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娜塔莎·理查德森

增加 8,646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娜塔莎·理查德森</big> ''' |- | File:20140430112447-2008…”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娜塔莎·理查德森</big> '''

|-

|
[[File:20140430112447-2008186990.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p/20140430/20140430112447-2008186990.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E5%A8%9C%E5%A1%94%E8%8E%8E%C2%B7%E7%90%86%E6%9F%A5%E5%BE%B7%E6%A3%AE&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搜狗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娜塔莎·简·理查德森(Natasha Jane Richardson,1963年5月11日-2009年3月1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演员]]。

早在4岁时就登台演出。在演员母亲的指引下,身材高挑的理查德森,出演了诸多舞台剧,包括《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等。1993年,她首次赢得托尼奖最佳女演员提名,三年后以《小酒馆》摘下该奖。之后,理查德森从舞台转向银幕,其中,《寡妇峰》为她赢得了卡罗维利亚电影节的影后桂冠。

1994年7月3日,理查德森与连姆·尼森结婚,并生了两个孩子。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9日因在加拿大滑雪时遭遇意外,头部受重伤不治身亡,终年45岁。
==基本内容==
中文名:娜塔莎·简·理查德森

外文名:Natasha Jane Richardson

逝世日期:2009年3月19日

星座:金牛座

职业:演艺明星

主要成就:卡罗维利亚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伦敦戏剧评论界的最佳女演、托尼奖最佳女演员

出生地:英国伦敦

出生日期:1963年5月11日

国籍:英国

身高:175厘米

代表作品:[[寡妇峰]]

昵称:塔莎(Tasha)
==演艺经历==
娜塔莎·简·理查德森(Natasha Jane Richardson)1963年5月11日,出生于英国伦敦。

她的外公是英国著名演员迈克尔·雷德格雷夫爵士,她的母亲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曾凭借《[[朱莉娅]]》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而她的父亲是曾导演《汤姆·琼斯》和1969年版《[[哈姆雷特]]》的托尼·理查德森。

娜塔莎·理查德森曾凭借歌舞片《酒店》赢得了1998年托尼奖最佳女演员奖。她的丈夫利亚姆·尼森是《辛德勒名单》的男主角。2004年到2005年,娜塔莎·理查德森曾来沪拍摄詹姆士·艾沃里执导的中英合拍片《伯爵夫人》。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9日因在加拿大滑雪时遭遇意外,头部受重伤不治身亡,终年45岁。娜塔莎·理查德森曾主演《妮儿的芳心》、《伯爵夫人》、《曼哈顿女佣》等片。

1986年,娜塔莎-理查德森在肯-拉塞尔(Ken Russell)的电影《歌德夜谭》(Gothic)中扮演玛丽-谢莉(Mary Shelley),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娜塔莎的表演获得了导演保罗-施拉德(Paul Schrader)的赏识,1988年邀请她参演了电影《红色八爪女》(Patty Hearst)。从此她的电影事业走向了成功,先后拍摄了《玫瑰夫人》(A Month in the Country 1987)、《肥佬大作战》(Fat Man and Little Boy 1989)、《曼哈顿的女佣》(The Handmaid's Tale 1990)、《陌生人的安慰》(The Comfort of Strangers 1990)等影片。1994年她与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和利亚姆-尼森(Liam Neeson)一起参演了影片《妮尔的芳心》(Nell),1998年她又与丹尼斯-奎德(Dennis Quaid)合作了影片《天生一对》(The Parent Trap)。她有两部作品都在2001年公映,分别是《爱情洗剪吹》(Blow Dry)和《切尔西大墙》(Chelsea Walls)。1994年,她凭借电影《寡妇岭》(Widows' Peak)获得伦敦晚会权威奖最佳女主角。曾在英国中央戏剧学校学习过演讲和喜剧的娜塔莎-理查德森,还出演过很多舞台剧,包括《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中的海丽娜(Helena)和《哈姆雷特》(Hamlet)中的奥菲莉娅(Ophelia)。1986年她凭借在舞台剧《海鸥》(The Seagull)中扮演的妮娜(Nina)获得了伦敦戏剧评论奖最佳新人奖。1987年,她在理查德-艾尔(Richard Eyre)的音乐剧《上流社会》(High Society)中扮演崔西-罗德(Tracey Lord)。1998年,她在经典舞台剧《餐厅》(Cabaret)中的精彩表演为她获得百老汇最高奖项托尼奖。

在电视方面,娜塔莎-理查德森曾参演过格兰纳达的《福尔摩斯探案集》、BBC的《鬼语者》(Ghosts)、HBO的《人质》(Hostages)等,2001年她在CBS传记迷你剧《Haven》中扮演了鲁斯-格拉伯(Ruth Gruber)。

她与她的两任丈夫也结缘于舞台。1985年,她在伦敦排演契柯夫的《海鸥》时与第一任丈夫、戏剧制作人罗伯特·福克斯相识,两人于1993年离异。同年,理查德森在百老汇排演尤金·奥尼尔的《安娜·克里斯蒂》时与爱尔兰演员连姆·尼森相识相恋。1994年七月,娜塔莎-理查德森与奥斯卡获奖者利亚姆-尼森结婚,来自表演世家的理查德森和来自北爱尔兰工人家庭的连姆·尼森婚后感情一直很亲密,生育有两个孩子。利亚姆·尼森曾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中扮演男主角辛德勒。

北京时间2009年3月19日娜塔莎·理查德森因滑雪时受重伤不治身亡。
==个人生活==
娜塔莎·理查德森可以说是出生在演艺世家,她的母亲是演员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在英国,演艺界中的雷德格瑞夫家族可谓无人不晓。母亲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更是在世界影坛享有盛誉,曾凭借影片《朱莉娅》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并且以《摩根》(1967年)、《绝代美人》(1969年)、《苏格兰女王玛丽》(1972年)、《波士顿人》(1985年)、《霍华德庄园》(1994年)五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曾评论说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在肉体与精神上到达了完美的顶点”。理查德森的曾外祖父罗伊·雷德格瑞夫是澳大利亚的默片影星,外祖父迈克尔·雷德格瑞夫是英国知名演员,1951年曾凭借影片《白朗宁版本》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1959年受封爵位。

理查德森的父亲是英国“新浪潮”导演托尼·理查德森。1967年,瓦妮莎·雷德格瑞夫和托尼·理查德森的离婚案曾在英国名噪一时,雷德格瑞夫将丈夫和与丈夫有私情的法国女演员让娜·莫罗一同列为被告。两人离婚后,理查德森的母亲与意大利男演员弗兰科·尼罗再结情缘,理查德森的父亲则与让娜·莫罗为伴,直到1991年因艾滋病并发症去世。此外,理查德森的舅舅科林·雷德格瑞夫曾赢得劳伦斯·奥利弗奖,而阿姨琳恩·雷德格瑞夫也是演员。

理查德森的家庭成员曾表示,可能由于父母亲离异的关系,娜塔莎·理查德森懂事得很早。
==主要作品==
参演戏剧

《舞厅》 CABARET

《海边来的女人》 LADY FROM THE SEA

《亲密的人》 CLOSER[1]
==荣誉记录==
1986年,因她在《海鸥》中的角色尼娜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伦敦戏剧协会颁发的“最具前途新人奖”。

1992年,她首次在伦敦出演安娜·克里斯蒂,这为她赢得了度伦敦戏剧评论界的最佳女演员。1993年,在影片《百老汇》的表现,为她赢得了托尼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理查德森凭借着她在电影《女仆的故事》赢得了伦敦标准晚报奖的最佳女主角。1994年,与米娅·法罗和琼·普洛怀特合作的《寡妇峰》获得了捷克卡罗维利亚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1998年,她凭借在百老汇的歌舞剧《舞厅》中扮演萨莉·伯尔斯而赢得了托尼奖。[1][2]
==人物评价==
虽然她并未像她的母亲那样荣获过奥斯卡奖,但是作为一名在电影和舞台上活跃的演员,理查德森总是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她尤其擅长扮演极为情绪化的角色,比如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角布兰奇,以及哈罗德·品特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编剧、德国导演施隆多夫执导的影片《使女的故事》中的主角。虽然她并未继承母亲在政治上激进的作风,不过母女两人感情很好,并曾在《夜幕》、《伯爵夫人》等多部影片中一同出镜。

据悉,理查德森与丈夫连姆·尼森一直在纽约居住,由于父亲死于艾滋病,她一直致力于为与战胜艾滋病有关的慈善机构筹款。<ref>[https://www.1905.com/mdb/star/1001668/  娜塔莎·理查德森]1905电影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21,85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