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梅窝

增加 2,337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 <p style="background: #66CCFF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align= center| > '''<big> 窩''' </bigp> ''' |- |[[File:梅窝.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center><img src= light| 中文名"https: 梅窝 开放时间: 全天 门票价格: 免费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城市//imgs.weekend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10/featture-recovered_13502718355f914b96383a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 //www.weekendhk.com/%E9%A6%99%E6%B8%AF%E5%A5%BD%E5%8E%BB%E8%99%95/%E6%A2%85%E7%AA%A9-%E4%B8%80%E6%97%A5%E9%81%8A-%E8%A1%8C%E7%A8%8B-%E5%8F%A4%E8%B9%9F-%E7%BE%8E%E9%A3%9F-%E5%91%A8%E6%9C%AB%E9%81%8A%E6%87%B6%E4%BA%BA%E5%8C%85-1076537/ 香港圖片來自weekendhk]</small>
|}
'''梅窝'''在香港大屿山东南地区,根据以前的2个银矿得名。<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1283755290269992&wfr=spider&for=pc 梅窝:留下无数旅客漫游的足迹,而其居然还有一个银矿脉!],百度 , 2018-12-30</ref>
== '''梅窩'''('''Mui Wo'''),古稱'''梅窠'''或者'''梅蔚'''([[粵語]]窠與窩同音),位於[[香港]][[新界]][[離島區]][[大嶼山]]的東部。梅窩環境優美,為香港郊遊度假的好去處。早年[[青嶼幹線]]及[[港鐵]][[東涌綫]]未落成前,梅窩是除[[愉 区简介==灣]]外,提供渡輪服務連接市區的地方,大嶼山居民往返[[香港島]]的唯一[[通道]],從前由[[香港市區]]到訪[[昂坪]][[寶蓮寺]],通常會先到達[[港外線碼頭]],乘搭[[渡輪]]到達梅窩,最後轉乘[[巴士]]到寺。
梅窝位于[[香港]]大屿山的东南部,地区行政上属于离岛区 。梅窝又名[[银矿湾]],根据从前山谷里两个银矿命名,宋帝昺及侍从曾经在此避难,梅窝也因而沾上光彩。现在,旧墟已被新的建筑物包围。渡轮码头附近有贩售小吃的商店,过了小河即是旧墟,也是大屿山的水陆交通要枢,渡轮码头外便是巴士总站,附近有商店,菜馆及市场。沿海傍向前行,便是银矿湾海滩的所在。==歷史==
==历史沿革==相傳[[南宋]]末年,逃避[[元朝]]士兵的[[宋帝昺]]等人除到了[[馬頭圍]]一帶外,亦曾在梅窩一帶稱帝登基,並稍作逗留,亦是南宋廣東官吏[[李昴英]]的食邑封地。因為這裡地形像梅花的五瓣,中部有蝴蝶山構成窩形,因而稱為「梅窩」。鄉民則習慣稱這裡為「梅窩谷」。
早在16世纪的明朝, 窝谷就已有农民居住,到了19世纪,更发展为六条 窩原為[[漁 落。梅窝有一个银矿 ]] 故又称“當年與[[ 银矿湾大澳]] 差不多 许多村民曾以采矿为生 近岸建了不少[[棚屋]]及[[漁船]]聚集 历数十 其後早 之久 梅窩鄉事委員會 该矿洞至今仍清晰可见。 與港英政府商討發展梅窩,以旅遊業為地區經濟發展,先將部份木屋居民安置到[[圓桌村|圓桌 内的数座更楼 乃当时村 其後又將]]居住棚屋漁 为防御海盗侵袭,监察海湾的船只出 安置 而建 [[銀灣邨]] 留下了无数旅客漫游的足迹。及至20世纪30年代 清拆棚屋 窝渐渐 窩變 为弄潮儿的天堂 現代化旅遊點 湾畔更建有酒店 現時梅窩設施 小型市场,每逢周末,游人络绎不绝 道路規劃正是早年規劃至今
银矿湾是根据以 梅窩經濟主要靠唯一 山谷的名称命名的 往大嶼南([[塘福]]、[[長沙 (香港)|長沙]]及[[貝澳]])、寶蓮寺及[[大澳]]之陸路交通點,建立相關旅遊經濟 传说这里是海盗藏身 隨著[[東涌新市鎮]]發展建立鐵路 收藏宝藏之地 道路往香港市區,較由梅窩前往節省由中環往梅窩水路 以往梅窩居民不少經營住宿、渡假屋、賣旅遊紀念品及食肆謀生,90年代中期因東涌發展, 窝位于香港离岛大屿山东部 窩旅遊經濟開始走下坡,市道變得蕭條 它是一处 多个村落组 中環往梅窩渡輪服務因遊客減少拉高每位營運 的小社区 本而加價 也是 亦令 屿 对外交通的要道 各處遊客陸續轉由東涌-{}-出發,對梅窩經濟形成惡性循環
2003年政府計劃在喜靈洲興建超級監獄,在喜靈洲西南開始以建防波堤爲名,偷步進行平整工程為超級監獄作準備,當時政府計劃興建渡海橋樑連接喜靈洲和梅窩,以及建造繞道繞過 窝码头周边是社区 窩市 中心 作為配套,引起當時梅窩鄉事委員會及居民不滿 政府當時未 超市 明確諮詢地區,居民擔心監獄及渡海橋樑建成,對梅窩地區經濟進一步雪上加霜 餐厅和银行等。码头的巴士总站 一旦 多条线路可直达岛内各区 逃獄事件及監獄暴亂發生,產生治安問題 如[[贝澳]]、塘福、[[东涌]]、昂平、[[大澳]]和[[香港国际机场]] 更危及居民生命安全 只需10多分钟的路 政府由於面對不少反對聲音,特別是興建過 對附近自然環境生態影響 便可到达银矿湾海滩 政府於2005年在10月12日以立法會文件方式宣布擱置在喜靈洲建監獄
银矿湾是 根據《[[2004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香港政府]]於2004年2月成立的[[ 屿 岛上 發展專責小組]]提出《[[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經過同年11月至2005年2月 公眾諮詢後,計劃於2006年10月交予[[離島區議會]]討論。其中 个著名的海浴胜地 個建議為翻新梅窩 包括修建 边漫步 濱長廊、翻新[[墟市]] 烧烤 改建梅窩市鎮廣場及建露天茶座 均是一件乐事。当退潮时,银矿湾更是捉蚌的好地方,又多又 <ref>{{cite web|url=http://archive.news.gov.hk/isd/ebulletin/tc/category/infrastructureandlogistics/061023/html/061023tc06001.htm|title=梅窩擬翻新爲怡情小鎮|last=|first=|coauthors=|date=2006-10-23|publisher=香港政府 鲜的蚌,可即烧即食 聞網|accessdate=2012-02-1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713020238/http://archive.news.gov.hk/isd/ebulletin/tc/category/infrastructureandlogistics/061023/html/061023tc06001.htm|archive-date=2014-07-13|dead-url=yes}}</ref>
== 2009年香港政府完成翻新梅窩 区特点==貌改善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提出斥資3億港元,以怡情小鎮為主題進行,包括研究開放區內的[[銀礦洞]]作為旅遊景點。其後政府提出分為兩期進行梅窩改善工程,第一期包括改善北面海濱長廊、改善市鎮廣場、在鄉村區內及景點附近提供休憩地方及設施;以及改善梅窩的[[單車徑]]網絡等,涉及費用逾億港元。
梅窝码头侧 同年正生書院原計劃於2012年由大嶼山芝麻灣半島 楼房 下徑遷到[[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原址 及乡事会路周边 遭區內居民嚴厲反對 设有单车出租的商店 加上政府向地區諮詢不足 政府一直以來對 窝区的单车路四通八达 窩地區發展態度表現冷漠,從來忽略地區人士意見 多是平坦的小径 沒實質措施改善當時梅窩地區經濟 村落的指示牌也很清楚;不妨在此试试单车之旅。沿着 令正生與 窝乡 窩居民於遷址上產生嚴重對立,所謂「正生 会路前行,尽是纵横交错的小径 件」 當時傳媒 片绿油油的景象,这就是 面倒支持正生遷入 窝的乡村 [[鹿地塘]]、大地塘、[[横塘]]、白银乡等都在此。新建 並指責反對遷址 村屋群 梅窩居民表現「野蠻」及出言「歧視」正生學生 夹杂着古老的祖屋 其後有傳媒報導指正生財政來源不清 与田园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远远望去 財務賬目有問題 最高楼层的就是 令政府不敢再全力支持正生遷入 窝的公共房屋建筑“银湾村” 这是 結果正生遷址 乡村式 事不了了之,正生因而改為現址重 筑,其低密度的居住环境,是市区中没有的 校舍及設施
== 2012年12月,香港政府將[[勾地表]]內的一幅面積為0.24公頃的梅窩私 口情况==住宅用地撥作興建居屋,預計可以興建1幢樓高13層的大廈,提供約130伙單位。預計於2014年動工,於2017年落成。此外亦會將[[梅窩消防局]]旁的社區用地更改劃為住宅用地,以興建新居屋,可以提供逾500伙居屋單位。由於有[[區議員]]擔心單位數目少,將來攤分管理費用開支將會大幅度地增加,故此要求房署將毗鄰[[梅窩消防局]]的政府用地一併更改作為居屋。房屋署研究後,認爲該地皮合適興建居屋,於[[2013年2月]]建議將該幅「政府、機構或社區用途」土地更改劃作住宅用途,一併作爲居屋發展<ref>[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215/00176_051.html 梅窩消防局旁擬建居屋] 《東方日報》 2013年2月15日</ref>。這兩個項目最後發展為「[[銀蔚苑]]」﹝2018年8月入伙,提供170個單位﹚和「[[銀河苑]]」﹙2018年9月入伙,提供529個單位﹚,成為2010年代僅有的離島居屋。
2013年2月香港政府宣佈於同年年中展開 窝的人口只有一万余 窩改善工程 然而社区设施却十分完 包括改善北面海濱長廊、改 市鎮廣場及增設指示牌等 預算4億8,400萬港元<ref>[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30220/00176_059.html 梅窩改善工程成本漲六成] 《東方日報》 2013年2月20日</ref>。同年府建議[[城 規劃委員會]]鄉郊及新市鎮規劃小組委員會修訂《梅窩邊緣分區計畫 厦、图书馆、邮政 網圖》,就在[[梅窩消防 、诊所、游泳池等都可在这里找到。游客如希望体会一下离岛 ]]旁邊 风情 政府用地(佔地逾82,000平方呎)更改爲住宅用地 可入住银矿湾旁 用以興建兩棟樓高12至16層 银矿湾酒店 公共房屋 以3.6倍[[地積比率]]發展,平均單位面積約600方呎,合共提供約460個單位,預計最早於2015年動工,於2017年落成料最快兩年後動工;有關建議於同年9月27日被審議<ref>[https://hk.news.yahoo.com/%E6%A2%85%E7%AA%A9%E5%BB%BA%E5%B1%85%E5%B1%8B-%E5%9F%8E%E8%A6%8F%E4%BB%8A%E5%AF%A9%E8%AD%B0-214737200.html 梅窩建居屋 城規今審議] 《星島日報》 2013年9月27日</ref>。最後工程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工程於2014年7月4日展開,於2017年6月完成。第二期第 整天时间游览 階段工程於2016年7月28日展開,並於2019年4月中 屿山 致完成 也是不错的自由行之旅 陸續開放給公眾使用<ref>{{Cite web |url=https://www.facelift-muiwo.com/tchi/Project%20Descriptions.html |title=土木工程拓展處「梅窩改善工程」 |accessdate=2020-05-04 |archive-date=2020-06-03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0603174956/https://www.facelift-muiwo.com/tchi/Project%20Descriptions.html |dead-url=no }}</ref>
== 地理位置未來發展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在2016年1月向行政長官提交其第一屆工作報告中,提出把[[東大嶼都會]]定位為長遠策略增長區。
梅窝存在 《[[香港2030+|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研究進一步開發 屿 東部水域及鄰近地區<ref>{{Cite web|url=http://www.hk2030plus.hk/TC/document/ELM_TC.pdf|title=《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東大嶼都會 - 初步概念|accessdate=|author=|date=|publisher=香港規劃署|archive-date=2017-12-26|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1226234706/http://www.hk2030plus.hk/TC/document/ELM_TC.pdf|dead-url=no}}</ref> 發展東 屿山( 嶼都會以容納新增人口,並作為[[中環| 国大陆方面有称为大濠岛 區]]及[[起動九龍東辦事處|九龍東]]以外一個新核心商業區 视为万山群岛的一部份)位于包括在[[交椅洲]]及[[ 香港喜靈洲]] 西南面,是香港境内最 周邊水域進行 的岛屿 規模[[填海]] 提供商業樓面 积达146.75平方公里,比 積;梅窩的發展則主要作文娛休閒設施及水上活動中心。初步預計人工島和梅窩將會由隧道、大橋以及鐵路連接至 香港 岛大84%。大屿山大部分 不同 区属于离岛区 但大屿山东北部,包括阴澳、竹篙湾、汲水门等,在地区行政上属于荃湾区 惟詳細的交通基建連接尚待確認
大屿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远离市区,所以不少土地都未开发;但因此成为了==主要屋邨及屋苑==*[[ 香港人度假銀灣邨]] 的好去处。随着与赤鱲角新机场相关的香港机场核 *[[銀景中 计划落成,青马大桥(含地铁东涌线及机场快线)及汲水门大桥把大屿山及市区连接起来,以及东涌新市镇的开发,使前往大屿山变得更容易。]]*銀濤軒*[[銀河灣畔]]*[[銀蔚苑]]*[[銀河苑]]
2006年10月23日规划署建议,以“怡情小镇”作为中心概念翻新 ==醫療==* 窝,保留原有的乡镇特色,以及注入新元素,如海滨长廊,以提升该区康乐发展的潜力。 长远而言,则考虑设置形形色色的康乐设施,以确立 窩普通科門診診所(位於[[ 窝作为市民假日消闲中心的地位。窩政府合署]])
梅窝整体上仍保留乡村旧貌,并不乏独特景点如更楼、银矿洞等。有鉴于其本土特色,规划署建议,以“怡情小镇”作为 ==社會服務==*博愛醫院陳士修紀念社會服務中心([[博愛醫院 (香港)|博愛醫院]]所設立的長者日間服務 中心 概念翻新 -兼有兒童及青少年服務)*香港家庭福利會 大嶼山( 窝。这概念旨在为本地 窩)分會 -改善家 民和游客提供悠闲轻松的环境,以步行或骑单车形式观赏梅窝的自然风貌和乡郊文化,享受闲逸。及社區照顧服務
== 保留特色添新元素教育===== 中學 ===*[[新界鄉議局南約區中學]](於2007年停辦)
=== 据此概念,原有的乡镇特色将被保留,并注入新元素。中短期而言,规划的目标包括改善 小學 ===*[[ 窝旧市集及码头海傍的景观,提供设施连结各景点如单车径、文物径等。窩學校]](1939年創辦)
=== 详情包括:保留现有梅窝旧墟一带,并翻新梅窝乡事会路、梅窝涌口街及附近街道,加强其传统 幼稚園 ===*[http://www.lickhang.edu.hk 力行幼稚園](1964年創辦)*[http://www.muiwoowlsschool.edu.hk MUI WO OWLS SCHOOL](2009年創辦)*小大嶼山蒙 色;把位于梅窝街市以东的市镇广场,扩展至其东面。广场可以提供场地作文娱节目、露天食肆或节日墟市之用。原银河花园部分将重新设计,为市镇广场及梅窝旧市提供地标性的入口。围绕市镇广场会设置小型商铺,广植树木、添置休憩设施,以形成活力十足的广场;梭利幼稚園(2011年創辦)*[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1223065323/http://kht.edu.hk/ 啟興璀尼迪國際幼稚園](2015年創辦)
== 海滨长廊尽览海景歷史建築==*[[袁氏大屋]]*[[洪聖古廟]]
把现 ==文娛康樂==*[[梅窩市政大廈]](設 码头外的巴士总站部分土地及单车停泊处改建为码头广场,提供休憩设施 街市 小型购物商店、资讯亭及小型聚集和文娱表演场地,以营造朝气蓬勃的 公共 空间; 把现有两排式的 圖書館及體育館)*[[ 窝熟食市场,改为单排的食店,并设置露天座位,方便 人享受 泳池]]*[[銀礦廣場]]*[[銀河 (香港)|銀河]](梅窩河)*[[ 景; 濱長廊]]*[[銀礦灣]]*[[梅窩 熟食市 场外建议设置海滨木板走廊,以连接码头与梅窝旧市集,并提供悠闲的散步径;場]]
兴建由码头向南伸展的海滨长廊,提供优质的休憩设施、露天茶座、步行径及单车径等。现有邻近梅窝中心的大树,将保留为地标树,并种植更多树木,提供更多树荫休息位置; == 以文物径连接景点旅遊項目==*[[奧運徑]]把原有的单车径提升至符合一般标准,并发展成为完整的单车路线,联系不同的景点、村落和码头,方便游人往来。单车径将伸展至梅窝南部,接连南大屿的越野单车径至贝澳等;以及利用文物径将接连不同的景点,由梅窝旧市集起,连接**[[香港]]於2008年協助[[ 白银乡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奧運]] 、银矿洞及舉辦[[ 银矿湾瀑布馬術]] ,南达大地塘及鹿地塘;并设置路标、展示板、座椅和避雨亭。支线路径将通往蝴蝶山,并加建观景亭,以观赏整个梅窝的景色。文物径将会接连前往愉景湾、大蚝及凤凰径的行山径; 长远的 是设置形形色色的康乐设施,包括游艇会、水上活动中心、植物公园、自然教育中心、改建袁氏大宅作 因此[[離島]][[ 俗展览馆之用、重开银矿洞作旅游用途等,以确立梅窝作为市民假日消闲中心的地位。然而,这些长远项目均属初步概念,其可行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奥运情缘== 北京2008奥运来临,为标志这项世纪盛 ,以及務處]]向[[香港政府]] 有幸协办奥运马术比赛项目 爭取 特区政府 並且 得到 国际奥 [[國際奧 林匹克委 员会的 員會]] 批准, 將[[ 白芒村 ]] 至梅 的一段山 名为“ 香港 奥运径”,以及将白芒村附近山坡的一片植林命名“奥运林”。 行政长官于揭幕典礼上表示,北京2008奥运其中一个主题是“绿色奥运”。设立“[[香港奥运径]]”和“奥运林”正好切合这个主题,同时可以向市民提倡绿色生活,灌输环保意识。 香港奥运径连接白芒及梅窝 奧運徑 奧運徑 长约5長5.6公里, 最高点为227米, 當中 经若干条超过200年历史的乡村。其中位于[[ 東涌 ( 香港)|東涌]] 奥运径起点的、[[大蠔灣]]、[[白芒 ]] ,其、[[牛牯塱]]、[[ 门楼銀礦洞]]、[[ 围墙銀礦瀑布公園]]、[[ 宗祠白銀鄉]]及梅窩,奧運徑的入口處種植了五棵[[ 更楼荷樹]], 已被列为法定古迹 象徵著[[奧運五環]] 其背后的风水林 奧運徑沿途 甚具新界农村 鋪設了11個奧運比賽項目 特色。 香港奥运径适合家庭一起郊游 圖案 他们既可欣赏沿途 而在[[白芒]]附近 自然环境,又可 探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体现北京2008奥运推广的绿色奥运及人文奥运精神 片樹林更命名為奧運林 *[[銀礦灣|銀礦灣泳灘]]==未来发展==*銀礦灣燒烤場*[[銀礦瀑布]]*[[銀礦灣酒店]]<ref>{{cite news | title = 根据2004年年发表的施政报告, 香港 特区政府于2004年2月成立的大屿山发展专责 组,提出了名为大屿山发展概念计划,经过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的公众咨询后,计划已于2006年10月交离岛区议会讨论。计划其中一个建议为翻新梅窝,包括修建海滨长廊、翻新墟市、改建梅窝市镇广场及建露天茶座等。 輪2.8億售銀礦灣酒店 | date =2011-05-13 | url = 交通提示http://paper.wenweipo.com/2011/05/13/HK1105130044.htm | work =文匯報 | quote 在港岛海外线码头乘渡轮,快船半小时到达,慢船1小时即到,上码头后再步行10多分钟。 | accessdate =2012-02-14 | archive-url = 巴士(屿巴)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122213233/http://paper.wenweipo.com/2011/05/13/HK1105130044.htm | archive-date =2013-01-22 | dead-url 1yes }}</N1号往大澳(N1每天只开03:45的固定班次)ref>*[[銀礦洞]]2号往昂平 3M号往东涌市中心(个别班次前往东涌旧码头) 4号往塘福(每天上下午时段7至11班 *[[衛理園]]──[[基督教]][[團契]]活動 固定班次)一個熱門去處。 A35/N35往机场地面运输中心(N35每 *[[梅窩水燈 只开2班的固定班次) X35单向由亚洲国际博览馆开出 燈節]] 只在亚洲国际博览馆开举行活动时行走,活动完结后15分钟后开出,客满即开 梅窩洪聖誕 ) ==渡轮== 中环—— *[[ 窩龍舟公開賽]] 愉景湾—— *[[ 窩沙灘音樂節]] 坪洲—— *[[繽紛  长洲——梅窝 == 相关视频 ==<center>{{#iDisplay:y0833tjnkl1|480|270|qq}}<center>航拍梅窝的傍晚</center></center>窩日]]== 来源 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47,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