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玉柱

增加 72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李玉柱1.jpg|缩略图|李玉柱:[[辽宁省]][[铁岭县]]双井子乡农民,老人对中国传统国学无以复加痴迷,苦练书法40余载,几乎日日不断,用废毛笔2000多支,堆在一起,便是"笔冢",十余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李玉柱'''(1944-), [[ 辽宁省 ]][[ 铁岭县 ]] 双井子乡农民,老人对中国传统国学无以复加痴迷,苦练书法40余载,几乎日日不断,用废毛笔2000多支,堆在一起,便是"笔冢",十余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ref>[http://www.kongfz.com/writer/liyuzhu/intro/ 李玉柱个人简介-李玉柱的书,孔夫子旧书网]</ref>
==人物生平==
他喜爱 [[ 古代文学 ]] ,书不离身,《 [[ 论语 ]] 》、《 [[ 离骚 ]] 》、唐诗宋词、古典名著,精读数百部,至今能背多少古诗文,自己也数不清,其文学修养令人惊叹--自己做诗500多首。
论学识,李玉柱算得上是位"饱学之士",但其实他仅仅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每年靠10亩地的苞米,2000多元微薄收入维持生计的农民。
所坚持者,只是建立在爱好之上的"以之为娱",无任何功利性。但手头拮据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李玉柱,他练字连9块钱一刀的毛边纸都舍不得买,更别提宣纸了,就是几毛钱一斤的报纸也不敢多用,只能自制"水写纸",先用墨在报纸上写,无处下笔后,再涂上厚厚一层墨,晾干后用水在墨上写。
一张"水写纸"可反复用两三年,墨钱也省了,只有在参赛或别人求字时,他才舍得用一下珍藏的" [[ 一得阁]]"和 [[ 宣纸 ]]
不过,笔是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他一年用秃五六十支,没办法,只能批发小学生练字时用的二三元钱一支的"大白云"。
他曾为别人赠他一本《 [[ 历代散文选 ]] 》而兴奋不已,每一本书到他手上都发挥出了最大的价值,因为李玉柱要吃透方作罢,《 [[ 红楼梦 ]] 》许多人在读,但里面的诗词悉数烙在脑子里的或许少之又少,可李玉柱这个农民就能!
李玉柱唯一的奢侈就是每年花80多元钱,订一份《 [[ 书法报 ]] 》,从这里,他能了解国内书法界的动向与各家之言,这样就不会成为一个"瞎子";
当然,他也会因 [[ 赵朴初 ]] [[ 刘炳森 ]] [[ 洪丕谟 ]] [[ 启功 ]] [[ 武中奇 ]] 等一批书坛泰斗的相继去世而悲痛不已,含泪遥拜。
虽然年逾六旬,但李玉柱的刻苦一直未变,早晨起来练字,农忙时白天下地干活儿,中午再练,晚上饭后读书。
让李玉柱高兴的事情是,乡里出现了很多爱好书法的后生,还成立了一个农民书法协会,现在会员有40人,双井子乡成了铁岭市唯一的一个书法基地,他很愿意与这些年轻人交流,只要有活动,他就会放下家里所有的活计,骑上自行车,即使有12公里多的路也无所谓。
后生们尊称李玉柱为"李老师",喜欢听他谈古论今,喜欢他用满脑子的理论讲书法。<ref>[http://www.997788.com/pr/detail_156_56898435.html 李玉柱书法条幅统一编号:se56898435 店内编号:048*品种:书法原作-书法原作 属性:毛笔书法原作,2000-2009年,条幅 ,草书, ,三尺100×69,宣纸,7788收藏]</ref>
书法协会的会长叫 [[ 付光伟 ]] ,打算开个培训班,让李老讲课,对于这件事,他当然高兴,因为他最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下一代中出现"断层"。
"堪叹诗书进境迟,清贫未辍艺文思,谨遵传统求学养,直至油干灯灭时。"这是李玉柱总结自己人生的一首诗。一个农民,为何会舞文弄墨成痴,答案尽在诗中。
==参考文献==
129,26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