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朝鮮中宗

大小無變化,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朝鮮中宗'''(韓語:조선 중종/朝鮮 中宗 Joseon Jungjong;1488年三月十九-1544年十一月十四),名李懌(韓語:이역/李懌 Yi Yeok),字樂天(韓語:낙천/樂天 Nak cheon),明朝賜諡號恭僖,廟號中宗,朝鮮加諡曰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是朝鮮王朝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成宗嫡子,由貞顯王后尹氏所生<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709/68865.html | title =朝鮮中宗 | accessdate =2019-03-09}}</ref> ;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異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時,李懌被冊封為晉城大君(韓語:진성대군/晋城大君 Jinseong daegun)。由於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謀廢除燕山君,並擁立李懌為君主。中宗即位後廢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歡迎,但他為人優柔寡斷,容易被兩班所左右。<br>
== 生平簡介 ==
{| class="wikitable"
|-
!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b/%E6%9C%9D%E9%B2%9C%E4%B8%AD%E5%AE%97.jpg<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b/%E6%9C%9D%E9%B2%9C%E4%B8%AD%E5%AE%97.jpg" alt=" 朝鮮中宗 " width="180px" title="图片来自wikimedia"> <br>来自wikimedia] || 中宗時期,勛舊派與士林派仍持續互相對立,本來中宗打算登用趙光祖來解決困局,但此舉使被燕山君壓制的士林派勢力得以復興。士林派的革新措施得以重新推行,如禁止土地兼併、實施均田制等。趙光祖的新政由於推行過急,使王權變得脆弱,亦使勛舊派非常不安,國家內部矛盾加劇。1519年,反正的功臣在趙光祖回鄉之際再次發動政變,以反逆罪的罪名肅清朝廷內的士林派,而趙光祖回到家鄉後亦被賜飲毒藥而死。這次事件,後世史學家稱為己卯士禍(기묘사화),而被殺的群臣則稱為「己卯名賢」。士林派被壓抑,勛舊派勢力再度登場。章敬王后(장경왕후)之兄尹任為首的大尹派及文定王后(문정왕후)的兄弟、尹之任的兒子尹元老(윤원로)、尹元衡(윤원형)為首的小尹派對立;期間發生灼鼠之變,中宗所愛的敬嬪朴氏與其兒子福城君一同被賜死;使中宗時期的政局亂上加亂。<ref> {{cite web | url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lishi/201709/68865.html | title =朝鮮中宗 | accessdate =2019-03-09}}</ref>
1506年9月2日,勛舊派的成希顏(성희안)、朴元宗(박원종)、柳順汀(유순정)、洪景舟等人發動政變,推翻前任君主、有暴君之稱的燕山君,並把支持燕山君的慎守勤(신수근)、慎守英(신수영)及任士洪(임사홍)殺害,並另立當時19歳的晉城大君為王,是為中宗,史稱中宗反正。中宗的元配慎氏的父親慎守勤反對勛舊派奪位的行動,被他們所殺。為防止新任王后慎氏將來為父報仇,勛舊派逼中宗把慎氏趕出宮外,使得中宗和慎氏終生不能相見。勛舊派群臣為了鞏固本身勢力,紛紛把自己的女性親人送入宮中成為中宗的妃嬪,造成日後後宮明爭暗鬥的局面。 對外方面,1510年,南部發生三浦倭亂;北方亦因為女真族的入侵,使社會不安加劇。 在位38年又2個月之後,1544年11月14日中宗召集左議政洪彥弼、右議政尹仁鏡等官員於明政殿,於病榻上讓位與世子(即仁宗),翌日,酉時駕崩於昌德宮歡慶殿小寢,葬於漢江之南的靖陵。
|}
7,8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