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东铁线

增加 8,584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 东铁线.jpeg5px 0; "> '''東鐵綫''' </p>| 有框|右-|<bigcenter> 东铁线</big>[img src="https://wwwcdn.hydhk01.gov.hkcom/di/tcmedia/road_and_railwayimages/existingdw/railway_network20211130/er542462076535312384826537.png/imagesihYeq672kcQJPyVl6LSUcumAjQ2jSWggmYlmT5mJZk8?v=w1920" width="280"></thumb.jpg 原图链接]center><small>[https://www.hyd.govhk01.hk/tc/road_and_railway/existingcom/railway_network%E7%A4%BE%E6%9C%83%E6%96%B0%E8%81%9E/er706848/index.html 来自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E6%B8%AF%E9%90%B5%E6%9D%B1%E9%90%B5%E7%B7%9A%E9%81%8E%E6%B5%B7%E6%AE%B5%E8%B5%B0%E7%B7%9A%E5%9C%96%E9%A6%96%E6%9B%9D%E5%85%89-%E6%8E%A8%E6%96%B0%E7%B6%B2%E7%AB%99%E4%BB%8B%E7%B4%B9%E8%B7%AF%E7%B6%AB%E8%B3%87%E8%A8%8A 的图 來自hk01]]]</small> |}
''' 东铁线東鐵綫''' ([[英语]]:East (East Rail Line ,简称:EAL ,前 稱''' 广东铁,英语:KCR 廣東鐵'''(KCR East Rail ,亦被称作“火车” ),是 [[ 港铁 鐵]] 条连 條連 [[北區 (香港)| 區]] [[ 油尖旺 區]] [[通勤鐵 线 ]]綫 ,大致呈南北走向,由 [[ 广铁 廣鐵 路公司 ]]擁 有,以 务经营权” 務經營權」 方式授予 [[ 公司 运营 ]]營運 [[ 香港 ]] 最早通 [[重型鐵 ]] 。在1910年至1996年期 [[ 香港]] 方面 线 線為'''[[廣 广铁 |九廣鐵路]] -英段 (英语:Kowloon'''(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 缩写 [[縮寫]] :KCRBS),1910年至1949年期 [[清朝政府| 清廷 ]] 和[[中 國政府]] 政府称 为广 為'''廣 路-英段 '''
==概要== 除本地客运外 東鐵綫從九龍[[紅磡站]]開始,經過[[旺角]]和[[九龍塘]]後再穿越隧道途經[[新界東]]的[[香港新市鎮|新市鎮]] 东铁线乘客还可在最後到達位於[[香港]]與[[深圳市|深圳]]交界的香港[[ 羅湖站 (香港)|羅 湖站]] 與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落 洲站]] 过境前往,並且可以在羅湖站經[[羅湖橋]]與[[中國大陸]]的[[ 鐵路]] 連接 總長度約為41.5<!--47.5-->[[公里]]( [[屯馬綫]]通車前最長的港鐵鐵路線),共有14<!--16-->個車站,其中3<!--4-->個轉車站分別接駁<!--、[[港島綫]]、[[荃灣綫]]、[[南港島綫]]([[金鐘站]])-->[[觀塘綫]]([[九龍塘站 ( 香港 首条连接 )|九龍塘站]])、[[屯馬綫]]([[紅磡站]]和[[大圍站]])。目 除[[何文田]][[公主道]]段、[[筆架山隧道]]、[[ 中国 埔滘]]段、[[ 口岸落馬洲支線]] 及興建中的過海延綫部份路段建於隧道內,所有車站及路段均建於地面及架空,目前車隊共有408個車廂,而本綫在路綫圖中以粉藍色代表。 九廣鐵路-英段時代 定位本為[[近郊 铁路 线 |近郊鐵路]] 并且是唯 因沿綫的大型[[香港新市鎮|新市鎮]]相繼落成,客量大幅增加,在1990年代逐漸改變為[[區域鐵路]],並翻新列車以迎合通勤化的需要,而1997年9月1日起開始凍結票價,直到2010年6月13日方進行加價。 直以來,絕大部份車程的票價比巴士便宜,雖然本地鐵路服務虧損嚴重,不過由於[[羅湖站 (香港)|羅湖站]]的票價甚高,足可彌補前者的虧損。 [[新界東]]的快速公路網絡並不完善,於繁忙時間,[[獅子山隧道]]、[[上水]]至[[沙田 (香港)|沙田]]之間的[[九號幹線]]以及[[窩打老道]]及[[公主道]] 帶時 擠塞,以致東鐵綫比巴士有明顯的時間優勢;只有途經[[ 門隧道]]、[[大老山隧道]]、[[青沙公路]]等較鐵路 接的巴士路線可與東鐵綫競爭,故此本綫一向是沿綫新市鎮的主要交 工具。 東鐵綫在停止貨運業務前所提供的主要貨運業務有貨櫃運輸、一般貨運(平板拖卡)及牲口運輸,來往[[香港]]與[[中國大陸]],最遠至[[烏魯木齊]]。在[[上水屠房]]運作以前,載著牲畜的列車(俗稱「豬車」,因運載的牲畜以豬隻為主)經過車站時留下的氣味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紅磡貨場]]設有[[國際郵件中心]],處理來往中國大陸的平郵郵件。由於中港鐵路貨運在靈活性、時間 上遠不及水路和公路,從2000年代起,中港兩 客运车组同时行走 貨運量上升時,市場對中港鐵路貨運需求卻急劇下降。2009年10月29日,[[港鐵公司]]宣佈經仔細研究後,決定於數個月後停辦中港跨境貨運市場佔有率僅為0.08%的鐵 线 貨運業務。2010年6月15日,隨著最後一班北上郵政貨運列車由國際郵件中心開出,港鐵跨境貨運服務正式終止
公司 于2010 於2010 年6月16日停 办铁 辦鐵 货运 貨運 前, 东铁线 東鐵綫 是香港唯一有 经营货运业务 經營貨運業務 线<ref>[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2_07_06_82969.shtml 深圳地铁将设头等厢 上海称不搞差异化],观察者,2012-07-06</ref> ,[[ 广 深港高速 ]] 香港段 ]]啟 用前,本 线 是香港唯一的 [[城際鐵路| 运铁 運鐵 线 綫]] 。客 [[紅 磡站 ]] 湖站和落 洲站,全 长约41長約41.5公里;而[[货运]] 貨運 务当时 務當時 磡的 货场发 貨場運 往中 各大[[ 城市]] 现时 現時 在香港境 然港 公司仍然保留各 货场 貨場 的使用 ,可是 在只有 [[羅 编组 編組 ]] 仍在 作。
应2019[[ 2019 冠状病毒]] 病疫情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 [[ 香港 赛马会于2020 賽馬會]]於2020 年1月26日 起暂 至10月18日期間暫 于赛马 於賽馬 [[ 沙田 马场 馬場]] 席,故此 马场 [[馬場站 (香港)|馬場 ]] 放。另因 [[ 香港特 別行政區 政府 于2 |香港特區政府]]於2 月4日起 暂时关闭罗 暫時關閉羅 湖及 [[ 支线 管制站 ]] 东铁线于当 東鐵綫於當 日起只 磡站至 [[上水站 (香港)| 上水站 ]] 之本地 线 一般 车组 列車 ,另 穿梭 车组 列車 上水站 与罗 與羅 湖站以接载持有 湖特 价证 價證 湖居民,但不 设过 設過 境前往中 国内 國內 地以及城 直通 之服
配合 东铁线即将投入服务的9卡 更換[[港鐵中期翻新列車|中期翻新列車]],[[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新列車]]在更換期間亦會同時行走,但因 车组 舊列車車門位置不同 ,自2020年3月中上旬起,沿 线车站 綫車 台上 开始贴 均貼上9卡及12卡列車車門號碼標貼。== 歷史 =====九廣鐵路發展初期===早於1864年<ref>{{cite web|url=http://www.kcrc.com/tc/about-kcrc/history.html|title=九廣鐵路公司的歷史|author=|date=|website=www.kcrc.com|accessdate=2016-03-11|archive-date=2019-10-0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004035510/http://www.kcrc.com/tc/about-kcrc/history.html|dead-url=yes}}</ref>,曾在[[英屬印度]]發展鐵路初期擔任重要角色的英國鐵路工程師麥當奴·史提芬遜,率先提出興建一條鐵路連接九龍及[[廣東省 (清)|廣東]]的構思,可惜當時並未獲得[[北京]]的[[清朝|清政府]]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有關建議一直被擱置。直到1890年代,香港與廣東的[[貿易]],尤其是[[廣州]]的交流頻繁越趨,加 上[[ 绿色歐洲]]12卡车组排队标志及12卡车组专用之车卡-乘降门号码标贴 列強擴展在華的勢力,使這個構思再度重提。1898年英國從清政府手上租借新界的土地後,計劃才得到港府重視 而9卡车组排队标志亦于4 該年,[[中英銀公司]]獲特許權,興建廣州至香港的鐵路。1899年,清政府與英國議定修建九廣鐵路,後因英國正應付[[第二次波耳戰爭]]而中斷,直至1905年9 下旬开始 ,立法局正式落實興建九廣鐵路。當年九廣鐵路共有兩個走線方案:東行方案由尖沙咀向北開鑿畢架山隧道,沿沙田海、吐露港到達邊境;西行方案則由尖沙咀向西北而行,經過葵涌、荃灣和青山沿岸,北上至元朗到達邊境。最終,港府以造價較低(約44萬英鎊,較西行方案便宜約3萬英鎊),經濟效益 大和具有軍事價值為理由而採納前者。1906年,九廣鐵路-英段動工,華段則後於1908年動工。經中、英雙方商定 ,以 配合新车组与 羅湖橋 期翻新车组不同的乘降门位置 孔第二節為界 并为即将开展之混合车队运营作准备 分為華、英兩段。英段由英方建造、管理及營運;而華段則是由中方建造、管理及營運
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開通,由[[九廣鐵路局]]管理。通車時設有七個車站,分別為九龍臨時車站、紅磡臨時車站、[[旺角東站|油蔴地車站]]、[[沙田站|沙田車站]]、[[大埔滘站|大埔車站]]、[[粉嶺站|粉嶺車站]]及羅湖臨時車站,全線為單線鐵路,除九龍臨時車站為單月台車站外,其餘車站均設有兩個月台。1911年10月8日,華段鐵路建成通車,九廣鐵路英段與華段連接並直通運行,是為[[廣九直通車]],九廣鐵路北至[[廣九車站]],羅湖臨時車站停用並拆卸。同年12月21日,[[沙頭角支線]]局部通車,粉嶺至[[石涌凹站|石涌凹]]段啟用;支線亦於翌年4月1日全線通車。 九廣鐵路-英段原先在大埔墟設有旗站(即早期之訊號站),後於1913年改為正式車站,是為[[香港鐵路博物館|大埔墟車站]]。另外,尖沙咀的[[九龍站 (尖沙咀)|永久九龍總站]]於1914年3月1日動工,4月啟用車站月台,並於1916年3月28日全面啟用車站;九龍車站旁的尖沙咀鐘樓則於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臨時紅磡車站則於1921年6月15日關閉,改建為編組站、調度場及修車廠。 早期行走九廣鐵路的列車由[[蒸汽機車]]牽引,直至1962年[[柴油機車]]全面取代蒸汽機車行走於九廣鐵路英段的線路上。因為九廣鐵路有相當長的時間使用這些機車行走,形象深刻,故香港市民口中仍習慣將其稱為「火車」,其車站稱為「火車站」,情況在老一輩香港人中尤為普遍。部份[[九巴]]路線目的地名稱曾使用「火車站」一詞,如「[[沙田站|沙田火車站]]」、「[[旺角東站|旺角火車站]]」,至今仍然有部份小巴路線使用「火車站」一詞作目的地名稱。 == 概要=動盪年代===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期間,不少工人離開香港,北上返回中國大陸。英政府於2月28日制定《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港督下令九廣鐵路停駛。1923年,再發生[[省港大罷工]],直通車服務一度中斷,直至1927年才恢復。因沙頭角公路於1927年落成啟用,沙頭角支線客量大幅減少,終於1928年4月1日停辦,沿線大部分鐵路建築均完全拆卸,僅留下[[洪嶺站|洪嶺車站]]未有拆卸。 1930年,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爆發,[[城際直通車|直通車]]再度中斷運作。同年5月16日,[[上水站 (香港)|上水車站]]啟用。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中國駐軍在1938年10月底奉命炸毀石龍南鐵路大橋兩個橋墩以阻擋日軍南侵,廣九鐵路中斷。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及入侵香港,駐港英軍在香港保衛戰期間為拖慢日軍入侵的進度,於是派皇家工兵自行破壞英段的鐵路設施<ref>{{cite web |title=羅湖橋 |url=https://www.hk-place.com/viewtext.php?id=131 |website=香港地方 |accessdate=2020-09-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112194244/https://www.hk-place.com/viewtext.php?id=131 |archivedate=2020-01-12 |deadurl=no }}</ref>,包括拆毀羅湖鐵路橋及以爆破堵塞[[筆架山隧道]],阻止日軍利用鐵路。同年12月25日[[香港日佔時期|香港淪陷]],日軍立即維修英段鐵路,於1942年4月完成基本的整修,使鐵路可投入軍事運輸用途,之後復辦來往香港至廣州的直通車。由於原屬英段的列車和設備被日軍運到中國大陸應用,到1945年8月香港重光時,英段只剩下2台機車和幾節車卡可以使用。 1937年5月1日,九廣鐵路局增設[[鐵路巴士]]服務,來往粉嶺站至大埔墟站,每日對開七班,供新界居民運送農產。該架鐵路巴士由兩架[[百福汽車|百福]]三噸貨車改裝而成,提供45個三等座位,並以六缸引擎驅動。該服務在戰時暫停,至戰後因該鐵路巴士依然倖存,因此恢復服務。鐵路局於1947年再度改裝一架鐵路巴士提供服務,至1961年結束。 香港重光後,[[英國皇家空軍]]負責修復鐵路,並修復在香港境內僅有的車卡及機車作權充使用。同年9月29日,英段鐵路恢復運作,皇家空軍於1946年5月1日將鐵路交回文職人員管理。其後,當局從英國訂購12輛Austerity 2-8-0蒸汽機車,這批機車在1948年抵港。
东铁线从九龙红磡站开始 ===第二次國共內戰戰後年代===1949年 经过旺角和[[ 九龙塘中國國民黨]] 后再穿越隧道途经新界东的新市镇,最后到达香港与深圳交界的罗湖与位于落马洲河套区的落马洲站,并且可以 罗湖经罗湖桥与 [[第二次国共内战|第二次國共內戰]] 国大陆的广深铁路连接 失利 总长度约为41.5公里 當年10月14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 有14个车站<ref>[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333828 港铁东铁线简介和國人民解放軍]] 成功佔領廣州 哔哩哔哩</ref>,其中3个换乘站分别接驳观塘线(九龙塘站)、隨後[[ 西铁线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國民政府遷往台灣]] (红磡站)和屯马线一期(大围站) 除何文田公主道段、笔架山隧道、大埔滘段和落马洲支线部分路段建于隧道内 而廣九直通車再次因政治原因停駛 所有车站及 九廣鐵 -英 均建于地面上并全线改以[[ 电气化羅湖站 (香港)|羅湖車站]] 。目前车队共有408个车卡。而东铁线在路线图中以粉蓝色代表 為終點站
1949年10月15日,[[ 九广铁路和合石支線]] -英段时代的定位本为近郊铁路 通車 因沿线的大型新市镇相继落成,客量大幅增加,在1990年代逐渐改变为每日由紅磡公眾殮房運送棺木到[[ 区域铁路和合石墳場]] ,并翻新车组以迎 ;[[和 通勤化的需要,而1997 石車站]]亦於1950 年9 月1日起开始冻结票价,直到2010年6月13 月11 方进行加价 啟用 一直以来 隨着棺木的運送逐漸由靈車取代 绝大部分车程的票价比巴士便宜 九鐵於1968年底停止運送棺木至和合石墳場 虽然本地铁路 結束靈柩運送 务亏损严 務。[[和合石支線]]改於每年[[清明|清明節]]和[[ 陽節]]提供客運服務 不过由于罗湖站的票价甚高,足可弥补前者的亏损 以方便接載掃墓人士
新界东的快速公路网络并不完善,于繁忙时间,狮子山隧道、上水至沙田之间的九号干线;以及窝打老道及公主道一带,时有挤塞 1955年9月2日 以致东铁线比巴士有明显的时间优势;只有途经城门隧道、大老山隧道、首部[[ 青沙公路柴油機車]] 等较铁 投入服務。1956年4月26日,一列軍用蒸氣火車在紅磡車廠爆炸,促進了九廣鐵 直接 柴油化 巴士线路可与东铁线竞争 進程 故此本线一向是沿线新市镇的主要[[交通工具]] 直至1962年9月2日所有蒸汽火車由柴油機車取代
本线在停止货运业务前所提供的主要货运业务有1956年9月24日,馬料水車站啟用,並於1967年1月1日起,配合[[ 集装箱香港中文大學]]逐步落成而改名[[ 运输]]、一般货运(平板动车组拖车)及牲口运输,来往 大學站 ( 香港 与中国 )| 陆,最远至[[乌鲁木齐學車站]]。 在上水屠房运作以前,载着牲畜的车组(俗称“猪车”,因运载的牲畜以猪只为主)经过车 除大學車 时留下的气味是不少人的童 外,1960 回忆。红磡货场设 代亦 国际邮件中心,处理来往另外兩個車站曾經改名:大埔車站改名為[[ 中国 陆]]的平邮邮件。由于中港铁路货运在灵活性、[[时间埔滘站|大埔滘車站]] 及成本上远不及水路和公路 从2000年代起,中港两 而油蔴 的货运量上升时,市场对中港铁路货运需求却急剧下降。2009年10月29日,港铁公司宣布经仔细研究后,决定于数个月后停办中港跨境車站則改名為[[ 货运市场旺角東站|旺角車站]] 占有率仅为0.08%的铁路货运业务。2010年6月15日,随着最后一班北上邮政货运车组由国际邮件中心开出,港铁跨境货运服务正式终止
==视频=====<center> 东铁线 相关视频在車務運作方面,九廣鐵路局於戰後的30餘年間,在英段鐵路持續增加列車的班次。1950年代,每日對開班次由10班車增至12班車,</centerref>{{cite web|url=https://hkjo.lib.hku.hk/archive/files/5e71f7fe1becbaef57c0aa5a5f9bb494.pdf|title=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 Public Timetable|date=<center>铁路随拍:东铁线E116E76大围至沙田一台,日间沙田特车 1951-05-01}}</centerref><centerref>{{#iDisplaycite web|url=https:p0902knn364//hkjo.lib.hku.hk/archive/files/d39b6f5969ca36cf8e7babe5392710d0.pdf|560title=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 Public Timetable|390|qqdate=1957-07-21}}</centerref>1960年代增至17班車,至1970年代末增至每日對開20班車,繁忙時間每30分鐘一班。<center>带你参观香港发达的公共交通!香港东铁线罗湖站拍车</center><centerref>{{#iDisplaycite web|url=https:a08416gzrgc//hkjo.lib.hku.hk/archive/files/2cad1006ba6d6090a9d327926686f9ad.pdf|560title=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 Public Timetable|390|qqdate=1979-01-01}}</centerref>
==参考文献==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Category:運輸倉儲通信業]]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