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
次編輯
變更
鄧小平
,扩内容,照片,链接
{{Infobox person|姓名 = 邓小平|類型 = |圖片 = [[File:邓小平2.jpg|缩略图|center|[http://p0.ifengimg.com/pmop/2018/0925/1A92179902E14C684288777DF0342D1F84FA1501_size101_w480_h589.jpeg 原圖鏈結][http://news.ifeng.com/a/20181010/60101431_0.shtml 来自凤凰网图片]]] |本名 = |外文名 = |外文 = |羅馬拼音 = Deng Xiaopin|英文名 = |暱稱 = |其他藝名 = |國籍 = |民族 = 汉族|籍貫 = 四川|出生日期 = |出生地點 = 原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逝世日期 = ({{bd|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catIdx=Deng Xiaoping}})|逝世地點 = |職業 = 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語言 = |教育程度 = 莫斯科中山大学|宗教信仰 =|配偶 = [[张锡瑗]]、[[卓琳]]|兒女 = [[邓林]]、[[邓楠]]、[[邓榕]]、[[邓朴方]]|父母 =|音樂類型 = |演奏樂器 = |出道地點 = |出道作 = |出道日期 = |代表作 = |活躍年代 = |唱片公司 = |經紀公司 = |網站 = |相關團體 = |獎項 = }} '''邓小平''' <ref>[https://news.china.com/zh_cn/focus/2009dxp/ 世纪伟人邓小平] 中华网新闻 </ref> ({{bd|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catIdx=Deng Xiaoping}}),原名'''邓先圣''',后由啟蒙老師改[[訓名|名]]'''邓希贤'''。[[中国]][[四川省]][[广安州 (明朝)|广安州]]协兴乡(今[[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人,[[祖籍]][[江西]][[吉水]],在[[法国]][[勤工儉讀]]期间参加了[[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後留學[[蘇聯]]並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經過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党和国家领导人|领导人]]之一。1977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78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认领导地位。1978年至1983年,任[[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至1989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至1987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3年至1990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 '''邓小平''',美国《时代》周刊曾8次,将他列为封面人物,2次评他为“年度风云人物”,西方人称他为:“打不倒的小个子”,毛主席说他是:“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他被誉为中国继往开来的领袖人物,他改变了中国,创造了时代,也影响了全世界!<ref>[https://mp.weixin.qq.com/s/SAjWTGPZ-zj-1UIyXl1xvg 盛世中国年,今天不得不说他!这个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人!] 德国优才计划,2019-2-22</ref> ==成长经历==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他的父亲为他取名为“邓先圣”,期望他能学习圣人品格,长大后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他的母亲也常教导他:“蚕子吐尽了干丝,自己就憋死在茧子里,它们不是为了自己,全是为了让他人过上好日子。做人也要学学蚕儿的作为,不能光想着自己”。父母的思想,影响了他的一生。 那时的中国,正处水深火热之中。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有了救国救民的念头,总走上街头参加爱国运动。16岁那年,他怀着求学报国的梦想,远赴法国学习。但因为时局动荡,中国政府中断了对留法学生的资金援助,他不得不挤出时间去工作,他说:“我在法国并没有上学,而是干活。” 他什么工作都干过,机车的司炉工,捡马粪的清洁工,扎花工,餐馆的帮手……每天工作至少十个小时。 这是邓小平曾经为了工作,在法国填写过的居留登记卡,旅法生活异常艰辛,但他不忘思考救国之路,他在巴黎认识了周恩来等革命青年,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不久后他就正式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他总在第一线冲锋陷阵,历经血与火的磨练,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别看他个子小,身体瘦弱,但却有着常人,没有的大智慧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曾指挥百团大战对日作战,他还领导了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淮海战役,创造了60万赢80万的奇迹。更奇的是,征战数十年,他却从未受过伤,也没有被敌人捕成俘虏。他常说:“我是一个军人,我真正的专业是打仗!”他有多厉害呢?就连公认的最会打仗的刘伯承都说:我打仗不如邓小平!” ==三起三落<ref>[http://news.china.com.cn/2014-02/10/content_31424195.htm 追忆邓小平:在党内三起三落 终成领导核心] 中国网新闻中心,2014-02-10</ref> ==除了打仗,他一生最传奇的,便是“三起三落”。他第一次“落”是因为力挺[[毛泽东]],反对“城市中心论”。结果遭到“左”倾路线的打击,还被丢到乐安县南村当巡视员。尽管“被贬”,但是他仍然对党忠心耿耿,他主动承担,红军总政治部的《红星》报编辑责任,他一个人克服重重困难,承担起采编、校对、刻印等众多工作,毫无怨言,勤勤恳恳!凭借自己出色的能力,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 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他的事业才开始回春。而另外两次的起落,都是在“文革”期间。有人曾问他,一生最痛苦的时候是什么时候?他直言:是文化大革命。运动刚开始不久,他就成了被重点打倒的对象。他不仅要接受批判,还要去参加集会回答问题。但是在自身难保的时刻,他却仍然想着保护他人。为了其他人能不被祸及,他一人承担下所有的罪行:“必须讲清楚,绝大多数是好同志,主要责任不应由他们来负担,而应由我来负担。”然而运动越演越烈,外面铺天盖地贴起了批判他的大字报。那些“牛鬼蛇神”也轰轰烈烈地来抄家了。他们翻找家里的文件,想找他的罪证,结果搜遍了整个房子也没找到,屋里只有一些书籍。他们不知道的是,邓小平开会从不做记录,平时不写笔记,这是他的习惯。那些人气愤地说:“一点笔记都没有,这个总书记,也不知道是怎么当的!”他们不死心,又想找他贪污腐败的证据,于是要求他家人交出家里的现金和存折。结果发现,邓小平穷得连一分钱都没有。 他被逼着下跪,遭受暴打,还要每天去劳动。外表冷静、波澜不惊的他,其实在每个清冷的夜晚都夜不能寐。在如此狂风大浪中,唯一能让他觉得安慰的,是亲情,是子女们的支持。他从来都很坚强,从来不哭,但是跟子女的生离死别,却让他痛苦得难以承受。从那以后,他彻底开始了与外界完全隔离的囚禁生活。然而,那些人并没有放过他,开始向他的家人下毒手,儿子朴方被关进阴暗潮湿的洗澡间,殴打,虐待,严刑逼供他来揭发,自己父亲的“问题”。朴方死也不肯,最后不堪凌辱,从高楼上一跃而下,之后又不被及时医救,结果造成终身下半身瘫痪。 这段岁月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他的弟弟,也因为不堪侮辱,而选择了自杀。他自己的生命更是岌岌可危。抬头需要勇气,低头同样需要勇气!疯狂的年代,他忍辱屈服,但灵魂仍在高傲地飞翔! 1973年2月,他终于等来中共中央的通知,他可以回北京了。那时,毛泽东与他时隔6年相见,问他: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他只说了两个字:“等待!” 1973年12月,他被任命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他的复出,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认为是周恩来“最可能的继承人”。恢复工作后的他,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进行全面整顿。 他回归了中央,但他人生的跌宕还没见结束。1976年8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深入批邓抗震救灾》,1976年1月20日,政治局召开会议,由邓小平做第三次检讨。第二年,他成为举国上下口诛笔伐的对象。三年扑朔迷离,三年跌宕起伏,而起落一瞬间,他又一次在“等待”中!时间来到了10月,“四人帮”被粉碎,几乎同时,期盼邓小平复出的呼声,此起彼伏。一片呼声中,终于,1979年,三起三落的邓小平,回来了! ==回忆<ref>[http://news.ifeng.com/a/20181010/60101431_0.shtml 子女问邓小平一生中跟谁关系最好 邓说了这三人] 凤凰网,2018-09-25 </ref>==在一次家庭聚会上,邓小平的女儿向邓小平问道,您这一辈子,和谁的关系最好呢? 邓小平笑着说有周总理,还有你的李伯伯和聂伯伯。 [[周恩来]]和邓小平可谓是交情颇深,再造一九二零年的时候,二人在法国相遇,一见如故,交谈甚欢。交谈中,邓小平被周恩来不凡的谈吐和心中坚定的信仰而感染,非常崇敬周恩来。回国后,邓小平还参加了由周恩来等人领导的革命组织,他还负责对于组织内部主要刊物的印刷。当时年轻的邓小平干劲十足,在印刷部十分卖力,因而身上经常沾染着油墨,众人看了忍俊不禁,戏称他为油印博士。 而周恩来也十分看重邓小平。在一九五零年的时候,当时在大会上周恩来表示了自己非常欣赏邓小平的为人处世,并且谦虚的说道自己在一些方面远远不及邓小平。当时为了让邓小平重复原职,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仍然坚持工作,直到看到邓小平再次复出,他才安心的接受检查治疗。 而李伯伯,就是[[李富春]],他被邓小平尊称为大哥。两人也是在法国相遇。后来邓小平还见证了大哥和大嫂喜结连理,留法的那段日子,邓小平觉得虽然艰苦,但是特别满足。当时在邓小平遭受牢狱之灾的时候,李富春自己的处境也不好,但也在鼓励邓小平挺下去。聂伯伯,就是[[聂荣臻]]。两人是老乡,在法国相遇,在异国他乡遇见了四川人,喜悦的心情难以言。后来又一同共事,革命友谊又升华了一个层次。 在长征结束之后,邓小平在长途跋涉之下身患重病,以至于食不下咽,军医检查后,便说只有服饮一些牛奶之类的营养品才能慢慢好转。身为邓小平的好友,聂荣臻也非常着急,而恰好库存之中有一箱奶粉,他便赶忙派人将其送去。邓小平得以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