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蓋斑鬥魚

增加 1,44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關於蓋斑鬥魚==
[[File:蓋斑鬥魚09.jpg|350px|缩略图|右|蓋斑鬥魚[https://hlab.hl.gov.tw/News_Content.aspx?n=2201&s=15242 照片來自]]]
[[File:蓋斑鬥魚10.jpg|350px|缩略图|右|蓋斑鬥魚[https://blog.xuite.net/sredsun/twblog1/125663238 照片來自]]]
蓋斑鬥魚 (Macropodus opercularis (Linnaeus, 1788))是一種[[小型淡水魚類]],又名台灣鬥魚、台灣金魚、三斑鬥魚、天堂魚,是台灣原生種的[[淡水魚]]。鰓蓋後上方有一暗綠色圓斑,因此命名為蓋斑鬥魚。
早期在農村池塘、[[沼澤]]、溝渠、稻田等水流緩和區常可見其蹤影,但隨著環境污染 、農藥濫用、過度開發,蓋斑鬥魚一度瀕臨絕種而被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1997年農業局尋獲原生種並開始復育,1999年突破養殖技術,開始大量繁殖,2009年終於由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除名。
蓋斑鬥魚可以說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淡水魚類]],也與生態保育息息相關。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合作打造的「里山動物列車」在2018年2月6日首航,便將蓋斑鬥魚列入代表性的[[里山動物]]之一;在EMU800型微笑號通勤電聯車8節車體,彩繪了蓋斑鬥魚、[[草鴞]]、[[石虎]]、[[食蛇龜]]、[[臺灣蛙類]]、[[食蟹獴]]、[[彩鷸]]及[[穿山甲 ]]8 等8 種棲息於淺山與農田生態系的里山動物,讓民眾可以與里山動物一起悠遊旅行。 台灣的蓋斑鬥魚也根據分布地區的不同分成食水嵙型、三義型、嘉義型、北埔龍潭型;蓋斑鬥魚生活於平緩的水域如小河溝、野塘、池塘或稻田中。這種環境也是蚊子的繁殖地。成年蓋斑鬥魚在野外的主食即為蚊蟲以及孑孓,一隻野生鬥魚一天可捕食300隻孑孓,因此對於防治病媒蚊有很大的效果。一般說來「公魚」,有著「剪刀尾」及「細長的身體」,可活3~6年,而「母魚」身體較為短小,因為要負擔起傳宗接代壽命較短些約為2~3年。 1990年代,由於台灣的環境汙染、農藥濫用、過度開發以及外來種蓋斑鬥魚與台灣鬥魚的雜交,台灣純種的蓋斑鬥魚日漸稀少。再者登革熱肆虐,急需消滅傳播媒介的蚊子幼蟲孑孓,有孑孓殺手稱號的台灣鬥魚是很好的生物防治利器,有快速復育的需求,故行政院農委會於1990年將台灣蓋斑鬥魚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Rare valuable species)予以保護。而蓋斑鬥魚的美麗和繁殖並不亞於孔雀魚,想養的人不在少數;列入保護後就不能再販賣了,水族館於是從東南亞引進的蓋斑鬥魚魚種,命名為「彩兔」,雖然有些微差異但是和台灣本土型的外表類似,賣「蓋斑鬥魚」不可以,賣「彩兔」就可以囉! 
==蓋斑鬥魚養殖技巧==
[[File:蓋斑鬥魚06.jpg|350px|缩略图|居中|蓋斑鬥魚[https://aquaponics106.pixnet.net/blog/post/]]]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gallery>
==視頻==
32,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