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5
次編輯
變更
瓊麻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
臺灣在 50 年代,瓊麻曾是恆春半島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滿山遍野都栽種瓊麻,恆春到車城一帶,到處都在抽麻、曬麻,瓊麻纖維曾為國家賺取可觀外匯。對於地多丘陵,土壤貧瘠、雨水欠缺、一般作物栽植不易的恆春半島而言,喜陽光、耐乾旱、耐貧瘠的瓊麻,成了珊瑚礁岩上最易栽種的作物,吸引了許多農民的種植,很快就成了半島上主要的經濟作物,據統計每四位農民就有一位是瓊麻農,不僅豐裕了農民的生活,直接或間接地產業,更帶動了整個恆春半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 ===
恆春麻場成立於西元1913年,是推動瓊麻種植及製繩的重要據點。從日據後期開始至光復後數十年間由於麻繩成功外銷賺取外匯,而締造瓊麻工業的黃金時代。70年代因尼龍繩取代麻繩地位,恆春麻場於1983年關廠,直到1995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利用該場遺留下來的現成設備,重新加以整理成為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用來展示恆春瓊麻工業發展歷史。<ref>[https://www.dbnsa.gov.tw/Scenery-Content.aspx?lang=1&sno=04006755 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ref>
==引進==
最早引進瓊麻的美國領事Devitson(達文生),他是在日本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從中美洲引進試植於台北農事試驗所,隔年日本技師田代安氏將瓊麻幼苗移植於恆春熱帶植物特殊育場,也就是第二號母樹園(港口母樹園)試種,成效相當良好,於是推廣到恆春半島各地,但直到今天,大多數探討瓊麻的文獻,都不忘提及:「在纖維植物中尤以殖育台灣之瓊麻之原始母株最具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