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尉天驄

增加 20 位元組, 5 年前
建立內部連結
== 經歷 ==
出身中國江蘇碭山(今被劃於安徽省),1949年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來台<ref>[https://bookzone.cwgv.com.tw/authors/details/8286  尉天驄],天下文化。</ref>。1956年就讀政治大學大中文系,大二時擔任《筆匯》的編輯,邀請中文系教授 [[ 王夢鷗 ]] 指導,拜訪何欣 、[[ 姚一葦 ]] 等老師,和同學許國衡、尤崇洵,熟識朋友郭楓 葉笛等人合作,之後尉天驄持續經營文學雜誌,再辦《文學季刊》、《文學雙月刊》、《文季》<ref>[http://xn--pssu7cr6n8wh.tw/zh_tw/news/%E5%B0%89%E5%A4%A9%E9%A9%84%E3%80%8A%E7%AD%86%E5%8C%AF%E3%80%8B%E9%9D%A9%E6%96%B0%E8%99%9F%E6%95%B8%E4%BD%8D%E5%85%B8%E8%97%8F%E5%95%9F%E7%94%A8-7396885 尉天驄《筆匯》革新號數位典藏啟用],政大校訊,2015-11-27。</ref>。政大畢業後,在政大中文系擔任助教、講師、教授,退休後仍在中文系兼課,為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ref>[http://xn--pss54z.tw/zh_tw/news/%E8%A1%A8%E5%BD%B0%E8%AE%80%E6%9B%B8%E4%BA%BA%E9%A2%A8%E9%AA%A8-%E6%94%BF%E5%A4%A7%E9%A0%92%E6%8E%88%E5%B0%89%E5%A4%A9%E9%A9%84%E5%90%8D%E8%AD%BD%E6%95%99%E6%8E%88-4730952 表彰讀書人風骨 政大頒授尉天驄名譽教授],政大校訊,2009-12-02。</ref>。
2014年出版《荊棘中的探索》,同時政大舉辦「尉天驄與戰後台灣文學發展」講座,展示其著作、手稿、影像等實體及數位內容<ref>[https://tw.news.yahoo.com/%E5%B0%89%E5%A4%A9%E9%A9%84%E5%A5%BD%E4%BA%BA%E7%B7%A3-%E8%AB%87%E6%96%87%E5%AD%B8%E8%81%8A%E9%96%8B%E4%BA%86-220145575.html 尉天驄好人緣 談文學聊開了],中時電子報,2014年5月6日。</ref>。同年7月發生車禍遭摩托車衝撞住院,歷經兩次頸椎大手術,至2015年1月才出院<ref>[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126000421-260115 尉天驄將出院 一心想寫出新思維] ,中國時報,2015年01月26日。</ref>。
著作包括小說集《到梵林墩去的人》;評論集《文學札記》、《民族與鄉土》、《理想的追尋》、《鄉土文學討論集》(編著);散文集《天窗集》、《眾神》、《棗與石榴》、《歲月》、《回首我們的時代》等。
其重大成就在197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時,以尉天驄為首的 [[ 陳映真 ]] [[ 王禎和 ]] 等人受到親國民黨的抨擊,但尉天驄在1978年編輯《鄉土文學討論集》,共收錄雙方74篇文章,並且請 [[ 胡秋原 ]] 寫序,至今是研究臺灣鄉土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ref name="星雲"/>。
== 影片 ==
5,4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