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移除 2,52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约泽夫·安东尼·波尼亚托夫斯基'''(波兰语:Józef Antoni Poniatowski,1763年5月7日—1813年10月19日),生于维也纳。他是有很强军事背景的一位波兰贵族的后裔。他的父亲名[[安德烈·波尼亚托夫斯基]],是波兰亲王,同时是在奥地利军队服役的中将。他的叔叔[[奥古斯特]]为波兰国王。波尼亚托夫斯基曾被赐予帝国元帅头衔。
中文名 波尼亚托夫斯基 外文名 Josef Antoni Poniatowski 国 籍 波兰 出生日期 1763年5月7日 逝世日期 1813年10月19日 职 业 法兰西帝国元帅 信 仰 天主教 主要成就 为保卫波兰独立主权而斗争 成为拿破仑麾下元帅 荣誉军团勋章 大鹰级目录1 征战生涯▪ 军政初期▪ 华沙大公国建立后2 人物评价
== 征战生涯 ==
军政初期
华沙大公国建立后,被任命为大公国总司令。
在1809年整个奥地利战役期间,波尼亚托夫斯基成功地领导了与费迪南大公在加利西亚的战斗。在遭受作战失利和被迫放弃华沙后,他重整旗鼓并采取了一系列大胆的策略向奥军反击,并成功夺回了卢布林,桑多米尔,扎莫希奇和布罗迪。拿破仑对他的巨大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为他颁发了荣誉之剑,之后波尼亚托夫斯基有获得了荣誉军团大鹰级勋章 <ref>[https://baike.sogou.com/v10658066.htm?fromTitle=%E6%B3%95%E5%9B%BD%E8%8D%A3%E8%AA%89%E5%86%9B%E5%9B%A2%E5%8B%8B%E7%AB%A0  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搜狗百科</ref> 和华沙大公国大十字军事勋章。接下来波尼亚托夫斯基先后在华沙成立了一所炮兵及工程兵学院和一所医院。 [1]
1811年,作为波兰的公使前往巴黎。1812年,任法兰西帝国的第五军(35000人)军长,该军由波兰人和萨克森人组成。在8月7日的斯摩棱斯克战斗中,他担任右翼,强攻该城,表现出色。9月7日的博罗迪诺战斗中,他担任右翼,迂回攻击俄将巴格拉季昂的左翼部队,但遭到顽强抵抗而未能成功,不过使巴格拉季昂本人负了致命伤。在11月27-29日别列津纳河战斗中负伤。
== 人物评价 ==
波尼亚托夫斯基是一位勇敢无比的指挥官和深受波兰人民爱戴的英雄。拿破仑一世评价他为:"充满荣誉感和勇敢精神,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他一生为了波兰能够独立而战斗,但他企图利用法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来达到让波兰独立的目的,却导致波兰成为法国的侵略基地,他的波兰军团也成为法国侵略政策的工具,最终使自己成了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法国大革命法国将领 ▪ 尤斯塔奇·查尔斯·德·奥斯特 ▪ 皮埃尔·弗朗索瓦·夏尔·奥热罗▪ 亚历山大·德·博阿尔内 ▪ 卡尔十四世·约翰▪ 路易斯·亚历山大·贝尔蒂埃 ▪ 让-巴普蒂斯·贝西埃尔▪ 布律纳 ▪ 路易·尼古拉·达武▪ 格鲁希 ▪ 皮埃尔·肖代洛·德拉克洛▪ 让·拉纳 ▪ 埃蒂安-雅克-约瑟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 奥古斯特·德·马尔蒙 ▪ 安德烈·马塞纳▪ 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 ▪ 米歇尔·内伊▪ 尼古拉·夏尔·乌迪诺 ▪ 若阿尚·缪拉▪ 爱德华·阿道夫·卡西米尔·约瑟夫·莫蒂埃 ▪ 让·维克多·莫罗▪ 邦·阿德里安·让诺·德·蒙塞 ▪ 让-巴普蒂斯·儒尔当敌对方将领 ▪ 卡尔大公 ▪ 弗雷德里希·路德维希▪ 弗雷德里克王子 ▪ 卡尔·威廉·斐迪南▪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苏沃洛夫 宗派势力和人物 波旁王朝 ▪ 查理十世 ▪ 路易十六 ▪ 路易十七▪ 路易十八 ▪ 杜巴丽夫人 ▪ 雅克·内克尔▪ 查尔斯·亚历山大·德·卡洛讷 吉伦特派 ▪ 罗兰夫人 ▪ 夏绿蒂·科黛 ▪ 孔多塞山岳党 ▪ 乔治·雅克·丹东 ▪ 雅克·路易·大卫 ▪ 卡米尔·德穆兰▪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 路易·德圣茹斯特 波拿巴党 ▪ 拿破仑·波拿巴 相关事件 ▪ 瓦尔密战役 ▪ 凡尔登战役 ▪ 热马普战役 ▪ 第一次反法同盟▪ 土伦战役 ▪ 旺代叛乱 ▪ 内尔温登战役 ▪ 法玛斯战役 ▪ 凯泽斯劳滕之战 ▪ 瓦蒂尼战役 ▪ 维勒斯考其斯战役 ▪ 布卢战役 ▪ 图尔奈战役 ▪ 图库万战役 ▪ 阿尔登霍芬战役 ▪ 洛纳托战役 ▪ 卡斯奇里恩之战 ▪ 内勒斯海姆战役 ▪ 安贝格战役 ▪ 维尔茨堡战役 ▪ 巴萨诺战役 ▪ 罗韦雷托战役 ▪ 埃门丁根之战 ▪ 施林根战役▪ 第二次巴萨诺战役 ▪ 阿尔柯拉战役 ▪ 里沃利会战 ▪ 加的斯湾战役▪ 新维德之战 ▪ 爱尔兰起义 ▪ 美法准战争 ▪ 第二次反法同盟▪ 史塔卡赫战役 ▪ 玛涅诺战役 ▪ 卡萨诺战役 ▪ 诺罗之战 ▪ 马伦哥战役 ▪ 霍恩林登战役 ▪ 吕内维尔和约 ▪ 亚眠和约▪ 加利亚诺之战 == 参考资料 ==
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