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济波 ''' ,男,(1889~1976)四川合江人,成都高师毕业,1957年入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曾任 [[ 西北大学 ]] 、中山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政协委员,省图书馆副馆长。是20世纪20年代活跃于中学语文教育界的 [[ 知名学者 ]] 。早期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基本信息{{Infobox person| 中文 姓 名 称= 穆济波| 图像 = [[File: 穆济波.jpg|缩略图|center]]| 图像说明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1781428669&di=5ecdb499aa8076b2fdd8e4cff54f1838&imgtype=0&src=http%3A%2F%2Fimg.baizhan.net%2Fuploads%2Fallimg%2F161027%2F29_161027161914_1.jpe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7%A9%86%E6%B5%8E%E6%B3%A2&step_word=&hs=0&pn=10&spn=0&di=12640797488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69390799%2C1570290103&os=960186677%2C707917747&simid=3371564683%2C300521057&adpicid=0&lpn=0&ln=49&fr=&fmq=1551771328289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baizhan.net%2Fuploads%2Fallimg%2F161027%2F29_161027161914_1.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kwtziwg_z%26e3BgjpAzdH3FgjofAzdH3Fda8m8ad0AzdH3Flnmdc_z%26e3Bip4s&gsm=0&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网]| 出生日期 = 1889年 | 逝世日期 = 1976年| 国籍 =中国| 知名原因 =20世纪20年代活跃于中学语文教育界=}}
== '''目录''' =='''1人物简介'''<br><br>'''2人物生平'''<br><br>'''3人物经历'''<br><br>== '''人物简介''' == 国籍 穆济波,男,四川合江县人,早期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是20世纪20年代活跃于 中 国学语文教育界的知名学者。<br>
民族
汉
== '''人物生平''' == 长期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任教。对我国早期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做 出 生地过多方面的贡献。<br>== '''人物经历''' == 四川合江县在1922年新学制确立后的课程标准起草工作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其中,《高中必修科国文科学程纲要》,就是由穆氏拟定的。所谓"必修科国文科",就是针对高中学生中国文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特为设置的,学制1年,每周授课4小时,占8个学分。《纲要》阐明其内容含2项:甲为文字学,乙为文艺概论。文字学又分言语与文字、字音、字形和字义;文艺概论又分文学概说、中国历代文学之变迁、近世西方文学思潮之激变。如此精深的内容,拟订者非有深厚的学养很难胜任此项工作。<br>
目录1人物简介2人物生平3人物经历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简介穆济波,男,四川合江县人 在语文教材发展史上 ,早期 著名 文、白分编 的 革新尝试中,穆氏曾为中华书局编过《初级国 语 读本》、《初级 文 言读本》、《高级国语读本》和《高级文言读本》,分别供初中、高中使用。穆氏是主张文言、白话分 教 育家。是20世纪20年代活跃 的,即初中教白话,高中教文言;另 于 初 中 设文言选科,高中设白话选科,以为"调剂"之用,加强教 学 语 的针对性。他试编的 文 、白分编本,就是从 教 育界 材建设上体现[[自己]]主张 的 知名学者 实际步骤 。<br>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生平长期 在 东 南 京 大学附中,主持了道尔顿制的实验研究。 东南大学附中 主 任 (相当于校长)廖世承是心理学家、实验教育家,在校力主 教 育科学实验 。 对我 因美 国 早期语文 实验 教育 事业 家麦柯尔来华指导,确定的课题是"道尔顿制与非道尔顿制的比较研究"。穆氏参与了此课题的研究。实验后初步认定:道尔顿制能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工作方便自由,有利于养成自动求学 的 发展 习惯 , 做出过多 尤其能养成学生初步的"[[治学]] 方 面 法和能力";但程度难得一致,学生精神容易涣散,练习考订的机会较少。最终 的 贡献 结论是:道尔顿制与非道尔顿制比较,在国文科,前者并不占优势 。<br>
在1922 穆氏在1924 年 新 发表的《中学校国文教 学 制确立后的课程标准起草工作 问题》一文 中, 担任了 着重探讨了3个 重要 职务。其 问题:第一,国文国语在教学上有何价值?第二,语文的本身是不是教育的目的?第三,国文国语教学的目的何在?从理论上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他又专门公布了他在东大附 中 , 任教时重新修订的 《 初 高中必修 科 国文 科学 课 程纲要 草案 》, 就是由穆氏拟定 作为改革实践 的 方案 。 所谓"必修科国 这篇论 文 科" , 就 可以认为 是 针对高 代表20世纪20年代 中学 生中国 语 文 基础相对较好 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最高水平 的 学 成果之一。<br>== '''寻找穆济波''' ==秦德君的回忆录大体上叙述了她一 生 特为设置 的 经历 , 学制1年 但正如一篇评论文章所说 , 每周授课4小时 “革命女性的尴尬大约也在这里 , 占8个学分。《纲 想 要 》阐明其内容含2项:甲为文字学 凸现自己的革命性 , 乙为文艺概论 偏偏所有人只喜欢看她们革命的性 。 文字学又分言语与文字、字音、字形和字义;文艺概论又分文学概 ”按该女性作者的 说 、中国 法,“秦德君的感情经 历 代文学之变迁、近世西方文学思潮之激变 丰富到让所有良家妇女都目瞪口呆” 。 如此精深的内容 <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d5ac90100a6s7.html 寻找穆济波 作家:仆射] , 拟订者非有深厚 仆射 的 学养很难胜任此项工作。博客,2008-07-10</ref>
在语文教材发展史上,早期文、白分编的革新尝试中,穆氏曾为中华书局编过《初级国语读本》、《初级文言读本》、《高级国语读本》和《高级文言读本》,分别供初中、高中使用。穆氏是主张文言、白话分教的,即初中教白话,高中教文言;另于初中设文言选科,高中设白话选科,以为"调剂"之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他试编的文、白分编本,就是从教材建设上体现自己主张的实际步骤。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在东南大学附中,主持了道尔顿制的实验研究。东南大学附中主任(相当于校长)廖世承是心理学家、实验教育家,在校力主教育科学实验。因美国实验教育家麦柯尔来华指导,确定的课题是"道尔顿制与非道尔顿制的比较研究"。穆氏 == ''' 参 与了此课题的研究。实验后初步认定:道尔顿制能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工作方便自由,有利于养成自动求学的习惯,尤其能养成学生初步的"治学方法和能力";但程度难得一致,学生精神容易涣散,练习 考 订的机会较少。最终的结论是:道尔顿制与非道尔顿制比较,在国 文 科,前者并不占优势。献''' == 穆氏在1924年发表的《中学校国文教学问题》一文中,着重探讨了3个重要问题:第一,国文国语在教学上有何价值?第二,语文的本身是不是教育的目的?第三,国文国语教学的目的何在?从理论上回答了上述问题之后,他又专门公布了他在东大附中任教时重新修订的《初高中必修国文课程纲要草案》,作为改革实践的方案。这篇论文,可以认为是代表20世纪20年代中学语文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最高水平的成果之一。 穆济波(1889~1976)四川合江人,1957年入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成都高师毕业。曾任西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政协委员,省图书馆副馆长。[1]{{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