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橋本忍

增加 2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橋本忍(1918年4月18日-2018年7月19日,日語:橋本 忍/はしもと しのぶ Hashimoto Shinobu)日本兵庫縣人,日本知名的電影編劇、作家。從小深受喜愛戲劇藝術的父親影響。年輕時因罹患肺結核而免除兵役,住進療養所這段期間他專注於研究劇本,並對當時的著名編劇 [[ 伊丹萬作 ]] 心生嚮往,立志成為編劇。1942年他離開療養所回鄉,之後寫了劇本「山中的兵隊」寄給 [[ 伊丹 ]] 本人,沒想到收到了回信,之後他就成為伊丹的徒弟。1949年橋本忍把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竹林中》改編寫成劇本,輾轉落入 [[ 黑澤明 ]] 手上,他要求橋本忍加入芥川另一小說《羅生門》內容,翌年拍成電影,不但好評如潮,還獲得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該片成為黑澤明的代表作,也是橋本忍做為編劇家出道的首次作品。
橋本忍與黑澤明先後8次合作,除了《羅生門》還有《七俠四義》、《流芳頌》、《蜘蛛巢城》及《戰國英豪》等,因此被形容為後者的「御用編劇」。《七俠四義》為黑澤明贏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星戰之父」佐治魯卡斯(George Lucas)亦坦承,他創作《星球大戰》的靈感,正是源自《戰國英豪》,可算是對橋本忍的最大讚美。
1973年,橋本忍成立了「橋本製作公司」,創業作正是他跟 [[ 山田洋次 ]] 聯合編劇、 [[ 丹波哲郎 ]] 主演的《砂之器》,電影叫好叫座;橋本忍亦曾兼任導演一職,可惜他執導的《幻之湖》票房遇冷。晚年的他再次為其自編自導電影《我想成為貝殼》,重新撰寫劇本,並改由中居正廣和仲間由紀惠主演。直至90多歲中風後,他才停止創作。
橋本忍一生中的作品接近90部,包括「七武士」、「追捕」、「零的焦點」、「霧之旗」、「奪命劍」、「白色巨塔」、「日本最長的一日」、「日本沈沒」等,也成為了日本影壇中最為尊敬的劇作家之一,山田洋次也視他為電影生涯的導師。
山田洋次撰文悼念
1,7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