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7
次編輯
變更
五祖少康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五祖少康</big> ''' |- | File:3ea85d5a8b92edc6.jpg|缩…”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五祖少康</big> '''
|-
|
[[File:3ea85d5a8b92edc6.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kRmLkElbYTkKIKmbELjboJmLkElbkTkKIRmLkEk78TkKILkbHoIEbjEC%20XLqIPjehEzO0G0O9GwqR7zOMGwOQTLlDpFEPQjb0E0vcGwOVFmTbxFE4ElKJ6wu981qR7zOM%3D_646485283&query=%E5%87%80%E5%9C%9F%E4%BA%94%E7%A5%96%E5%B0%91%E5%BA%B7 原图链接][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3ea85d5a8b92edc6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少康 (唐朝僧人)'''==
少康,俗姓周,缙云仙都山(今属浙江)人,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道场在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乌龙山玉泉寺]]。
自行志高行苦,化他不遗余力。
是使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深入江南民间的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德高僧。
=='''生平'''==
出家
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仙境,有玉女授给她一朵青莲花说:“此青莲花表大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
临到诞生少康大师的时日,青色光彩遍满室内,并散发芙蕖的芬香。
少康大师容貌端庄,聪慧可爱,幼时即有不凡之形态,与一般孩童大不相同,有识见者都认为少康大师有武将文官之相,最为奇特的是少康长到七岁还未曾启口讲话,有一日,
其母带他往灵山寺拜佛,于大雄殿中母亲问他:“认识佛像否?”
少康大师忽然回答:“此是释迦牟尼佛。”
其母听言甚感惊诧,心知此子定是宿具善根与佛有缘,便令少康出家修道。
=='''弘扬佛法'''==
'''1.净土教法'''
少康十五岁时,已能通晓《[[法华经]]》、《[[楞严经]]》等五部大经的奥义。
后来到[[会稽嘉祥寺]],学究律部。
五年后,师值弱冠之年,前往上元龙兴寺听讲《[[华严经]]》、《[[瑜伽论]]》。
朝夕不懈地深研佛学义理。
此后数年,少康游历四方,参学知识。
唐贞元初(公元785年),到了河南洛阳白马寺。
在殿中礼佛时,见大殿阁中佛典文字放光,细观查之,发现是[[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
少康观见此番情景,欢喜异常,心想善导大师乃净土宗的高僧,自己又对净土教法颇有好感,认为这定是一个吉兆。
便于心中默默祝祷;“我若真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放光明。”
刚发愿毕,果见彼文重放光明,光中还现出无数的化佛菩萨。
少康目睹这些瑞相,证知实乃先祖的灵迹感应,遂五体投地顶礼发誓说:“劫石可将磨损,我的誓愿不会变易。”
由此而树立起了研学净土教法,弘阐净土法门的坚实志向。
少康发弘誓愿后,旋即下定决心,放下万缘,誓以善导大师为榜样,归心净土,毕生弘扬净土教义。
为表心迹,特意前往[[长安光明寺]]善导和尚的影堂,怀毕恭毕敬之心,瞻仰顶礼善导遗像,祈愿得见善导大师。
于顶礼之际,心存观想,但见善导大师现真像于空中而对少康作语曰:“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
少康得到善导大师的教诲之后,如服定心之丸,更加坚定地一门心思研修净业,发誓终生弘阐净土教法。
后来,少康大师广征净土经典,苦节力学,潜心修习,念佛功夫与日俱僧。
心想净土之教,甚为契合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基,实是了生死得善果的无上妙法。
应当广为传播,普令众生速得大利。于是自陕西长安南下至湖北省江陵地区宣扬净土教义,在[[果愿寺]]偶有一僧对他说:“你欲教化众生,应当去新定,你的化缘在于彼处。”
言毕倏然不见其影,唯见香光往西方而去。
少康大师觉知此乃神僧的指引,便决定去新定(今浙江省遂安县境),以酬彼方众生的宿缘。
'''2.传播佛法'''
土教法在此地无人行持,是以僧俗人等对净土教理不甚了解,从而教化起来也非易事。
然而少康大师毕竟是有大智慧的高僧,他想出了一个方便度生的妙法。
那就是往城中乞食化缘,得到钱后,便诱引儿童念阿弥陀佛佛号,念佛一声,即给一钱,以资奖励。
而小孩子念佛得钱之事,势必会影响到其它年龄段的人们。
由此而使得许多的人信教念佛。
后来,念佛的人多了,便改为念佛十声,施予一钱。
少康大师风雨无阻地用这种方法行化了一年后,新定地区的男女老幼,见到少康都躬身合十口称阿弥陀佛,遂使念佛成为当地一种风尚,念佛的音声时常布满街市。
经过长时间的熏修后,少康大师觉察到树大法幢,转大法轮的机缘已熟,便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5年)在新定城郊乌龙山上启建净土道场,高筑三级法坛,聚集大众举行共修法会,每逢斋日,善信云集,午夜行道唱赞。
于斋日时,四众弟子聚集在大殿,少康升坐,高声念佛,众人跟着诵唱佛号。
少康念佛一声,就有一尊佛从囗中出来,十声则有十尊佛出来,如同连珠状。
少康对在场的几千弟子大声说:“你们当中有见到佛的人,必定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众弟子听到这个授记,欣喜异常,信愿念佛更为恳切,当时有少数未见到佛的弟子,自知己身信愿念佛功夫不够,悲感自责,因而加功用行,精进念佛。遂使亲近大师修学净土法门的信众,无一不是真切地信愿念佛者。
少康大师如此大张旗鼓地集众修学念佛法门,收效甚好。在当地掀起了念佛求生净土的热潮,使得念佛法门广为传播,为弘扬净土念佛法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坐化'''
唐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公元806年),少康预知时至,嘱告身边的四众弟子说:“当于净土,起欣乐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
言毕结跏趺坐,身放数道光明而化。
当时,天气陡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间仿佛也一时变白。
遗体火化后其弟子等为其立舍利塔,存于州东台子严,因此之故少康大师又号台岩法师,后来的天台德韶国师又曾重修塔坟,后人称之为“后善导塔”。基于少康大师对净宗作的杰出贡献,在《佛祖统记》卷二十六中列其为莲宗七祖中第五代祖师。
净宗史册中,将永存少康大师那不平凡的生平事迹,其高风亮节,将世世代代为人们所传颂。
=='''评价'''==
少康大师主要以身弘法,注重以实行教化净土学人,有关佛学的著述甚少,世传大师与[[沙门文谂]]共编集有一卷《[[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传世。
记载慧远、昙鸾等四十八位修学净业者往生的事迹,据考证为唐代唯一的往生传记。
但是日本学者望月信享所著的《中国净土教理史》中认为此为讹传,不足为信。
另有《净土论》三卷,为少康所著,流传于世。
细观少康大师一生的修学弘法历程,不难看出其佛学思想以善导大师的思想为[[圭皋]],少康对善导大师的崇敬之心从他把乌龙山新建的念佛堂取名为:“善导和尚弥陀道场”可以看出。
在教理与实修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善导大师的影响。
少康大师教导徒众修学净土教法,极富有鲜明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净宗感情色彩。
时常教导人们说:对娑婆世界起厌离心,对极乐世界起欣求心,是修学净土法门成就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能否得生净土的先决条件。
这种理念对修学净土来说是最为真切不过的,唯有厌离娑婆之心与欣求极乐之愿,才会痛下决心,以真挚的愿行去念佛,而唯有真切的愿行,才能感得往生净土的妙果。
少康大师不但以言教化导弟子众等行念佛法,求生净土。
并且以身作则,用不可思议的境界来感化信愿念佛的徒众,让他们了知净土法门的殊妙,由此而倍增信众念佛求生之信愿。
这种以自身的神变来作示范的举动,具有其它事物无法比拟的教化力。
少康大师行化净土教法的过程中言行身教,可谓面面俱到,用心良苦,非一般人士所能及。
这或许正是他为世人崇敬的原由之所在。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少康大师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净宗祖师。
毕生之中自行化他,都是以净土教法为主,自行可谓是志高行苦者,化他可谓是不遗余力者。
为弘阐净土法门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师崇高的思想品德与权巧化导众生、随机设教的行业是后世净业学者应当效法的。
少康大师的愿行可以说是与善导大师如出一辙,是故其证念佛三昧,并以此感召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亦与善导大师别无二致,二祖善导念佛口出光明,少康大师念佛亦口出化佛,此种迹象在净宗祖师中实为少有。
世称善导为弥陀化身,少康为善导后身,这不是毫无根据的推测,而是有所根据的。
扬次公有诗赞曰;“东峰坛级石嵯峨,十佛随声信不讹,后善导依前善导,今弥陀是古弥陀,一心正受超三界,孤月澄辉照万波,乘般若船游净域,度生还亦到娑婆。”
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少康大师的净土行业。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希望少康大师能乘愿再来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美好意愿,这种愿望也一定是后世净业学人所共有的。
=='''记载'''==
简明净土宗词典
少康(?—805),唐代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五祖。
浙江缙云仙都山人,俗姓周。
母罗氏梦游鼎湖峰,得玉女捧青莲华授之,并说:“此华吉祥,授之与汝,当生贵子。”
至生康之日,青光满室,香似芙蕖。师生而不言,7岁,入灵山寺礼佛,母问识否?师忽答道:“释迦牟尼佛。”
父母以为奇,遂舍之出家。15岁,能通《法华》、《楞严》等5部经,旋受具足戒于越州嘉祥寺,及听《华严》、《瑜伽》等经论。贞元初(785),诣洛阳白马寺,见殿中文字放光。探之,则善导和尚《西方化导文》。
师祝之曰:“若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现光明。”言毕,光明闪烁,光中隐隐有化菩萨。
师言:“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
遂至长安光明寺善导和尚影堂瞻礼,忽见善导大师像升空与师言:“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
师闻之即有所证。南至江陵果愿寺,遇一法师谓师曰:“汝欲化人念佛,当往新定,缘在于彼。”
说毕而隐。
师乃适新定,人未从化,师遂乞钱,诱小儿念佛。
念佛一声,即与一钱。
如是年余,凡男女老少见师者,皆称“阿弥陀佛”。
念佛之声,盈于道路。
贞元十年,师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每遇斋日,善信毕集,所化3000许人。
每升座,高声唱佛,众共和之。
师唱一佛,众见一佛从其口出,十声,则有十佛,若贯珠焉。
师对众言:“汝等见佛否?如见佛者,决生净土。”
众皆欣慰。
贞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嘱道俗曰:“当于净土起增进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汝曹此时见我光明,真我弟子。”
说毕,遂放异光数道,寂然而逝。塔于台岩,号台岩法师。
著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1卷。(林克智编著《简明净土宗词典》)
佛光大辞典
少康(?~805):唐代净土宗僧。
为净土宗第五祖。
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
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於越州嘉祥寺,广诵经论。
后于洛阳白马寺读善导西方化导文,遂决心专修念佛。
将乞食所得之钱,令孩童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与一钱,一年后凡男女见康,即皆称念阿弥陀佛。
后至睦州乌龙山开净土道场集众念佛,每念佛一声,口随出一佛,念十声出十佛,时称之为后善导,贞元二十一年示寂。
著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一卷。
(宋高僧传卷二十五、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莲宗宝鉴卷四 p1382)
佛学大辞典
少康(人名):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
七岁出家。
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
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
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
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
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于市井。
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时人号为后善导。
见宋僧传二十五,佛祖统纪二十六,乐邦文类三。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少康:唐代净土宗僧。
俗姓周,母罗氏;浙江缙云县仙都山人。
幼时常端坐含笑,未曾发语。
至七岁,佛诞日诣灵山寺礼佛圣容,母问其为谁?
师忽发语答释迦牟尼佛,闻者皆怪之。
于是出家。
十五岁时已通《法华》、《楞严》等五部经。
寻於越州嘉祥寺受戒,学律藏。五夏后,赴上元龙兴寺,听《华严经》及《瑜伽论》。
唐·贞元(785~804)初,于洛阳白马寺群籍之中,寻得善导之西方化导文,有所感悟。
于是前往长安善导之影堂陈荐献。
旋赴江陵果愿寺,后入睦州城乞食得钱,诱小儿念阿弥陀佛,一声给予一钱,后念佛者渐多。如是一年,无论贵贱少长,见师皆唱阿弥陀佛,念佛之声充衢。
贞元十年(794),师于乌龙山建念佛道场,筑坛三级,集众昼夜念佛行道。
每遇斋日,所化三千众云集。师登座高声念佛,男女弟子等皆见其每一声有佛自口中出,十声则十佛续出有如连珠。
贞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嘱众应厌秽欣净,旋即放光示寂。年寿不详。
郡人为其造塔于州东台子岩。
时人称为‘后善导’;乃中国净土宗之第五祖。
著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一卷。
(《宋高僧传》卷二十五;《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五;《庐山莲宗宝鉴》卷四;《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净土晨钟》卷十;《净土圣贤录》卷三;《类聚净土五祖传》)
<ref>[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f74a40102vxsg.html 五祖少康] 新浪博客 - blog.sina.com.cn/s...- 2015-11-14</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五祖少康</big> '''
|-
|
[[File:3ea85d5a8b92edc6.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kRmLkElbYTkKIKmbELjboJmLkElbkTkKIRmLkEk78TkKILkbHoIEbjEC%20XLqIPjehEzO0G0O9GwqR7zOMGwOQTLlDpFEPQjb0E0vcGwOVFmTbxFE4ElKJ6wu981qR7zOM%3D_646485283&query=%E5%87%80%E5%9C%9F%E4%BA%94%E7%A5%96%E5%B0%91%E5%BA%B7 原图链接][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3ea85d5a8b92edc6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少康 (唐朝僧人)'''==
少康,俗姓周,缙云仙都山(今属浙江)人,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五代祖师,道场在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乌龙山玉泉寺]]。
自行志高行苦,化他不遗余力。
是使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深入江南民间的一位里程碑式的大德高僧。
=='''生平'''==
出家
母亲罗氏梦游[[鼎湖峰]]仙境,有玉女授给她一朵青莲花说:“此青莲花表大吉祥,寄于你所,当生贵子,冀爱护之。”
临到诞生少康大师的时日,青色光彩遍满室内,并散发芙蕖的芬香。
少康大师容貌端庄,聪慧可爱,幼时即有不凡之形态,与一般孩童大不相同,有识见者都认为少康大师有武将文官之相,最为奇特的是少康长到七岁还未曾启口讲话,有一日,
其母带他往灵山寺拜佛,于大雄殿中母亲问他:“认识佛像否?”
少康大师忽然回答:“此是释迦牟尼佛。”
其母听言甚感惊诧,心知此子定是宿具善根与佛有缘,便令少康出家修道。
=='''弘扬佛法'''==
'''1.净土教法'''
少康十五岁时,已能通晓《[[法华经]]》、《[[楞严经]]》等五部大经的奥义。
后来到[[会稽嘉祥寺]],学究律部。
五年后,师值弱冠之年,前往上元龙兴寺听讲《[[华严经]]》、《[[瑜伽论]]》。
朝夕不懈地深研佛学义理。
此后数年,少康游历四方,参学知识。
唐贞元初(公元785年),到了河南洛阳白马寺。
在殿中礼佛时,见大殿阁中佛典文字放光,细观查之,发现是[[善导大师]]的《[[西方化导文]]》。
少康观见此番情景,欢喜异常,心想善导大师乃净土宗的高僧,自己又对净土教法颇有好感,认为这定是一个吉兆。
便于心中默默祝祷;“我若真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放光明。”
刚发愿毕,果见彼文重放光明,光中还现出无数的化佛菩萨。
少康目睹这些瑞相,证知实乃先祖的灵迹感应,遂五体投地顶礼发誓说:“劫石可将磨损,我的誓愿不会变易。”
由此而树立起了研学净土教法,弘阐净土法门的坚实志向。
少康发弘誓愿后,旋即下定决心,放下万缘,誓以善导大师为榜样,归心净土,毕生弘扬净土教义。
为表心迹,特意前往[[长安光明寺]]善导和尚的影堂,怀毕恭毕敬之心,瞻仰顶礼善导遗像,祈愿得见善导大师。
于顶礼之际,心存观想,但见善导大师现真像于空中而对少康作语曰:“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
少康得到善导大师的教诲之后,如服定心之丸,更加坚定地一门心思研修净业,发誓终生弘阐净土教法。
后来,少康大师广征净土经典,苦节力学,潜心修习,念佛功夫与日俱僧。
心想净土之教,甚为契合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基,实是了生死得善果的无上妙法。
应当广为传播,普令众生速得大利。于是自陕西长安南下至湖北省江陵地区宣扬净土教义,在[[果愿寺]]偶有一僧对他说:“你欲教化众生,应当去新定,你的化缘在于彼处。”
言毕倏然不见其影,唯见香光往西方而去。
少康大师觉知此乃神僧的指引,便决定去新定(今浙江省遂安县境),以酬彼方众生的宿缘。
'''2.传播佛法'''
土教法在此地无人行持,是以僧俗人等对净土教理不甚了解,从而教化起来也非易事。
然而少康大师毕竟是有大智慧的高僧,他想出了一个方便度生的妙法。
那就是往城中乞食化缘,得到钱后,便诱引儿童念阿弥陀佛佛号,念佛一声,即给一钱,以资奖励。
而小孩子念佛得钱之事,势必会影响到其它年龄段的人们。
由此而使得许多的人信教念佛。
后来,念佛的人多了,便改为念佛十声,施予一钱。
少康大师风雨无阻地用这种方法行化了一年后,新定地区的男女老幼,见到少康都躬身合十口称阿弥陀佛,遂使念佛成为当地一种风尚,念佛的音声时常布满街市。
经过长时间的熏修后,少康大师觉察到树大法幢,转大法轮的机缘已熟,便于唐贞元十年(公元795年)在新定城郊乌龙山上启建净土道场,高筑三级法坛,聚集大众举行共修法会,每逢斋日,善信云集,午夜行道唱赞。
于斋日时,四众弟子聚集在大殿,少康升坐,高声念佛,众人跟着诵唱佛号。
少康念佛一声,就有一尊佛从囗中出来,十声则有十尊佛出来,如同连珠状。
少康对在场的几千弟子大声说:“你们当中有见到佛的人,必定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众弟子听到这个授记,欣喜异常,信愿念佛更为恳切,当时有少数未见到佛的弟子,自知己身信愿念佛功夫不够,悲感自责,因而加功用行,精进念佛。遂使亲近大师修学净土法门的信众,无一不是真切地信愿念佛者。
少康大师如此大张旗鼓地集众修学念佛法门,收效甚好。在当地掀起了念佛求生净土的热潮,使得念佛法门广为传播,为弘扬净土念佛法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坐化'''
唐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公元806年),少康预知时至,嘱告身边的四众弟子说:“当于净土,起欣乐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
言毕结跏趺坐,身放数道光明而化。
当时,天气陡变,狂风四起,百鸟悲鸣,乌龙山间仿佛也一时变白。
遗体火化后其弟子等为其立舍利塔,存于州东台子严,因此之故少康大师又号台岩法师,后来的天台德韶国师又曾重修塔坟,后人称之为“后善导塔”。基于少康大师对净宗作的杰出贡献,在《佛祖统记》卷二十六中列其为莲宗七祖中第五代祖师。
净宗史册中,将永存少康大师那不平凡的生平事迹,其高风亮节,将世世代代为人们所传颂。
=='''评价'''==
少康大师主要以身弘法,注重以实行教化净土学人,有关佛学的著述甚少,世传大师与[[沙门文谂]]共编集有一卷《[[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传世。
记载慧远、昙鸾等四十八位修学净业者往生的事迹,据考证为唐代唯一的往生传记。
但是日本学者望月信享所著的《中国净土教理史》中认为此为讹传,不足为信。
另有《净土论》三卷,为少康所著,流传于世。
细观少康大师一生的修学弘法历程,不难看出其佛学思想以善导大师的思想为[[圭皋]],少康对善导大师的崇敬之心从他把乌龙山新建的念佛堂取名为:“善导和尚弥陀道场”可以看出。
在教理与实修诸多方面很大程度上受善导大师的影响。
少康大师教导徒众修学净土教法,极富有鲜明的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净宗感情色彩。
时常教导人们说:对娑婆世界起厌离心,对极乐世界起欣求心,是修学净土法门成就与否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能否得生净土的先决条件。
这种理念对修学净土来说是最为真切不过的,唯有厌离娑婆之心与欣求极乐之愿,才会痛下决心,以真挚的愿行去念佛,而唯有真切的愿行,才能感得往生净土的妙果。
少康大师不但以言教化导弟子众等行念佛法,求生净土。
并且以身作则,用不可思议的境界来感化信愿念佛的徒众,让他们了知净土法门的殊妙,由此而倍增信众念佛求生之信愿。
这种以自身的神变来作示范的举动,具有其它事物无法比拟的教化力。
少康大师行化净土教法的过程中言行身教,可谓面面俱到,用心良苦,非一般人士所能及。
这或许正是他为世人崇敬的原由之所在。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少康大师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净宗祖师。
毕生之中自行化他,都是以净土教法为主,自行可谓是志高行苦者,化他可谓是不遗余力者。
为弘阐净土法门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师崇高的思想品德与权巧化导众生、随机设教的行业是后世净业学者应当效法的。
少康大师的愿行可以说是与善导大师如出一辙,是故其证念佛三昧,并以此感召众生念佛求生净土,亦与善导大师别无二致,二祖善导念佛口出光明,少康大师念佛亦口出化佛,此种迹象在净宗祖师中实为少有。
世称善导为弥陀化身,少康为善导后身,这不是毫无根据的推测,而是有所根据的。
扬次公有诗赞曰;“东峰坛级石嵯峨,十佛随声信不讹,后善导依前善导,今弥陀是古弥陀,一心正受超三界,孤月澄辉照万波,乘般若船游净域,度生还亦到娑婆。”
诗中生动地描述了少康大师的净土行业。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希望少康大师能乘愿再来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的美好意愿,这种愿望也一定是后世净业学人所共有的。
=='''记载'''==
简明净土宗词典
少康(?—805),唐代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五祖。
浙江缙云仙都山人,俗姓周。
母罗氏梦游鼎湖峰,得玉女捧青莲华授之,并说:“此华吉祥,授之与汝,当生贵子。”
至生康之日,青光满室,香似芙蕖。师生而不言,7岁,入灵山寺礼佛,母问识否?师忽答道:“释迦牟尼佛。”
父母以为奇,遂舍之出家。15岁,能通《法华》、《楞严》等5部经,旋受具足戒于越州嘉祥寺,及听《华严》、《瑜伽》等经论。贞元初(785),诣洛阳白马寺,见殿中文字放光。探之,则善导和尚《西方化导文》。
师祝之曰:“若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现光明。”言毕,光明闪烁,光中隐隐有化菩萨。
师言:“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
遂至长安光明寺善导和尚影堂瞻礼,忽见善导大师像升空与师言:“汝依吾教,广化有情,他日功成,必生安养。”
师闻之即有所证。南至江陵果愿寺,遇一法师谓师曰:“汝欲化人念佛,当往新定,缘在于彼。”
说毕而隐。
师乃适新定,人未从化,师遂乞钱,诱小儿念佛。
念佛一声,即与一钱。
如是年余,凡男女老少见师者,皆称“阿弥陀佛”。
念佛之声,盈于道路。
贞元十年,师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每遇斋日,善信毕集,所化3000许人。
每升座,高声唱佛,众共和之。
师唱一佛,众见一佛从其口出,十声,则有十佛,若贯珠焉。
师对众言:“汝等见佛否?如见佛者,决生净土。”
众皆欣慰。
贞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嘱道俗曰:“当于净土起增进心,于阎浮提起厌离心。汝曹此时见我光明,真我弟子。”
说毕,遂放异光数道,寂然而逝。塔于台岩,号台岩法师。
著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1卷。(林克智编著《简明净土宗词典》)
佛光大辞典
少康(?~805):唐代净土宗僧。
为净土宗第五祖。
缙云(浙江)仙都山人,俗姓周。
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於越州嘉祥寺,广诵经论。
后于洛阳白马寺读善导西方化导文,遂决心专修念佛。
将乞食所得之钱,令孩童念阿弥陀佛一声,即与一钱,一年后凡男女见康,即皆称念阿弥陀佛。
后至睦州乌龙山开净土道场集众念佛,每念佛一声,口随出一佛,念十声出十佛,时称之为后善导,贞元二十一年示寂。
著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一卷。
(宋高僧传卷二十五、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莲宗宝鉴卷四 p1382)
佛学大辞典
少康(人名):唐睦州乌龙山净土道场之少康,俗姓周氏。
七岁出家。
十五岁往越州嘉祥寺受戒。
五夏后,往上元龙兴寺学经论。
贞元初至洛阳白马寺殿,得善导西方化导之文,大喜,遂诣长安光明寺善导影堂发愿。
得善导之灵告。决心专修念佛。
至睦州开念佛道场,散钱于市井。
使唱念佛。贞元二十一年寂。时人号为后善导。
见宋僧传二十五,佛祖统纪二十六,乐邦文类三。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少康:唐代净土宗僧。
俗姓周,母罗氏;浙江缙云县仙都山人。
幼时常端坐含笑,未曾发语。
至七岁,佛诞日诣灵山寺礼佛圣容,母问其为谁?
师忽发语答释迦牟尼佛,闻者皆怪之。
于是出家。
十五岁时已通《法华》、《楞严》等五部经。
寻於越州嘉祥寺受戒,学律藏。五夏后,赴上元龙兴寺,听《华严经》及《瑜伽论》。
唐·贞元(785~804)初,于洛阳白马寺群籍之中,寻得善导之西方化导文,有所感悟。
于是前往长安善导之影堂陈荐献。
旋赴江陵果愿寺,后入睦州城乞食得钱,诱小儿念阿弥陀佛,一声给予一钱,后念佛者渐多。如是一年,无论贵贱少长,见师皆唱阿弥陀佛,念佛之声充衢。
贞元十年(794),师于乌龙山建念佛道场,筑坛三级,集众昼夜念佛行道。
每遇斋日,所化三千众云集。师登座高声念佛,男女弟子等皆见其每一声有佛自口中出,十声则十佛续出有如连珠。
贞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嘱众应厌秽欣净,旋即放光示寂。年寿不详。
郡人为其造塔于州东台子岩。
时人称为‘后善导’;乃中国净土宗之第五祖。
著有《二十四赞》、《瑞应删传》各一卷。
(《宋高僧传》卷二十五;《龙舒增广净土文》卷五;《庐山莲宗宝鉴》卷四;《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净土晨钟》卷十;《净土圣贤录》卷三;《类聚净土五祖传》)
<ref>[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f74a40102vxsg.html 五祖少康] 新浪博客 - blog.sina.com.cn/s...- 2015-11-14</ref>
==参考文献==
{{ref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