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叔詹

增加 2,52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叔詹.jpg|250px|缩略图|右|叔詹[https://baike.baidu.com/pic/叔詹/10337380/0/8b82b9014a90f6033a1d06d7341 原图链接]]]{| class="wikitable"|-| 本 名 || 叔詹 || 所处时代 ||春秋时期|-| 民族族群 || 郑人 || 主要成就 || 德才兼备;据鼎抗晋侯|-| 身份 || 郑国贵族 |} '''叔詹''' 叔詹 ,中国[[春秋时期]][[郑国]]公子,[[郑文公]]的弟弟。前638年,叔詹见[[楚成王]],认为楚成王会不得善终。[[晋国]]公子重耳流落到郑国,郑文公不加礼遇。叔詹劝郑文公善待公子重耳,说[[公子重耳]]父母同姓却活到今天,他属下有许多栋梁之才,这是天佑于他。郑文公不听。叔詹说,那就杀了重耳,以免成为郑国的后患,郑文公还是不听。前630年,晋文公、[[秦穆公]]围郑国,想得到叔詹。据《史记》记载,叔詹闻讯,自杀。《国语》记载,晋文公没有追究。
《春秋公羊传》记载此人事迹完全不同。《公羊传》认为此人名瞻,无氏,并不属于郑国公室,只是郑国的低级贵族。因奸佞被齐国擒获。瞻后来逃脱到鲁国,并在明知哀姜性淫的情况下怂恿鲁庄公迎娶哀姜,最终间接导致鲁庄公之后公室内乱,两君被弑,鲁庄公两个弟弟被迫自杀,鲁国几乎灭亡的后果。
==舍生救国==
 
春秋时期,郑州地区系郑国的属地。郑国有一位有名的大臣名叫[[叔詹]],他与当朝大臣堵叔、孔叔被史学家称为“郑国三良”。
公元前637年12月,为逃避父亲宠妃的陷害,晋国公子重耳逃离晋国,流亡在外。途经郑国国都时,正值风雪交加,重耳请求入城。得到守城士兵的禀报后,郑国国君郑文公认为:“重耳逆父叛国,逃亡在外,此种不肖之人,我们不能接纳!”
叔詹进谏说:“重耳是位贤人,他尊重贤才,体恤百姓,追随他的都是英雄豪杰,我们应以礼相待。”郑文公却不以为然,叔詹又建议:“如果主公不能以礼相待,就请下令杀了重耳,不然日后将生祸端!”郑文公说:“重耳和我没有什么恩怨,我为何要接待他?我又为何要杀害他呢?”就这样,重耳被拒之门外,只得羞愤地顶风冒雪奔向楚国。
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返回晋国继承王位,成为晋文公。公元前630年,为洗雪当年郑国不接待之辱,晋文公联合秦穆公伐郑。郑国一时间岌岌可危,郑文公慌忙派使臣携重礼出城求和。晋文公知道叔詹乃郑国的股肱之臣,故而提出:“当年郑国失礼于我,叔詹作为大臣,没有劝说国君认清道理,如果郑国献出叔詹,我就罢兵!”得知要把叔詹献出来当“替罪羊”,郑文公岂能忍心!叔詹却劝郑文公说:“主公舍我一人,却拯救了一国百姓,这不是很值得的事吗!为国尽忠,这是我的夙愿,请主公把我交给晋君吧!”
叔詹被郑文公交出后,晋文公要活烹他,叔詹手扶油锅高呼:“我叔詹料事能中,智也;尽心为国,忠也;临死不惧,勇也;杀身赎国,仁也。像我这样的大臣却要被烹,从今后,为臣者莫学叔詹矣!”说完,叔詹怀着“杀身赎国”之愿坦然下油锅,此举令晋文公甚为敬佩,命人拦下叔詹送回了郑国,并罢兵回国。<ref>[http://www.haww.gov.cn/wwzg/2005-09/09/content_108238.htm郑州人物 郑国良臣叔詹] 河南文物网</ref>
 
==参考文献==
*《[[左传]]》 僖公
*《[[史记]]》 晋世家
1,489
次編輯