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增加 2,719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筋 </big> ''' |- | File:T01ab655514a39e84f3.png|缩…”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筋 </big> '''

|-

|

[[File:T01ab655514a39e84f3.pn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ab655514a39e84f3.pn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812590&sid=2968521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筋是一个汉字,[[拼音]]是jin,本意是指附在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该文]]字在《素问·五藏生成论》和《灵枢·九针十二原》等文献均有记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拼音;
jīn

部首;


部外笔画;
6

总笔画;
12

五笔86;
telb

仓颉;
hbks

郑码;
mqym

笔顺编号;
314314351153

四角号码;
88227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7B4B
==释义==
①附在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牛蹄筋儿|伤筋动骨。

②可以看见的皮下静脉管:青筋。

③肌肉:筋骨|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也说"[[精疲]]力竭")。

④像筋的东西:钢筋|面筋|橡皮筋。
=='''文献出处'''==
筋,肉之力也。――《说文解字》(会意。从肉,从力,从竹。因竹多筋,故从"竹")。

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藏生成论》

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灵枢·九针十二原》

强者在内而摩其筋。――《考工记·弓人》

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先折筋骨。――清·方苞《狱中杂记》

筋骨尽脱。――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折叠编辑本段组词
筋皮(筋骨与皮肉);筋厮锁(身体已肢解,只剩筋络相连。比喻山河破碎);筋血(精力与血汗);筋条(身体结实强健);筋马(筋骨强健而不过于肥壮的马)。

折叠编辑本段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竻《广韵》《集韵》《韵会》举欣切《正韵》居银切,$音斤。《说文》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礼·曲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周礼·天官·医师》凡药以辛养筋。《释名》筋,力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 《博雅》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

又竹名。《戴凯之·竹谱》筋竹,长二丈许,围数寸,至坚利,南土以为矛。其笋未成竹时,堪为弩弦。

又药名。《本草》白茅根,一名土筋。

又姓,出《姓苑》。

又《集韵》渠焉切,音乾。大腱也。 《篇海》俗作䈥。<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7%AD%8B 筋],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30,8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