭商船逃难到江西鄱阳。在  人生地疏的异乡,家计窘迫,于是他开始探寻仕途。 <p style="text-indent:2em;"> 大历元年(766年),戴叔伦得到户部尚书充诸道盐铁使刘晏赏识,在其幕下任职。 <p style="text-indent:2em;"> 大历三年  (769年),由刘晏推荐,任湖南转运留后。此后,曾任涪州督赋、抚州刺史,以及广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经略使。他在任期内,政绩  卓著,是个出色的地方官吏。约贞元五年(约789年前后),他上表辞官归隐,在返乡途中客死清远峡(今四川成都北)。之后返葬于金坛小南门外县  城南郊。明万历46年(1618年),金坛知县张翰中为疏通城内漕河,将其墓地移至南郊高坡(今南门面粉厂南围墙前),并亲自题立“诗伯夜台”墓  碑,即“大诗人之墓”的意思。 ''=='主要事迹'''==[[戴叔伦]]是江苏/金坛县人。 <p style="text-indent:2em;"> 他爷爷戴修誉和他爸爸戴昚用,都做了一辈子隐士而不愿为官。 
可到了戴叔伦这辈儿,他与哥哥戴伯伦就都开始做官了。他哥哥做的官不大,仅是个县令。元人辛文房在《唐才子传》里说戴叔伦是贞元十六年(公
授金紫服(《新唐书车服志》曰:自是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封谯县开国男爵位。
== 诗歌创作 ==[[ File:Ccccccc.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1627132711&di=ae58e7f3212737d3569f7eb5dbea5f03&imgtype=0&src=http%3A%2F%2Fcdnimg103.lizhi.fm%2Faudio_cover%2F2016%2F12%2F11%2F2573123857958351879_320x320.jpg原图链接] [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8%B4%E5%8F%94%E4%BC%A6%E5%9B%BE%E7%89%87&hs=2&pn=4&spn=0&di=1920254519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e=utf-8&oe=utf-8&cl=2&lm=-1&cs=208910504%2C19213155&os=4180934954%2C1199132384&simid=3411561503%2C67633645&adpicid=0&lpn=0&ln=30&fr=ala&fm=&sme=&cg=&bdtype=0&oriquery=%E6%88%B4%E5%8F%94%E4%BC%A6%E5%9B%BE%E7%89%87&objurl=http%3A%2F%2Fcdnimg103.lizhi.fm%2Faudio_cover%2F2016%2F12%2F11%2F2573123857958351879_320x32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stzit_z%26e3Bu4AzdH3F80d8mdnAzdH3Fdc0n8dnnm9add9bcc8a&gsm=0&islist=&querylist=来自百度]]] 戴叔伦]] 的诗,自唐人高仲武说他“其骨稍软”后,清代的纪晓岚、翁方纲、乔亿等人也都讲他“雄浑不足”或“皮松肌软”之类的话。我倒不以
为然,因为大凡充满澹泊之意的诗,你让它怒目圆睁或铿锵有声也不大可能,雄浑与澹泊原本就是一对儿矛盾,非要二者兼备起来,就是浑球儿的要
其实,戴叔伦有他自己的诗歌观,他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蓝田那地方在陕西省,以盛产美玉
闻名。但美玉在尚未 [[戴叔伦]] 开采出山以及未加工前,猛地看去其实与一块破石头无异,自然不能把它放在眼前来观赏,与其拿到眼前来看一块破石头,真不如去看它
在山中被烈日照耀时所生发出的朦胧光芒。把这句话说的更明白些,其实就是说“诗贵朦胧”。当然,这句话可能也还有另外一种指向----诗人与诗
发出浓烈的胡臭,就再也不想见他的人和诗了。
<p style="text-indent:2em;"> 估计戴叔伦是不会有胡臭的,即使有,也知道要躲人远一点,留个好印象。他让人远远看他的诗,自己也把诗写得远远的---- 年年五湖上,厌见五湖春。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山川迷道路,伊洛困风尘。今日扁舟别,俱为沧海人。
自唐人高仲武始 <p style="text-indent:2em;">年年五湖上 宋/元/明/清历代评论者能比较认可的基本是他的 厌见 律, 《中兴间气集》里所选的六首戴诗 湖春。长醉非关酒 全是五律 多愁不为贫 唐人姚合在《极玄集》里
所选的七首戴诗 <p style="text-indent:2em;">山川迷道路 不是五律的也只有一首 伊洛困风尘 今日扁舟别,俱为沧海 韦糓所编的《才调集》选戴诗四首,三首是五律 其实,从初唐到中唐,五律一直是诗坛上的主流诗
<p style="text-indent:2em;">自唐人高仲武始,宋/元/明/清历代评论者能比较认可的基本是他的五律, 《中兴间气集》里所选的六首戴诗,全是五律。唐人姚合在《极玄集》里所选的七首戴诗,不是五律的也只有一首。唐人韦糓所编的《才调集》选戴诗四首,三首是五律。其实,从初唐到中唐,五律一直是诗坛上的主流诗 体,即使是“省试诗”也是十二句的五言体,所以诗人大都对五言诗的写作下过极深功夫,而以五律或五言体见长的诗人也就不独戴叔伦一个了。 有
一个情况是需要特别说明的,那就是收在戴叔伦名下的诗,伪作及还不能确定的比较多。 《全唐诗》共收戴叔伦诗304首,基本是以明代的活字本唐
人诗集/朱警的《唐百家诗》/胡震亨的《唐音统笺》/《文苑英华》以及清康熙年间席启寓所编的《唐百名家集》等书为依据编纂而成。上世纪八十年
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蒋寅先生耙梳考证,暂时得出可确信为戴作的184首
[[ <p style="text-indent:2em;"> 戴叔伦]] 可确定为伪作的56首,而备考之作依旧高达64首之多。戴诗的伪作及不确定之作的数量之所以很高,主要因为历经宋/元时期的频繁战乱,
各类文集遭兵焚及散佚均很严重,明代以后的民间私馆刻本又基本属传抄性质,七拼八凑,许多诗甚至都是唐代以后的人所写,故可做的考据工作依
不着高”、“菊花到死犹堪惜/秋叶虽红不耐观”、“苦恨好山移不得/生憎俗客去还来”等等。
== 家庭 状况 ==
有关戴叔伦的家庭,据史料所载,他先后取过两位妻子,第一位是永州刺史韦采的女儿,继室娶的则是殿中侍御史崔殷之女。他膝下究竟有几个孩
=== 诗词鉴赏 ===
<p style="text-indent:2em;"> 调笑令·边草 <p style="text-indent:2em;"> 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除夜宿石头驿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p style="text-indent:2em;">诗意解释: <p style="text-indent:2em;"> 长期飘泊,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还独自滞迹在他乡逆旅,此情此景,更何以堪。这首诗就真切地抒写了诗人当时的际遇,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
凄凉之情。
<p style="text-indent:2em;">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
苏)。“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起句突兀,却在情理之中。除夕之夜,万家团聚,自己却还是浮沉宦海,奔走旅途,孤零零地在驿馆中借宿。
99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